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倡舍生取义

继孔子之后,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义利思想,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的人们尊为“亚圣”。

孟子,邹国人,即现在的山东省邹城。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雄辩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曾受业于孔子的嫡孙子思的弟子。

孟子特别推重“义”。他在《鱼我所欲也》开篇即用一个比喻,表述了他“舍生取义”的思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意思是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那么,我会舍掉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

显然,在生命与“义”的天平上,孟子是向“义”倾斜的,甘愿“舍生取义”。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不是因为他认为生命不重要,而是因为他认为世间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义”。他曾经说道:

有比生命更重要更值得倾情更值得献身的,我就会放弃生命;有比死亡更可恶更令人痛恨更令人恶心的,我就会选择死亡。

可见孟子把“义”看得太重要了。

孟子的“义”是什么呢?他打了一个比喻:“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意思是说:一筒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来,得不到就会死去,如果有人不顾你的尊严有辱人格地呼唤你给你吃,即使是行路饿极了的人也不会接受的;有人用脚踢你踹你再给你饭吃,你就是讨饭的,这样的食物你也会拒绝。

“义”是和人格尊严一样的东西,或是比人格尊严更重要的东西。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大义。而对于执政者来说,义就是仁义治国。在治国方面,执政者更应该重义轻利。

孟子为了推行仁义治国的主张,他奔波于各国,“以身任天下”的大义之志,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宠不惊而辱不屈”、“生死当前而不变”的仁义情怀。

孟子曾经到中原大梁的魏国来推销自己的仁政主张。魏惠王跪在案子后面,两鬓斑白,问孟子道:“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当时的梁惠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穷兵黩武的错误,没有认识到国君的责任首要在于“敬天保民”、富民教民。孟子勇敢地、超前地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梁惠王的做法自然反感。

孟子大义在胸,是个敢于横眉冷对的人。所以当即斥责魏惠王说:“你们天天嚷嚷着利,却不谈义!”

魏惠王见孟子不许讲利,就发牢骚说:“即使讲义,那么我治理国,也算讲义的。黄河以南发生饥荒,我就把灾民移于黄河以东,这不是义吗?当黄河以东发生饥荒,我也是如此。我调剂粮食,迁移灾民等,邻国的政治,还不如我呢!”

孟子说:“您这是五十步笑百步啊!您和您的邻国都不怎么样?关键是你没有仁政。只有仁者,才能无敌于天下!”

魏惠王也来了精神,说:“请先生教诲。”

孟子给魏惠王提出3条建议:第一是“不违农时”;第二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第三是“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但不要乱砍滥伐”。

在这三条中,第一条是要求遵照和利用自然规律以发展生产,不在农忙时征兵打仗,也不搞长官意志瞎指挥扰乱生产;第二第三条反对竭泽而渔、乱砍滥伐,是要求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要走一条促进民丰国富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其他具体的办法,比如:在5亩的宅基地旁边种上桑,50岁的人就可以穿帛了。100亩的自耕地,也不要夺其时,全家几口就不会饿死了。然后大家聚起来,讲孝顺的道理,仁义的理念等。

孟子的这些主张,不外乎安定人民、富裕人民、教育人民。然而,魏惠王并没有采纳孟子的建议,而他的儿子魏襄王也没有这样做。

孟子见魏襄王依然像他的父亲一样“不似人君”,就离开了魏国。孟子听说齐国有一个“稷下学宫”,是个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于是就前往齐国。

此时齐宣王继位不久,增修了父亲齐威王留下的临淄稷门外的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慎到等76人,都被齐宣王安排在这里讲学。这里聚集的名闻天下的学者,达数百千人之多。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孟子对他说:“当国君的关键是做仁义道德的表率作用,引导全国人民提高仁义道德水准,全国人都仁义了,国家就大治了。这就是王道。”

齐宣王忐忑不安地问:“像我这样的人,能修炼仁义,保民而王吗?”

孟子说:“仁政实行起来,就像捡起一根羽毛,折断一根树枝那么容易,您当然可以。上次,我看见您祭祀的时候热爱动物,不忍看见老牛哆嗦,这是仁心发现啊,这就是君子啊,君子远庖厨嘛!”

孟子和齐宣王谈论了如何施行仁政、不贪恋财物女色、官员管理,以及如何看待当时各诸侯间的战争等问题,齐宣王受益匪浅。于是,齐宣王授予孟子客卿的高位,事事请教。

孟子一出门就有好几百人跟着。孟子受到齐宣王前所未有的礼遇。

齐宣王向孟子学起了仁政,并且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对自己的亲戚行仁义,把自己的老弟、大贵族田婴封为相邦。还组建了庞大的王家乐队,以礼乐推广孟子的仁政。

孟子还曾奔波于滕国、鲁国等诸侯国,与各国的国君或重臣讨论以仁治国,如何重“义”的问题,竭力倡导“先义而后利”,培养“配义与道”浩然正气。

孟子的“舍生取义”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它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崇历经磨难而能巍然屹立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旁注]

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后人尊他为“述圣”。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魏国第三代国君。在孟子见魏惠王前后,魏惠王曾用惠施为相,进行改革。他时历史上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齐宣王(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01年),战国时期齐国国君。他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用淳于髡、田骈、荀子、孟子等人。曾多次问政于孟子。

雪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离宫名,宫中有苑囿、台池、禽兽等。故址在现在的山东省淄博东北。临淄区雪宫中学,便是以起过离宫命名。当年,齐宣王曾经在这里接见孟子,孟子与齐宣王讨论如何仁义治国。孟子在齐国受到礼遇,被齐宣王授予客卿的高位,多次向孟子问政。

[阅读链接]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认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别处。经过3次搬迁,最后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的妈妈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住的地方。

后来,人们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和事,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