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千秋的苏门三父子

1009年,苏洵生于眉州眉山,字明允。苏洵的父亲苏序,生有三子,长子名苏澹,次子名苏涣,三子名苏洵。

苏澹与苏涣都以文学举进士,只有苏洵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喜欢结交一些斗鸡走狗的城中少年,整日在外游荡。

苏序也不管他,亲戚问是什么缘故,苏序淡然答道:“你们不知道的。”过了20岁以后,他还是老样子,苏序还是充满信心地说:“这样一个人,是不必担心他的。”

苏洵不到20岁就结婚了,娶眉山富豪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为妻。程氏系出名门,知书达理,以程氏之富下嫁到清寒的苏家来,已是委屈,而夫婿又不知上进。

她是个非常要强的妇人,虽然不说什么,心里总是抑郁不乐,只好把家事一手承担下来,上事翁姑,下教子女,终日勤劳不息,希望有一天她的夫婿能够自己觉悟过来。

苏洵因此感叹折节,谢绝与他素所往来的少年,首次闭户读书,时年25岁。他仗着聪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然而,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

这次失败,使苏洵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

每天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27岁。

苏洵发愤后,读书的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个粽子,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扰他便悄悄地走开了。

近午时分,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在砚台的四周却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苏洵与夫人程氏结婚后,接连生了两个女儿,都夭折了。他26岁时,生了长子景先,翌年又生一女,是即后来嫁与程之才的幼女八娘,28岁时生了次子苏轼。可是长子景先却在苏轼出生后的第二年就死了。31岁时,又生了苏辙。

1040年,苏洵到阆州去探望在那儿做官的哥哥苏涣,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绩很好,颇受感动。

不久,他东下出夔州巫峡,顺流而到荆州一带,游学各地,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了不少见闻和人生经验。后来,回乡,在家中教两个儿子读书。

1056年,苏洵认为两个儿子已学有所成,便带他们去京城应试,他们取道川北,经成都、陕西翔,东下至河南。到达开封时,恰好连月苦雨,城中淹水,到处房子都倒塌了,苏家父子只好借住在兴国寺。

是时,苏洵撰写《欧阳内翰第一书》、《权书》、《衡论》及《洪范史论》等著作,欧阳修一见大为赞赏,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

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此期间,苏洵认识了保聪禅师,说道:

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同年8月,苏氏兄弟应开封府乡试,两人皆中选。

1057年,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梅圣俞参与其事。他们看了苏轼的试卷,“以为异人”;对苏辙也颇欣赏,“亦以谓不忝其家”,于是兄弟俩同第进士高等。苏轼当时22岁,苏辙19岁。

由于苏氏兄弟一起高中,还曾引起一场风波,落第的考生们有表示不服的,甚至怨谤纷纷。但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甚至学习他们朴实高古的风格。

当时有谚语说:

苏文生,喫菜根;苏文熟,喫羊肉。

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据说,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以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颇为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不幸的是,同年的4月,程氏还没有接到两个儿子的喜讯,就一病去世了。父子三人听到噩耗,便匆匆地赶回眉山故里,料理丧事。

1058年11月,宋仁宗下令要苏洵上京“试策论”,他“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就托病推辞了。不过,他在5000余言的《上皇帝书》中还是认真地提出了10项改革政治的建议,表达了他关心国家命运的襟怀。

1059年6月,宋仁宗又下了一道诏命,催苏洵入京。9月苏洵应诏赴京师,于是父子三人同行。

他们上次赴就应试走的是陆路,这次赴京则改走水路,由巫峡出蜀。大概是想借此机会,多游山川名胜,饱览各地景物,12月8日抵荆州江陵,苏辙将舟中所吟之诗赋100首,汇为《南行集》。因为天气寒冷,父子三人便暂住在江陵过年。

1060年8月,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卒,即1066年5月21日去世,朝廷追赠苏洵为“光禄寺丞”。

苏氏父子三人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苏轼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开创“尚意”书风,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提倡“士人画”,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旁注]

进士 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代也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砚台 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六朝时期至隋代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而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韩琦(1008年~1075年),北宋时期政治家、名将、文学家。天圣进士,官至宰相,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名重一时。家聚书万余卷,在安阳故里筑“万籁堂”藏书楼。著有《安阳集》、《二府忠议》、《家传集》等。

蔡襄(1012年~1067年),在宋代朝廷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阅读链接]

有一次,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两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两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