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经商的义与利
商业经营理念中最主要的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如果是范蠡开创了古代道德经商的儒商传统,那么,白圭则以天才般的理财思想,开辟了“智、勇、仁、强”的经营之道。
白圭,战国时期商人。曾在魏国为相,施展治水才能,后来游历了中山国和齐国后弃政从商。
白圭的出生地洛阳自古商业就很发达,洛阳人善为商贾,致力于商业和手工业。出生于此的白圭有极高的商业天分,很快成为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商人。
白圭始终认为,个人的商业活动,应该和国家的经济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以商富国,以商安民,为国理财。这是商业活动中的“义”之所在。因此,他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嫌弃小惠小利,更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
当时商人的队伍非常庞大,有的公平买卖,正当经营;可是也有很多商人囤积居奇,垄断市场,很多大商人还兼放高利贷,牟取暴利。于是,当时人们将商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诚贾”、“廉商”、“良商”;另一类称为“奸贾”、“贪贾”、“佞商”,而白圭正是战国时期良商的典型代表。
当时的商人大都喜欢经营珠宝生意,经营珠玉可以获利百倍。但白圭却没有选择这一当时最赚钱的行业,而是另辟蹊径,开辟了农副产品贸易这一新行业。
白圭独具慧眼,通观全局,他看到当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敏感地意识到农副产品的经营将会成为利润丰厚的行业,提出“取下谷”的经营策略。下谷就是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
白圭认为,“下谷”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较低,但是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胜,一样可以获取大利,而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下谷”,利国利民。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农产品、农村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大宗贸易为主要经营方向。
白圭有一套独到的经商术,他把自己的经营原则总结为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其具体的做法是:在收获季节或丰年,农民大量出售谷物时,适时购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时比较宽裕的农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原料和产品。
白圭所说的“与”,是予人实惠,当某些商品积压滞销时,一些奸商坐待价格贬得更低再大量购进,而白圭却用比别家高的价格来收购;等市场粮食匮乏时,奸商们又囤积居奇,白圭却以比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销售,满足人民的需求。
白圭的这种经营方法,既保证了自己能够取得经营的主动权,获得丰厚的利润,又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个体手工业者以及一般消费者的利益。无怪乎白圭自诩为“仁术”。
白圭为常从大处着眼,将货物流通与发展生产联系起来,既能使经营生财,又使生产有利其发展。他认为,只有以足补缺,以丰收补歉收,使全国各地物资互相支援,才能辅民安民。
其具体做法是:
如果一个地方盛产蚕茧,就购进这些产品,而用谷物等其他当地缺少的东西去换;如果一个地方粮食丰产,就去购进他们的粮食,然后用丝、漆等类必需品去和他们交换。
这样,就使全国的货物得到流通,既利于人民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又利民。
白圭选择的“下谷”等生活必需品的经营,面对的是广大平民百姓,因此白圭奉行了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不提高商品的价格,而是通过加快商品流通、扩大销售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白圭还很注重扶植农民的生产,以保证和扩大自己的商品来源。白圭曾经向农民供应优良的谷物种子,既为自己获取了利润,又帮助农民增加了产量,使自己掌握了更充足的货源。
农副产品的经营受农业收成的制约很大,因此,把握时机,尤其是掌握年景丰歉变化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白圭善于把握天时,他根据古代的岁星纪年法和五行的思想,运用天文学、气象学的知识,总结出一套农业收成丰歉的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进行交易,丰年粮价低廉收购粮食,到歉年粮价上涨时出售,从丰年和歉年的价格差中可以获得成倍的利润。
白圭的这套商情预测理论,其实就是一种农业经济循环论,这表现出白圭极高的知识水平和高远的眼光。
白圭在当时还很擅长观察天气变化,注意提前储备粮食物资来救灾救荒,辅民安邦。在丰收之年就趁粮价低时大量买进等灾荒发生时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低价卖出,帮助人民度过灾荒。这样在辅民为民的同时,财富也成倍地增加。
白圭还有一个重要的经商思想:如果为了省钱而买谷物自己吃,就买差一些的谷物,如果是为了做种子来年丰收,那就请买上等的种子。他不但为对方着想,还计划得合情合理,既要节俭,又要丰产,可谓将思想做到了家。
白圭创造性地继承、应用了前人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商业理论和经营策略。他曾经极为自负地说,他治理生产,经营买卖,就像古代的伊尹、吕尚运用谋略治理国家,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样。白圭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的经营,证明他是完全有资格如此自负的。
白圭是商业这个行业最早收授门徒的人,他通过严格的挑选,收了一些学生。
白圭招生的标准是很高的,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商人,要具备以下条件:要通权变,能够权衡利弊,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要勇敢果断,当机立断;要有仁爱之心,能够明白取予的道理,遵守“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原则;还要有耐心,有毅力,能够固守等待,不轻举妄动。
虽然商人在古代“士、农、工、商”的行业划分中位居最后一位,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但是,白圭却将“义”的儒家道德规范作为商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可见白圭所要求的商人是一个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这和他义中取利的经营理念是相合的。
白圭正确对待义与利,形成了自己的经商思想体系,不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仁义的道德,更后世商人效法和借鉴。他的“人弃我取”和“知进知守”的理财思想对现代人理财也有指导意义。
[旁注]
中山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前身为北方狄族鲜虞部落,姬姓。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被魏乐羊、吴起统帅军队重创,最后为赵国彻底击溃。
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其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漆器是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岁星纪年法 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岁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岁星也包括日、月及其他四颗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正好约12年绕天一周。
伊尹 夏末商初人。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伊尹一生对古代的政治、军事等多方面都作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阅读链接]
白圭墓,位于洛阳东北邙山之阳,墓冢高大,坐北向南,风水极佳。白圭庙始建于东汉初年,原名“商祖庙”,最初是由洛阳的几位大商人出资修建,后毁于战火。历代官府均予重点保护。汉代即尊白圭为商界的祖师爷,宋真宗封白圭为圣,敕葺其墓,其建筑元代末期再次焚于战火。
据现存的几通残碑及有关史料记载:原白圭庙占地约3800平方米,前后共五进院落:圣门、商祖亭、正殿、寝殿、圣迹殿。正殿匾额为宋真宗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