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

宋朝建立之后,一时全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状态。又由于经济的发展, 全国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是政治中心, 也是商业城市。此外,如成都、临安(今杭州)、广州、泉州等也都是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的城市。公元 1127 年,宋朝被北方的金朝逼迫,迁都临安,

此后至公元 1279 年元朝统一之前,历史上称它为南宋。南宋偏安江左,经济继续发展,临安等地的商业日益兴盛。这种社会状况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北宋也设立了教坊。据记载,教坊初分为四部,但内容不详,可能是指坐部、法曲部、鼓笛部(立部)和龟兹部而言;后又以艺人职务分为 13 部, 包括筚篥部、大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等,规模远不及唐代。南宋迁都临安之后,有时设置教坊,有时撤消, 朝廷有事则临时招集市上艺人表演。

自北宋起,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的事业已经从官府艺人手里转移到民间艺人手里。无论是在汴京或临安,民间艺人已经自动组成了自己的团体,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叫做“瓦子”或“瓦肆”。这一方面说明,城市里有这样的需要,光官府艺人已不能应付;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音乐艺术的成就和内容,民间艺人的造诣和数量,都足以适应这样的需要了。民间艺人生活在群众当中,自然能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及时汲取人民创造的音乐(图 4) (46)。他们非常活跃,不像官府艺人那样受到种种限制。为了谋生或爱好, 民间艺人要设法经常开展音乐活动,并以师徒或血缘关系传授技艺,以保持和提高创作和表演的能力。

图 4 敦煌莫高窟 61 窟

维摩诘变小酒店中的舞人(宋)

南宋出现了载歌载舞的戏剧,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流行于城市和乡村,随时随地吸收民间的歌曲。这样,民间歌曲的发掘、整理和传播又增加了许多机会。

在南宋和金朝南北对峙的时候,金朝的都城中都(今北京)是北方的文化中心,这里也聚集着大批的民间职业艺人。他们对于乐舞、戏剧以及文学的发展,也都作出了贡献。

元世祖灭南宋后,把南宋朝廷的乐工、乐器运到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实际上,在当时的临安和大都从事音乐戏剧工作的,主要是民间艺人,朝廷乐工的去留已无足轻重。元代的音乐仍以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主。当时由于一些民族的迁徙流动,北方和西部诸民族的音乐不断地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音乐的内容;而大批的外国人迁入中国,带来了他们的音乐文化,又使中国音乐增添了新的因素。

宋代的乐曲,在旋律、曲式和组合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变化,因而配合乐曲的歌词也呈现出多种形式。今按曲式即歌词的体裁简略地加以讨论。

词和散曲

词盛行于晚唐五代,而大盛于两宋。由于新乐曲不断地增加,而旧乐曲有的消失了,有的经过发展变化,又获得了新的生命,所以宋代的词调增加

了很多。但民间曲词保留下来的很少,大量的作品出于文人之手。南宋初年有流行的一首“吴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账,几家飘散在他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 年),诗人杨万里在长江乘船夜航,听到舟人唱歌。他记载:

有云:“张哥哥,李哥哥,大家着力齐一拖。”又云:“一休休, 二休休,月子弯弯照九州。”其声凄婉,一唱众和。

诗人受了启发,写成《竹枝词》七首。其中一首说:“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此诗第二句也应当是舟人的歌词。“月子弯弯”这首民歌,直至解放以前仍然在各地传唱。(47) 不知在宋代用什么曲调唱,杨万里听到的是“其声凄婉,一唱众和”。

宋词的乐谱流传下来的不多。南宋初年,词人姜夔不但擅长填词,而且擅长作曲。他的词作有 17 首的乐谱(工尺谱)传下来(其中 14 首乐谱是他的自度曲),由杨荫浏译为现代乐谱后,我们就听到了宋词的旋律。

金元时期的“散曲”是对杂剧而言,分为两种:小令,配合“只曲”(单曲);套数,配合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只曲所组成的套曲。散曲和杂剧都继承了一些词调。

大曲词

唐代关于大曲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宋代大曲的规模是继承唐代的而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根据唐宋两代的文献,可以了解大曲结构的轮廓:

散序

散序

中序(拍序)

