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东部,为成渝古道要冲,始建制于575年,古称“普州”。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尤以石刻著称于世;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刻点就有300余处,石刻造像达10万余尊。

安岳石刻绝大部分雕造于我国石窟艺术由北向南发展的高峰时期,即唐、五代、北宋时期。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宋代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

安岳石刻造像以八庙卧佛院、石羊毗卢洞、鼎新华严洞、茗山寺、黄桷玄庙观、城郊圆觉洞、千佛寨、木门寺等为代表。

卧佛院位于县城北的八庙乡卧佛沟,共有大小龛窟139个,造像1600余身。卧佛为释迦牟尼涅槃像,头东脚西,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左侧卧于距地面约10米高的崖壁上。

体型修长,薄衣贴体,表情安详,像个硕大的“一”字,几乎占据了整个岩腰,堪称我国唐代全身石刻卧佛之精品。

卧佛造型独特,一反《大涅槃经》叙说的情景。卧佛的头部刻得极为精美,头戴圆圈小花螺髻,头枕凿花方形石枕,双眸微闭,俊美的脸庞慈祥而端庄,准确而自然地表现出释迦牟尼灭度前的坦然神情。

身后刻说法图,20余弟子、菩萨、神王、力士像等,面目表情各不相同。腰前禅坐弟子阿难,正面向卧佛的头,背微躬,成切脉姿态,表现出闻悉噩耗的悲痛之情。脚边威立的高大剽悍力士怒目攥拳,一副悲痛得撕天裂地的样子。

卧佛的上方所展示的是释迦牟尼与诸弟子和天龙八部传授遗嘱的情景。左臂下方是观音普门行愿的化身和应身造像,还有维摩诘、药师佛等小像。整个造像所表现的喜、怒、哀、乐主次鲜明,完美对称,体现了唐代雕塑文化的高度发达,使人叹为观止。

在安岳县城东南的石羊镇油坪村塔子山,这里山峦叠翠,岩石峭立,毗卢洞就凿在这些磊磊秀石之中。毗卢洞是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的总称,遗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题记32处。

毗卢洞的石刻造像开创于五代后蜀时期,之后历代都进行过修缮、补刻。这里曾经是五代至北宋时期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场之一。尤其是观音堂内雕刻的那尊“水月观音”,俗称“紫竹观音”,是我国少有的北宋时期石刻艺术珍品。

紫竹观音高3米,悬坐于凸露的峭岩石窟之中。她背倚浮雕的紫竹和柳枝净瓶,头戴富丽华贵的贴金花冠;蛾眉上竖,凤眼下垂,直鼻微隆,朱唇略闭;上身穿短袖薄裟,袒胸裸肘,臂戴膀圈,璎珞像随身而泻的金色瀑布,网坠于胸腹;下身长裙薄如蝉翼,紧贴于腰腿之间,衣裙飘逸,富于动感。

她坐在一片3米长的弧形荷叶上,上身稍左侧;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放在膝盖,五指自然下垂;一双秀丽的赤脚,左脚悬于莲台,轻轻踏着花蕊,右腿弯曲上翘,脚踏莲叶,故人们又俗称她“跷脚观音”。

紫竹观音既具少女的妩媚,又具女神的仪容,世俗风味极浓,因此人们又爱称她为“风流观音”。

另外,毗卢洞、幽居洞雕刻的密宗第五代祖师柳本尊造像也别具特色。特别是在毗卢洞中雕刻的柳本尊的“十炼修行图”,构图严谨,造像生动,通俗易懂,堪称精品。

它主要通过以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顶、舍臂、炼阴、炼膝10种苛苦修行来宣扬密宗教义。两侧还刻有神态威严的执斧、仗剑的护法金刚。“十炼图”是研究四川密宗和考证柳本尊生平的宝贵实物资料。

毗卢洞石刻造像是宋代佛教艺术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距毗卢洞2000米左右,有华严洞。此洞高7米,宽、深各11米,宽敞明亮,内有石刻造像159尊,主要是五代时期和宋代之作。华严洞正壁凿有华严三圣坐像。中间禅坐的是释迦牟尼,左为骑青狮的文殊,右为骑白象的普贤。

华严三圣象高5.2米,背倚车辐状彩色佛光,头戴繁花镂空峨冠,冠内禅坐一小佛像,面目俊秀,皓齿微露。洞的两边凿有十位弟子,他们坐姿颇为别致,或两脚分开盘坐,或双腿曲向一方而盘坐,以次掩护坐台。

在弟子坐像上端,刻有佛家的“极乐世界”图案,长达20米,以“众妙香国”、“剪云补衣”等10组浮雕构成。再缀成琼楼玉阁、奇花异草、甘露珠河、缥缈云彩等,烘托出“极乐国中无昼夜、花开花合伴朝昏”的极乐景象。

千佛寨位于安岳县城西郊的大云山上,因山顶四周的崖壁上雕刻有3000余尊大小佛像而得名。

千佛寨,唐代名“栖岩寺”,清代康熙年间更名“千佛寺”。千佛寺原有殿宇,千百年沧桑,几经兴废,后仅遗存寨崖上的造像。

千佛寨的石刻造像,规模恢宏壮观,共有造像105尊,大小佛像3061尊,分布在南北两岩,整个造像区长达705米。遗存的造像多为唐代时期作品,也尚存有少量的明清时期作品。

