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国秦汉的陶瓷

从战国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经过秦朝的巩固和发展到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手工业技术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汉朝的陶瓷工艺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民用粗陶来说,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后世的粗陶制作在规模和质量上很少有超过汉朝的。这时期,建筑用陶,所谓秦砖汉瓦,千百年来为人称颂;低温釉陶的发明为陶器的美化开拓了广泛的道路;画像砖大量烧制,其图象生动而具体地记录了汉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成为研究汉代历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青瓷烧制的成就为中国陶瓷史揭开了新的一章。

一、战国秦汉的制陶成就

在战国和秦朝,各地制陶手工业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官府办的作坊,为了适应各国兴建都城和宫殿的需要而大量烧砖烧瓦,建筑用陶的生产发展相当快。各地兴起的私营作坊仍然以生产生活用具为主。

战国陶器主要是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还有磨光黑陶和彩绘陶。生活用陶的设计和各部分的安排,也是着眼于实用,例如炊器的釜,底部作成半球形的圜底,拍印绳纹和麻布纹,便于放置,也便于煮食物时受热均匀。釜的口沿作成外折或卷沿,为了提拿方便。秦国的釜,腹体扁圆,腹上的颈作得厚实而短粗,这样设计可以增强口部的承受力。与釜配套的炊器是甑,甑是一种复合炊器,它放置于釜上,上面要加一个盆,因此甑底作得尖瘦,在各种口径的釜上均可放置,作饭人家用起来既灵活又方便。为了使扣在甑上作盖用的盆放置牢固稳当,甑的口唇表面作得又宽又平。作为储盛器或容器的瓮、罐一类器物,腹体特别大,而口却很小,使用起来便于加盖和封闭。饮食用具也是以实用的原则来设计的。

在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中的贵族崇尚用青铜礼器作陪葬品,战国以来发生了变化。由于青铜名贵难得,人们逐渐用陶来仿青铜制作器形。很多贵族墓葬出土了仿青铜器造型的各种鼎、壶、敦、簠,豆、簋等。

陶器的装饰主要是彩绘和粉绘。在烧成的陶器上用朱红、土黄、白垩土和黑色颜料来绘画,有红黄二色,或红黄白三色或多种颜色。江淮楚国地区多用白色作地。所绘花纹有神化了的动物形象,如龙凤、蟠螭,还有柿蒂、几何纹等。这些画饰讲究对称,优美动人。此外在北京、河北等地陶器上还运用流畅的线刻艺术作出鱼、龟、猛兽和人物狩猎图案,装饰性很强。

战国到秦,陶器生产中大量制作各种雕塑品,有鱼、飞鸟、鸭、鸡、马、虎、舞蹈人物等作品,有的与日用器物结合在一起,有的是单独小品,有的成组出现。1956 年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出土一组乐队与舞人的群塑,是战国时期人物雕塑的代表之作。乐队是 8 个人物,梳着各式发型,席地而坐, 以不同的姿势,捧着不同的乐器,身驱微微前倾,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舞蹈者的动作。虽然一些人手臂残缺,乐器已缺失,但弹奏的表情相当逼真。这些雕塑作品,包括个体的动物形象或器物上的动物,虽然没有后代雕塑那么精细、写实,还带着几分稚拙之气,但已经塑制得相当传神,给人一种立体写意的美感,表现出东方艺术的特有风格。

这个时期的陶塑艺术成就最高、最为壮观的,莫过于秦始皇陵附近出土

的兵马俑。这些陶制兵马俑多达七千余尊,还有战骑百余匹,战车百余乘, 组成了威武雄壮的军阵。秦朝的工匠们以超凡的技艺和智慧,赋予这些陶塑品以神奇的生命,为中国古代陶塑艺术增添了异常光彩。

汉代陶器主要以灰陶和硬陶制成。汉代灰陶一般呈青灰色,火候均匀, 质地坚实。灰陶容器很少有印纹,基本上是素面的,在随葬品中有彩绘陶器。陶鼎、陶锺是汉代最为流行的器物,其它容器有陶制的瓮、罐、盆、盘、樽、碗等。在汉墓中,作为随葬明器的陶制模型也很多,如陶俑及仓、灶、井、磨、猪圈、楼阁等等,数量很大,种类也很多。