散序

排遍

正攧

入破

虚催

衮遍

实催

衮遍

歇拍

杀衮

曲 破

唐宋大曲的一般结构分为这样的 12 遍,各有专名。任二北认为,遍名“皆各由其拍法而定”,可作拍名观。(48)按大曲都配舞,舞蹈由鼓点指挥。这些遍名中可能有些是鼓点的名称,表示敲击的方法及节奏特点。西安历史悠久的“鼓乐”中,就有“滚击”的手法,鼓曲中又有《往里滚》、《往外滚》的名目,不知此“滚”字是否和唐宋大曲的“衮”字有关。大曲的每一遍中也往往包含几小段。

唐代流传下来的大曲《伊州》歌词,包括“歌第一”至“第五”5 遍, “入破第一”至“第五”5 遍,每遍歌词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其中有些是诗人的作品。“歌”大致指中序,“入破”大致指“入破”以下各遍。大曲各遍的遍数,记载或有出入。散序及靸无拍,不填词。现存南宋大曲词有三套,即董颖《道调薄媚》(西子词)、曾布《水调歌头》(冯燕传)、史浩

《采莲》(寿乡词),分别描述美女西施、侠客冯燕的生平故事以及对仙境寿乡的想象。每套大曲中各遍曲词的格律不同,可见各遍乐曲的曲式不同。大曲本来都有舞蹈,当歌唱故事时,原来的舞蹈已不适用,大概只用大曲的音乐。在大曲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队舞,如宋朝教坊的“小儿舞队”和“女弟子舞队”。队舞有音乐、舞蹈、唱词和朗诵,场面很大。至元代,也有队舞, 称为“乐队”。

鼓子词和唱赚

鼓子词,其格式为:〔散文〕+〔词〕+〔散文〕+〔词〕⋯⋯。有说有唱, 是在唐代变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叙事文学体裁。唱赚是组曲形式,又分两类:“有引子、尾声者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兼用者为缠达。”(49)

  1. 缠达(转踏、传踏) 其格式为:〔引子〕+〔甲曲〕+〔乙曲〕+〔甲曲〕+〔乙曲〕⋯⋯。现在看到的几种宋人《调笑转踏》,都没有引子,格式是诗词兼用,如郑仅《调笑转踏》,开头没有引子。引子可能是器乐曲,不填词。一诗一词,构成一组。词调都是《调笑令》,诗都是七言八句。大概唱诗时都用固定的吟诵调,无需注明。

  2. 缠令 其格式为:〔引子〕+〔甲曲〕+〔乙曲〕+〔丙曲〕+〔丁曲〕⋯⋯。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采用了许多缠令曲式,也没有引子。如《侍香金童缠令》包括乐曲《侍香金童》、《双声叠韵》、《出队子》和《尾》各段。

诸宫调

其格式为:甲调(甲曲+乙曲⋯⋯)+乙调(甲曲+乙曲⋯⋯)+丙调(甲曲+乙曲⋯⋯)⋯⋯。是北宋神宗(1068—1085 年在位)时民间艺人孔三传创作的一种大型说唱形式,包含不同宫调的只曲和套数,波澜起伏,组合严密。《西厢记诸宫调》就用了 14 个宫调、151 支基本乐曲。所用乐曲可以分为三类:(1)单曲,极少。(2)单曲,加尾。(3)缠令——最短的也包含两支乐曲和一支尾声。每类乐曲属于一个宫调,而各类乐曲的宫调或同或不同。诸宫调是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而安排乐曲,又根据乐曲而填写唱词。这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艺术工程。

杂剧和南戏

唐代就有参军戏和杂剧。1987 年浙江黄岩灵石寺发现北宋乾德三年(965 年)制作的戏剧人物雕砖,刻画的人物形象似参军戏表演。这时黄岩仍在吴越国统治之下。可见至迟在五代时期,这一带已有普遍的戏剧活动。(50)

宋代的音乐艺术既然已经取得这样的成就,再经进一步综合运用,水到渠成,自然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北宋戏剧如何演唱,文献记载不详,但根据有关文物可以得到初步的了解。如 1973 年河南洛宁县上村两座相邻古墓中出土砖雕八块,上面刻划的形象有:(1)社火杂剧表演;(2)杂剧表演;(3) 乐队演奏,所用乐器有筚篥、杖鼓、单面鼓,另一种乐器的形状不清楚,可能是筚篥。如果二、三两组砖雕出于一墓,那么,第三组的乐队就是为杂剧伴奏的。(51)这批宋金遗物反映出当时杂剧演出的部分情况。

