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制陶成就和瓷器的发明

中国奴隶社会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包括夏商周三个王朝。在这千余年间,制陶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品种继续增加,在工艺上也有许多创新。这一时期,在制陶工艺的基础上还发明了原始的青瓷, 这是一项划时代的成果。

一、夏代的陶器

古代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16 世纪曾有夏王朝存在。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夏墟”的大量发掘和考察,证实了夏文化的存在。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可作为夏文化的典型代表。人们从这些夏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很多陶器。这些陶器种类有灰陶、灰褐陶、黑陶和少量的白陶、红陶。经分析证明,这时制陶所选用的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取普通陶土作原料,少数用北方坩子土作原料烧成白陶。制陶的原料一般加工不细,只有少数的磨光黑陶加工精细。陶器的成形方法也以轮制法、泥条盘筑法为多。烧成的温度在 800℃左右。作为生活用具,这些陶器的质量还是很好的。

从陶器的用途看,这时期有一组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陶器组合。它们是作为炊器的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作为食器和容器的是深腹盆、三足盘、平底盘、豆、小口高领罐、瓮、缸等,酒器有觚、爵、缸等。对于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中常见的斝、双腹盆、带把鬲、带耳杯等,这时期基本不见了。这些陶器的装饰花纹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圆圈纹、云雷纹、花瓣纹、弦纹、叶脉纹、铆钉状泥饼等。

通过对夏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察,人们看到这时期的陶窑都是单个地存在,没有成群的窑址发现,而且陶窑建造得也不大。这一切表明,当时还没有制陶手工业的专业作坊,制陶还仅作为家庭副业分散于各个家庭内。

二、商周时代的陶器和制陶工艺

商、周是继夏朝之后的两个奴隶制发达的王朝。这时期的青铜冶炼、纺织、制陶等手工业都很发达。在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早商遗址中已经发现了青铜器、骨器和烧陶的作坊遗迹。在河南郑州二里岗、河北邯郸等地的商代遗址中也发掘出规模很大的制陶作坊。例如在一处遗址的 1250 平方米范围内,

就发现有密集排列的 14 座陶窑和十多座房基。这些陶窑平面为圆形,直径约

1.2 米。同时发现的还有未经焙烧的陶坯、烧坏的废品、陶拍和印有回纹、斜方格纹,夔纹的陶印模等工具。这些制陶作坊的存在,说明商代的手工业比夏代已有很大进步,不仅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而且各种手工业作坊又有分工。商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出现,都为陶器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商周时代的陶器,无论是泥质陶器还是夹砂陶器,也无论是白陶还是印纹硬陶,所用原料都经过选择加工。工匠们根据陶器的不同种类而配制胎泥, 所制的陶器庄重古朴,即使一般制作不太精细的、作炊器用的夹砂陶,掺的

细砂也相当匀实,经高温焙烧,不但不变形,外观效果也很精美。

商周陶器的造型特征,最突出的是在结构上运用弧线灵活自如,富于弹性美,所以器物多用圜底、圈足或袋状足。这时期作为生活用具的陶器种类比夏代有所增多,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使用的方便。这时期盛行的泥质灰陶、夹砂灰陶、泥质褐陶(包括红陶)、夹砂褐陶、磨光黑陶等品种,仍然属于实用工艺品。在商代晚期,开始出现一种为死人殉葬用的陶制明器。当时这种陶制明器尚未受到人们重视,所以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然而这种明器确为陶器的多种用途开辟了新途径。商代以后,随着人们对殉葬品的重视,专门作为明器的陶制品越做越精美,成为中国陶器艺术中很有发展潜力的一种。

商代陶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就是陶质酒器的制作越来越多,这与商代统治阶级生活日益腐化、大小官僚无不沉湎于宴饮的风气有关。这种风气波及到一般平民,便出现了“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尚书·酒诰》)的社会现象。商代青铜器中酒器多,那是供上层统治阶级使用的,而众多的陶质酒器则是统治阶级和平民都可以使用的。商代陶制酒器以盉、觚、爵、斝、尊、壶等居多,西周以后则盉、觚、爵等酒器明显减少。商周时代陶器上的装饰纹样,经粗略统计,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圆

圈纹、双钩纹、云雷纹、四瓣纹、轮焰纹、曲折纹、方圈四瓣纹、回纹、涡纹、附加堆纹、夔龙纹、饕餮纹等。

商周的陶器庄重而华丽,工匠们非常善于将器物体积感最强的部分放在最显著的地位,以此为重心,同其他部分共同形成统一的雄浑的整体,即使是一些素面,只有简单几条弦纹的器物,其浑然一体的厚重浑朴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很多陶器上,特别是白陶上,安排了许多几何图案,它们重复使用, 有的布满全器,有的只在一定部位划出一个装饰带,有的安排神异的夔龙纹或饕餮纹,或几种纹样同时使用,其成功之点是能够使装饰与器形统一起来, 很协调地产生一种艺术效果。与原始社会的陶器相比,商代工匠们更善于选择装饰部位,也更善于在不同的装饰部位进行不同的修饰。一件器物可以划分出主要装饰面和次要装饰带。主要装饰面都在器物凸的腹部,加上大面积的图案,如夔龙纹、饕餮纹等,显得十分醒目。有的器物则完全相反,只有肩部作出窄细的装饰带,而肩腹部分整个是光洁面。无论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都要求肩腹最突出部分的面积完整统一,绝对没有任何琐碎和不均衡的造型和装饰。工匠们在造型时就考虑到装饰的安排了。

