耀眼夺目的四川藏戏

四川藏区地域辽阔,戏剧剧种多样,如流传于德格地方的德格藏戏、流传于康巴地区的康巴藏戏、流传于安多方言区的安多藏戏、盛传于嘉绒方言区的嘉绒藏戏。

15世纪,西藏名僧、藏戏创始人唐东吉博将藏戏表演在西藏地区形成规模,藏戏自西向东,传入康巴地区。

17世纪中叶,为宣扬佛法,德格第七代土司拉青·向巴彭措大量延请高僧,令更庆寺选出40名喇嘛组织戏剧演出,在念诵央勒经的45天中,排练《哈热巴》和《诺桑法王》,并确定了固定的表演形式。

依照向巴彭措制定的传统,藏历6月30日佛事活动结束,于7月初一早晨,寺庙的僧众仪仗队列队至柳林,进行诵经祈福、煨桑供神等仪式,意为清净天、地、场。

仪式结束后,先由两名头戴面具的演员出场进行一番类似滑稽戏的表演继续清场,接着由一名持香的“苯拉”引路,引“婆罗门”出场以唱一段、跳一段的方式叙述故事情节,由此,剧目正式开演。

藏历七月初一、初二演出《诺桑法王》和《哈热巴》,中间加演《甲羌》。

德格藏戏所着服饰规定:凡演国王、王妃,均借用土司的服饰;大臣的服饰则向土司属下之头人们借用;其他僧俗,皆依本地僧侣生活服饰。

德格藏戏一直都是由更庆寺的僧侣们演出,因寺中的僧侣全为男性,因此藏戏中的女性角色也全都由男性扮演。偶有寺庙中僧侣人数不够的情况发生时,也会邀请附近村落的男性群众参演。

德格藏戏保留了独特的传统谢幕仪式。待正戏内容一结束,除国王、王妃、王臣与比丘等角色保持装扮以外,其他角色的演员须换成喇嘛的批单,全体出场围成一圈,由婆罗门、诺桑法王与安登王各致一段吉祥唱词结束演出。

德格土司还存在时,土司还会派家庙德格印经院管家上台敬献哈达。土司制废除后,这一传统也随之取消。但演员退场仍须根据角色人物的等级依次按照“罗布甲且”的队形一边跳舞一边退回帐篷。

德格藏戏一直保留并发展着一套最古老、最传统、最完整以及最具民族特色的面具装扮。

德格更庆藏戏的传统保留剧目《诺桑法王》、《哈热巴》以及《甲羌》在表演中所需面具较少,除藏戏开始时维持秩序的咒师戴面具以外,《诺桑法王》剧中,仅咒师、龙女和隐士戴;《哈热巴》剧中仅狮王戴;《甲羌》剧中仅汉官和通司戴。这三出剧目所用面具大约10具左右。

德格藏戏演出时需戴面具的是德格《格萨尔》藏戏,《格萨尔》藏戏由德格竹庆寺第五世活佛土登却吉多吉于1870年编创,也是藏区最早的《格萨尔》藏戏。拥有面具数量最多的德格竹庆寺拥有《格萨尔》藏戏面具80多具。

在表演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艺人头戴不同的面具,以传递不同角色人物的性格,如拉姆美丽善良、罗刹怖畏狰狞、法王庄严可敬、英雄骁勇无畏……面具的面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身份的人物性格特征。

传统的藏戏在音乐结构由唱腔和器乐两部分组成。唱腔,即演员的演唱,用于叙述故事情节以及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器乐,则是藏戏的一种固定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乐器演奏来完成,演奏由始至终贯穿全剧,根据剧情的发展起伏变化,与唱腔相辅相成完成剧目中的情感表达与描述。

德格藏戏的唱腔主要以角色的地位、性别、角色善恶等标准来划分。其唱腔已形成了比较固定分类及命名,如“婆罗门唱腔”、“狮王哈热巴唱腔”、“王妃唱腔”等,这些唱腔以人物的身份区分,调式以宫、商、羽调为主。