南宋宫廷中扮演的杂剧,“或一场两段”,或“一场三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扮演的角色,“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各有分工。(52)虽然没有剧本流传下来,但这种杂剧应当属于戏剧范畴。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 10 记载了“官本杂剧段数”280 本的名目。就这些名目看,多半是和唐宋大曲等结合的,如《莺莺六幺》大概就是用《六幺》大曲的曲调演唱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的。所谓“段数”当是指杂剧中的一段而非全本。这种宋杂剧主要是在唐宋大曲、参军戏等艺术体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军戏最初只有说白,以后也有歌唱。“段数”中有诸宫调两本,即《诸宫调霸王》和《诸宫调卦册儿》,虽然为数不多,可

见在南方杂剧已经开始尝试用诸宫调曲式表演故事,打破了同时只用一个宫调的大曲或其他曲式的局限,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演奏和歌唱艺术的进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 25 记载金元院本 690 本的名目。(53)院本和

杂剧相似,是金元的一种称谓。宋室南迁以后,南北戏曲的发展有了显著分歧,也有会合之处。南宋“段数”和金元院本,凡标明所用乐曲的,当然有音乐配合;而没有标明乐曲的,大概多数也有乐曲配合,只有说白的很少。(54)

元杂剧也称“北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的,也采用了一些传统乐曲,而采用最多的则是当时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流行歌曲。北杂剧是多层次的多种曲式的综合体。

南戏原来是歌舞小戏,也称“温州杂剧”,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在宋杂剧和诸宫调影响之下,在温州民间乐舞活动中渐渐萌生发展。它采用了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方民间乐曲和歌谣,不受杂剧形式的局限,表现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南宋末年,南戏就盛行于临安一带。元朝统一之后,南北戏曲交流频繁,互相促进,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从宋代起,载歌载舞的戏剧在中原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此后,在城市里歌舞单独表演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但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 歌舞依然风行。

宋元时期,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不如隋唐时期活跃,但并未中断。如北宋末期,中国曾派乐工前往朝鲜传授乐舞,朝鲜乐工也多次来中国学习。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 年),宋朝向朝鲜宫廷赠送《大晟雅乐》及燕乐的乐器、乐谱和歌词,并派乐工前往传授声律。又如越南黎朝龙铤王在位时(1005— 1009 年)很宠信宋朝优人廖守忠,所谓优人当即指杂剧演员。越南在陈朝时

(12—15 世纪)盛行一种集体舞蹈,所用歌词有《庄周梦蝶》、白居易《母别子》诗等,所用乐曲有《降黄龙》、《宴瑶池》等,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宋人从越南得到了在中国久已失传的杖鼓曲《黄帝炎》。元代初年,中国优人李元吉在越南“做古传戏”,有《西王母献仙桃》等传,角色 12 人,“著锦袍绣衣,击鼓吹箫,弹筝抚掌”,“更出迭入为戏”。(55)这正是元杂剧的表演形式。

大约 10 世纪上半期,突厥人和回鹘人建立了哈拉汗王朝,辖区包括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及今新疆西部。其政治中心有两个,一是中亚楚河流域的巴拉沙衮,一是新疆的喀什噶尔。哈拉汗王朝信奉伊斯兰教,因此,阿拉伯文化,其中包括音乐,逐步传入新疆。这个王朝大约在 12 世纪初年灭亡。(56)

哈拉汗王朝有个出生在巴拉沙衮的音乐家法拉比(870—950 年),经学者考证,或认为他是突厥人,或认为他是回鹘人。法拉比用阿拉伯文撰写《音乐全书》等著作多种,他的乐律学理论构成了波斯、阿拉伯的典型乐系。阿拉伯音乐受到波斯和龟兹音乐的影响。(57)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阿拉伯和波斯音乐,对以后的新疆音乐影响较大。阿拉伯有一种讲故事或讲道的文学体裁,称为“木卡姆”,先传入新疆, 大概在 13 世纪后期即传入内地。元朝于至元十七年(1280 年)设置“天乐署”,“管领汉人、回回、河西三色细乐”。这里所说的“回回”指新疆一带的人。回回乐曲中有《马黑某当当》,《马黑某》可能即《木卡姆》大曲。(58)木卡姆这个名称虽然出于阿拉伯语,但它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却在新疆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元代又有几种新乐器经由新疆传入内地,如弹拨乐器“火不思”,或写作“浑不似”,是突厥语 qobus 的音译;(59)“七十二弦琴”,即坎农, 来自印度,一说来自“报达国”(在阿拉伯东部);“兴隆笙”,来自“回回国”(中亚的花拉子模),即早期的管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