陶器上的各种图案,包括几何形线条、自然现象或动物形象,都随不同器物、不同部位的需要以及装饰内容的变化,组织得有一定的条理。复杂纷纭的自然现象被加以提炼、简化,哪怕是神秘化的内容也组织成条理分明的画面,表现出与造型和谐而又整齐的装饰美。

陶塑艺术在商周时代也取得很大成就。属于艺术品的陶器有龟、鱼、羊头、虎、猪、蛤蟆、鸟类,陶人坐像等。它们既稚拙又生动,例如陶羊头, 双角向前弯曲,头上扬,两眼微闭,眼、鼻、口等器官都塑得相当准确。陶蛤蟆不仅姿态生动、而且背上还印刻有密集的小圆圈,表现蛤蟆的突出特征。陶虎作伏卧状,张嘴露齿,双眼圆瞪,刻划出虎的健壮与凶暴。这些陶塑艺术品取材于现实事物,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周代的陶塑制作技术继承了商代的传统并继续有所提高。

在河南的一些殷墟遗址还出土了陶质水管。这些陶水管一般长 40 余厘

米,直径 21.3 厘米,管口平齐,表面饰有绳纹和弦纹。在一处遗址还发现了一段三通水管。这些陶水管是夯土建筑基址的排水设施。它们的出现说明, 商代的陶制品中已有建筑构件,制陶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建筑业。作为建筑用陶,到了周代进一步得到发展。周代的排水陶管已经长达 1 米。西周的建筑

物上已开始用瓦。西周的瓦分为板瓦和筒瓦两种。板瓦较大,约 50 厘米,表面有绳纹,上面还有瓦钉或瓦环。筒瓦较板瓦稍短,表面有绳纹或云雷纹。

(图 2)

三、原始青瓷的出现

瓷器是在制陶技术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由于原料和工艺的关系,使得瓷器既能表现出高雅的气质,又具备实用的价值。瓷器有利于工匠在生产中发挥自己的高度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

图 2 商周建筑构件

(采自《中国陶瓷史》) 1.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陶水管

  1. 河南郑州铭功路商代中期陶水管

  2. 陕西扶风岐山西周陶瓦

  3. 陕西长安沣东西周瓦

  4. 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陶三通管

  5. 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陶水管

  6. 陕西扶风西周陶水管

中国的瓷器究竟发明于何时?这有一个认识过程。过去人们根据晋代文献中开始出现“瓷”字,认为中国的瓷器发明于公元三世纪的西晋。但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商代遗址的多处发掘和充分的科学测试数据断定,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制成了瓷器。考古工作者首先在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的地层里,发现了一种胎质坚硬,施有青釉的器物。以后又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苏南的商代中、晚期遗址和墓葬中继续有发现。

这类器物在西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发现得更多、更普遍了。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自成一个体系,与后来公认的瓷器一脉相承。上述情况令人信服地看到,中国瓷器的发明比“瓷”字的出现要早得多。

根据科学测试,商、周时期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备了构成瓷器的基本要求。第一,已经采用高岭土作胎。第二,在表面施有一层玻璃质的釉。釉的主要成份是瓷土加上石灰石、草木灰,调成悬浮液状涂在瓷坯表面,它在入窑烧焙时熔化,形成玻璃状物质。第三,烧成温度已经达到 1230℃左右。迄今为止,陶器的烧成温度只需要 800—900℃,极少数达到 1000℃,而瓷器烧成温度须在 1230℃左右。第四,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极微。商代的原始青瓷吸水性已经仅为 1%,或更低。由于胎体中二氧化硅(SiO2) 的含量和唐宋时各名窑瓷器一样,都在 70%以上,三氧化二铝(Al2O3)在17%以上,经过 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烧结良好,使吸水性很弱,达到了瓷器的标准。第五,在物理性能方面,如比重、硬度、莫来石(也叫“富铝红柱石”)结晶的发育程度等都和以后瓷器一样。敲击起来也有清脆的金属

声。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瓷器在商代已经被发明。

不过商周时代的这种瓷器选料并不精,工艺也比较简陋,如釉层薄厚不匀,且易剥落,与后世瓷器相比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对于这种尚不成熟的瓷器,由于它的釉色多呈青绿、青黄或黄褐色,所以人们称它为原始青瓷。现今发掘出的原始青瓷的器形有尊、罍、钵、罐、瓮、豆、簋等。其中

豆的数量较多,器形为浅盘矮圈足,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最为流行的器物。在江西清江吴城还发现了原始青瓷制作的工具,如马鞍形背的双孔刀和纺轮等,这是其它地区所不曾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