德格藏戏的器乐有一套结构完整的曲牌击奏格式。伴奏乐器通常是藏唢呐、鼓与钹,藏唢呐因可吹奏出旋律,因此成为主要乐器。鼓和钹因没有固定的乐调,是节奏乐器。

鼓和钹不仅起着更换曲牌和稳定节奏的作用,同时还提示舞蹈动作变化。器乐的演奏贯穿剧目始终。尽管现代风格的音乐类型以及乐器开始在藏区老百姓的歌舞艺术中广泛流行,德格藏戏的伴奏乐器与唱腔风格还保持着300多年前初创时的形式。

安多藏戏是指原发生于甘肃拉卜楞寺、流传于藏族安多方言区的一个戏剧剧种。表演也以人物身份划分角色行当。

安多藏戏演出的题材大多取自人物传记,故又称为“南塔”或“南塔羌姆”。演出的剧目除《文成公主》《白马文波》《顿月顿珠》等八大藏戏之外,还有历史戏《牟尼赞普》等。

安多藏戏的音乐早先多为宗教寺院的音乐,主奏乐器大都是寺庙中的乐器、法器。随着时代的发展,融进了当地许多民族民间乐器。安多藏戏的服饰用料和工艺考究,一些王公贵族造型十分华丽,妖魔鬼怪、狮子、老虎等动物均戴面具。面具造型精细,惟妙惟肖。

嘉绒藏戏是在藏戏的基础上,嘉绒人以自己当地流传的民歌、锅庄曲等为声腔,并以寺庙音乐、民间锅庄音乐等为伴奏音乐,用嘉绒方言演唱的一种独特的藏戏剧种。

嘉绒藏戏历史悠久,远在唐肃宗年间,在金川广法寺落成典礼上,就有人组织演出了以民间流传的驱魔英雄阿米格冬的故事编排的藏戏《格冬特青》。1360年,头领贡呷多吉在嘉绒神山墨尔多山区建雍仲多尔吉楞寺,在寺庙落成时,挑选了20多名能歌善舞者,创编和演出了《格冬特青》一剧。

1639年,马尔康党坝乡斯多鸠寺先祖泽旺尔甲命众僧组成德楞戏班,排练《吉祥颂》,在供施法会上演出。

1756年,梭磨女士司若玛楚为庆祝出征得胜,命戏班根据《米拉日巴传》编排了一出名为《祁绕贡布多吉》的戏,请甘肃拉卜楞寺贡唐三世旦泊卓美观看,并赠送道具。

此外,藏戏传入康区后,逐渐与当地的康巴歌舞、说唱、曲艺等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音乐、唱腔上,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影响,风格上已和西藏藏戏有了一定差异,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康巴藏戏。

四川藏戏艺术实乃我国戏剧百花丛中一束耀眼夺目的戏剧奇葩。

[旁注]

土司 官名。元代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元代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明代与清代沿置土司,自明代起,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

哈达 是蒙古人、藏族人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格萨尔》 也叫《格萨尔王传》。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钹 古称“铜钹”、“铜盘”,民间叫做“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中。

法器 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法器如果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大约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法器等6种。

[阅读链接]

十四五世纪,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著名高僧汤东杰布,为募捐集资营造铁桥,他组织能歌善舞的山南七姐妹建立了藏戏的第一个戏班。汤东杰布自编自导,大胆引入跳神舞蹈,并吸收了藏族歌舞、说唱等民间艺术,特别是“喇嘛嘛昵”说唱艺术的营养,进行戏剧化的综合创造,编演一些佛经故事或民间传说,创作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

汤东杰布在这长期修桥募捐的演出过程中,藏戏艺术也同时得到了发展,演出了一些据佛经故事改编的正戏,如《智美更登》、《诺桑王子》等。从此,汤东杰布被人们视为创建藏戏的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