南岩多为唐代造像,其面部丰盈,高鼻垂耳,袒胸露肌,衣纹疏深,线条流畅,简洁明快,古朴典雅。净瓶观音最具典型的盛唐石刻风韵。

北岩有一龛盛唐密宗造像药师琉璃佛,属少见的石刻艺术珍品。药师佛端坐于束腰圆莲宝座,头部上端刻有华盖,身侧有菩提树,左右分刻八大菩萨和九横死、十二大愿,还雕刻有病死、受王法死和被虎、豹、蛇咬死等场面。

千佛寨还刻有众多的菩萨、罗汉、金刚、力士、护法神、飞天、供养人以及各种“经变”故事造像,充分表现出天上、人间、地狱的苦乐悲欢,内容十分丰富,雕刻技艺精美。

除佛像外,南北两岩还有摩崖浮屠7座,唐碑3通,历代题记26处。

与千佛寨遥遥相对的圆觉洞,有唐宋时期造像103尊,大小雕像1933尊。以刻于元符至大观年间的西方三圣雕像最为精彩。在其他地方,西方三圣是合龛为一,而这里却是分龛雕刻,这是安岳石刻的独特之处。

左边的是倚斑斓佛光,足踏莲蕊,手持净瓶,仿佛正在将瓶中的甘露遍洒人间的观音。中间一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他容光照人,眼含情而不失庄重,嘴带笑而不露齿,居高而立,亲切地俯视着。右龛的大势至菩萨头戴密贴金花冠,冠内嵌刻一小佛像,十分别致,胸前杂饰璎珞,肘悬腰际,脚踏莲台,浅笑的面庞,俊美而显庄重;两手相交,右手持莲花蕾,大有点化众生超度苦海之势。花蕾重有百斤,历千年而不坠,是雕刻家巧妙地将重力转移到袈裟上的缘故。

玄妙观位于安岳县城北面的鸳大镇黄桷片区的集胜山腰。造像雕刻在一独立的平顶巨石四周,共有龛、窟79个,大小造像129尊,碑刻题记13通,均为唐代作品。

造像题材以道教为主,兼刻有佛、道合龛造像,也有少数佛教造像,保存完好。主要造像有老君、释迦和老君并坐、真人、十二时神、金刚力士、九头鸟、观音、势至等。其造像错落有致,优美生动。

其中最大的一龛是老君造像龛,始凿于730年。龛窟呈双叠室型。龛内正壁雕琢主像老君,趺坐于三层仰莲瓣莲台上,其下是一层覆莲瓣的莲台,再下是八棱座基。

老君面部丰满圆润,两眼平视,头戴莲花冠,结胡须,身着高宽领道袍,胸前有一张三足凭几,左手放几上,右手执宝扇,头后有莲瓣形背光。其左右侍立金童、玉女,均头戴莲花冠,身着交领宽袖道袍。左像双手执笏,右像双手合十,赤足立于莲台之上。

龛窟的左右壁上,各刻一女真人,其身躯高于金童、玉女。龛窟左右壁与正壁上部对称刻护法神,合为十二时神。老君脚下外沿刻有蹲狮和12尊小造像,其项均有背光。

龛外刻一真人像,身着交领大衫,外罩半臂袍,手捧玉章,站立于莲台上。左边立一束发神将,深目阔嘴,身着甲胄,右手举剑,护腿至膝盖,脚穿长筒靴。龛窟下部站立十二神将,穿戴近似十二时神。

玄妙观石刻造像为历史上佛、道互相联合、渗透、借鉴,提供了确切的佐证,是反映晋代以后道教与佛教相互渗透、借鉴与联合这一现象的代表性实物。布满各龛壁的观、阁、楼、台、斗拱、法器、乐器、服饰等都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古建筑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

特别是众多的道教金刚力士像,高大与真人相近,踞脚扭腰,富于写实,形态极为生动、威严。仙女、伎乐姿态优美、惟妙惟肖,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贵材料。

[旁注]

石窟艺术 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分布广泛,主要石窟有甘肃敦煌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大足石窟、乐山大佛等。它们随山雕琢、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碑刻 是历史上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样。平山县三汲公社发现的籀文碑刻,是我国最早的碑刻之一。北朝时期碑刻以北魏和东魏时期为最精,以《张猛龙碑》、《敬使君碑》、《曹恪碑》为代表作。正定隆兴寺内保存的《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

密宗 又称“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而得名。

观音 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阿弥陀佛 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道袍 道教道士的服装。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褐即后来所说的道袍。

[阅读链接]

在卧佛沟南北两岩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还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其中已具雏形或竣工的43窟。已刻经文并保存完好的15窟,佛经刻字面积152平方米,清晰可辨的共20余种70余部300余卷40万字。经文刊刻在洞窟的正面和两侧,有《佛说报父母恩重经》等20多部,其中《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