汉代硬陶流行于长江以南,是用南方的粘土烧制而成的。与灰陶相比,硬陶烧成温度更高,陶质更坚硬,故称硬陶。硬陶表面往往有拍印细密的方格纹或刻划的波状纹、锯齿形纹。器物种类以瓮、罐、壶、盒、碗等为多。汉代官营的制陶作坊,往往在陶器上面印上戳记,如“河亭”、“河市”、 “陕亭”、“陕市”等。亭和市是指汉代各城市中由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区和

商业区。

二、汉代釉陶的发明

在汉代,有一种表面涂有浓厚的棕黄色或绿色釉的陶器,这就是发明于战国时期的釉陶。

釉陶就是在普通陶器(即瓦器)上,施一层含铅量很高的釉。铅的熔点低,在釉里起助熔剂的作用,它可以在普通的低温陶上烧成。在釉里加入一定数量的呈色金属物质,烧成后釉面会呈现出美丽的颜色。

关于铅釉陶器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受了东地中海沿岸属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埃及绿釉、褐色釉陶器的影响。据考古资料和化学分析证明,中国铅釉和地中海地区的铅釉陶器没有任何联系。铅釉陶器是中国自己发明的。科学家们分析,在秦汉时代,道家在炼丹过程中,很可能采用包括铅、石英在内的一些物质作为原料进行烧炼。这些东西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便会熔融成玻璃状物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冶练和使用铅的长期实践中,完全可能把铅与砂、粘土、灰等含二氧化硅的物质混合,进行高温化学反应,逐渐掌握其生成物即铅玻璃物质的形成规律及其特性,并且最终把它应用到陶器上去,这就导致了铅釉的发明。(1)低温釉陶配制工艺比原始青瓷复杂,它要加入金属铅作助熔剂,配入呈色金属物质,还要求控制陶器烧成的温度、掌握适合陶胎的膨胀系数等。原始青瓷在商代发明以来,制造方法至汉代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中国也有很久的用铅历史和在铜中加入铅的经验。汉代就是在制陶及原始青瓷和用铅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工艺而发明了釉陶的。

目前发现最早的铅釉陶器,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釉陶出现的初期, 品种和数量很少。釉陶采用普通陶胎,一般以泥质红陶为多,灰陶很少,制作时与制普通陶器一样,在拉成的坯体晾干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施釉,一次烧成。只要配釉技术掌握了,釉陶就可以很快地发展起来。釉陶在西汉中期还只有壶类,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增加了仓、樽、罐、洗、钵、盒、魁、几、勺、杯等。到东汉末年,除上述器物外,又增加了博山炉、瓶形器、各类动物、人俑、水井模型等。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还发现了大量的水榭、高楼、坞壁、楼橹等。

棕黄色的釉陶出现较早,绿色的釉陶出现略晚。东汉时期大量流行的是绿釉陶器。釉陶质地不坚,釉也容易剥落或破碎。不过,汉代南方的硬陶上, 有时也涂一层薄釉,或黄或绿,烧成温度较高,是属于商周以来的传统青釉, 与汉代的铅釉还有区别。

三、东汉青瓷的提高

经过战国、秦和西汉,瓷器的制作技术在不断提高,逐渐摆脱了其原始状态。根据化学测试得知,西汉瓷器胎体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增高,这就需要更高的烧成温度。但是西汉的烧瓷窑炉较战国时期的改进不大,因此瓷器的烧结程度没有明显提高。到了东汉,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瓷器的烧制工艺得到一次飞跃性进步,其标志是制造出了青瓷。

东汉时期,由于对制瓷原料进行精选,对胎釉配方加以改进,并且改造了窑炉结构,使得烧造技术大大提高,终于烧制出完全符合瓷器标准的青釉瓷器。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的上虞、宁波、金华等地发现了烧制青瓷的一些窑址。经过对出土的青瓷进行理化方法测试证明,这些青瓷的烧成温度已高达摄氏一千三百多度,瓷胎烧结良好,胎釉结合紧密。由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使得青釉色泽较正,透明而有光泽,没有流釉。青瓷的器形主要是广口、扁圆腹、平底的四系罐。东汉青瓷的出现表明中国的制瓷技艺已经成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东汉时期还制造出一种黑釉瓷器。这种黑釉瓷对原料要求不严格,胎釉质量及工艺都不如青瓷。正因为它较粗陋,在民间有广泛的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