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照人的川剧艺术

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

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各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代末期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演变形成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从外地传入四川。高腔传入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问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高腔是曲牌体音乐,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唱腔、扫尾。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

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方式组成的。有的曲牌帮腔多于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帮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两句有帮腔,其具体形式是由戏决定的。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

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他声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同。应用时有“单支”和“成堂”两种形式。昆腔的主奏乐器是笛子。伴奏锣鼓及方式与其余高、胡弹、灯诸声腔相同,以大锣敲边和苏钹两件乐器的特殊单色构成锣鼓的“苏味”来区别于其他声腔的锣鼓伴奏。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胡琴腔约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

二黄包括正调、阴调、老调三类基本腔。正调善于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阴调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目同时包纳两种声腔。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

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衍变,无论曲调、唱法还是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尽管两者的关系不是相当接近,但从曲调结构,调式特点,以及整个唱腔的韵味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们之间的渊源。

弹戏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类是长于表现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称“甜品”、“甜皮”、“甜腔”;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的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的骨架都一样。

灯戏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说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灯调声腔主要由“胖筒筒”、发间小曲和“神歌腔”组成。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乐器共有20多种,常用的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锣鼓曲牌有300支左右。

“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话,在川剧演员中代代相传。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真实、细腻、优美动人,风趣幽默。

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特色。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川剧演员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征。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

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故川剧脸谱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是各类地方剧种中少见的。川剧脸谱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我国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色。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即《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即《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即《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我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旁注]

高腔 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起源于江西弋阳,又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昆曲 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秦腔 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时期的西府地区。成熟于秦代。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西北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曲牌 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生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历代戏曲都有这一行当,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

[阅读链接]

川剧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3种:“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指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即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白蛇传》中的许仙用的就是“抹脸”。

吹脸指用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银粉、墨粉等,装进特定的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只需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活捉子都》中的吹脸,化妆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

扯脸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随着剧情的进展,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