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山先民开始农耕生活

在岷江上游、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有茂县。此地高山耸峙、峰峦叠嶂、河谷深邃、悬崖壁立,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同时,还是连接黄河及长江的重要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的核心地带。

在距茂县城南2500米的营盘山,有一处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址。由于该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发现的地方文化类型遗址中面积最大、规模最大、发现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故命名为“营盘山文化”,距今5500至6000年。

营盘山文化相当于中原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营盘山遗址位于岷江东南岸三级台地上,平面呈梯形,东西宽120米至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遗址东面临深谷阳午沟,东北面、北面、西面均为岷江所环绕。

营盘山遗址的文化堆积较为丰富,文化层最厚处可达2.2米,其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棺葬遗存,下层为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营盘山遗址为大型中心性聚落遗址,其布局分区情况为:其中部地带为居住区,发现较多的柱洞、基槽等房屋基址和窖穴类遗迹。遗址中部偏西地带是举行包括宗教祭祀在内的公共活动的广场区,发现有大面积的硬土活动面遗迹,地势较为平坦,硬土面下还清理出人祭坑多座。

广场区以北地带是集中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区,发现有多座窑址和数量丰富的灶坑遗迹。另在遗址中部偏北地带发现有多处灰坑遗迹,为集中制作细石器的地点,坑内出土了大量的细石叶、细石核、燧石器、燧石原料及半成品。

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

出土的玉器可分为三类,其一为生产工具的锛、斧、凿、穿孔刀、镞等,多数的刃部未见使用痕迹;其二是环镯、珠类装饰品;其三是具有礼仪用器性质的璧、璜类器。

可见,营盘山先民的玉器加工已成为一门内部有较细程度分工和较高专业化程度的手工业门类。这也标志着营盘山遗址在聚落群体系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出土的陶器以平底器和小平底器为主,夹砂厚胎的炊器与器体宽大、容积深广的贮器占有一定的比例。从陶质陶色来看,以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为主;其中夹砂陶可分为夹粗砂和夹细砂两种,以陶胎夹有颗粒粗大的片岩砂粒的陶片最具特色。

以彩陶制作工艺为代表的制陶业是整个仰韶时代手工业的最高成就所在。营盘山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种类众多,质地以细泥红陶为主,火候较高,烧制温度可达1000度,扣之有清脆的响声。

器表打磨光亮,有的还施有一层白色的陶衣,再于其上用软笔绘出各种图案,图案内容题材丰富,包括变体鸟纹、蛙纹、草卉纹、草叶纹、杏圆纹、垂帐纹、水波纹、弧线纹、圆圈纹等,绘制笔法流畅、娴熟。

彩陶器的造型特征以几何曲线形为主,器类有瓶、罐、盆、钵等,不少堪称精品。包括相当数量的酒具类器物,如制作精美的彩陶壶、彩陶瓶、杯、碗等。包括彩陶器在内的部分加工制作精致的泥质陶器,开始逐步脱离日常生活实用器的特征,呈现出礼器化的迹象。

出土的石器可分为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包括由大型剥离石片稍作加工而成的切割器、砍砸器、杵、石球、网坠等,还有少量个体甚小的燧石片。磨制石器包括斧、锛、长方形穿孔石刀、凿、砺石等。

营盘山遗址的细石器及小石片石器具有出土地点集中化的特征,未经使用的成品石器、半成品石器和加工残片,多在几处填土呈灰黑色的大型灰坑内出土。

可见,营盘山先民中已有固定的人员从事石器加工作业,这些大型灰坑可能就是当时的石器加工作坊所在地,而石器制作已成为手工业的专业门类之一。

骨器包括簪、锥、针、削、箭镞等。出土遗物中包括较为丰富的石质、陶质和骨质生产工具,标志着营盘山先民以定居农耕业为主要生活方式。

同时,狩猎、采集和捕捞业是营盘山先民以农耕业为主业的经济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内容。

遗址出土有数量丰富的狩猎所用的石球、磨制精细的石质和骨质箭镞等遗物,还有数量众多的细石叶、细石核及小石片石器,质地以黑色及白色半透明的燧石、白色的石英和透明的水晶为主,细石器制作工艺成熟,选材精良。

细石器多为复合工具的组成部分,常用来剥离加工兽皮,细石器工艺与狩猎、畜牧经济有密切联系。遗址还出土有似腰形的打制石网坠,当为捕捞渔业的实物例证。

在营盘山遗址的灰坑底部发现有涂抹红色颜料的石块,经测试其成分以汞的氧化物朱砂为主,另在部分陶器内壁也发现有同样的红色颜料,应为调色器的遗存。表明营盘山先民有尚红习俗,朱砂的具体用途可能与涂面、刷房等活动有关。

尚红习俗历史久远,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即已在埋葬死者时使用红色矿石粉,如将矿粉撒于死者周围,并将随葬用的饰物兽牙、石珠、鱼骨都染上红色。

新石器时代对死者骨架或石器涂红的现象数量更多,如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贡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发现有大量的在打制石器上涂抹红颜色的现象,但经测试,它们所使用的红色颜料均为赤铁矿,成分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而营盘山遗址出土的涂红现象是考古发现的最早使用朱砂的实例。

遗址出土多件小型的陶、石质人面雕塑。其中的一件陶质雕塑人面像,鼻及双耳为捏塑,双目及口部刻画而成,造型生动、传神,造型与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上的陶塑人像较为相似,表明是受甘青地区文化传播影响的产物。

这是四川地区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雕塑作品,堪称四川雕塑艺术的源头。

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之一,其周围还分布着数十余处面积在数千至近万平方米不等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其中的上南庄、勒石、马良坪、金龟包等多数遗址与营盘山遗址的时代相近。

而波西、沙乌都等个别遗址的年代略有差异,较营盘山遗址略早或略晚。以营盘山遗址为中心,包括波西等1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内的营盘山大型遗址群,在时间及空间之上均有各种联系,从而组合成较为完备且颇具特色的聚落体系。

营盘山文化为研究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及融合情况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为深入探索辉煌的三星堆和金沙文明源头提供了新的线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旁注]

黄河 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在我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新石器时代 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红陶 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彩陶 也称“陶瓷绘画”,是我国悠久的“国粹”。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有个别钵形器口沿开始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半坡遗址,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以陕西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

[阅读链接]

营盘山还是一处规模宏大、分布密集、延续时间甚长的石棺葬墓地。从发掘清理的150余座石棺葬来看,墓葬间不见叠压打破现象,石棺葬底部均未铺设石板,仅使用侧板和盖板,随葬品包括陶器、铜器、玉石器等类。

墓葬排列整齐,分组明晰,墓葬的形制大小有别,随葬器物多寡不一,一些墓葬盖板上立有底部制作平齐的长条形卵石,个别墓葬附近还设有陪葬的器物坑,二次葬现象常见。

其时代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与石棺葬同时期的遗迹现象包括石条砌成的方形火塘、柱洞和基槽等房屋设施等。这批资料为探讨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内容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