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通鉴——史学著作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记载历史的传统。人们以记录、整理、研究、总结等方式,将历史事件总结成文,抒发自己的观点。有时还把现实发展趋势和史上类似现象进行有机帝结合,利用知识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评说。这就产生了各种史学著作,以及历史修撰方法和研究方法等。

我国主要史学著作有《史通》、《通典》、《文献通考》、《通鉴纲目》、《文史通义》、《廿二史札记》等。这些卷帙浩繁的史书,使得我国的历史文明得以不断传承。

系统史学理论专著——史通

那是在唐高宗龙朔年间,在一个世宦之家,54岁的侍御史刘藏器,又得了一个儿子,并取名刘知几。

刘知几的曾祖刘珉为北齐唯阳太守,祖父刘务本为隋留县长。刘知几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里,深受整个家庭氛围的习染,使他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刘知几的先辈中,同史学颇多关系者是他的从祖父刘胤之和从父刘延佑,而他的父亲和兄弟皆以词学知名。幼年时期的刘知几多受父兄黛陶,颇善文词,这为他以后的学术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刘知几喜好史学,深受从祖、从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志趣,他的父亲能够顺其秉性,采取了“因材施教”之法,调动了刘知几求学的积极性,使他顺利地踏上了史学道路。

刘知几从11岁就开始读《左传》,后来又通读《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书。

刘知几之所以走上了一条“不假师训”,独立钻研的学习道路,这其中首先表现为他不盲目迷信师训,而且对师训、成说表现出某种怀疑和批判精神。

刘知几在青少年时博览群书,积累了融会古今的渊博学识,从而打下了一生的学识基础。这博通的治学道路,是少年刘知几治学的又一特征。

刘知几20岁后步入仕途,随着学识日进,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史学的看法。刘知几进士及第后,经吏部考试,授获嘉县主簿。这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负责一县的文书,是县衙幕僚之首。

刘知几在公务之余,仍潜心伏羲、神农、黄帝的“三坟”之书,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的“五典”之书,更有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杂记小书,在所浏览。

唐代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是经济、政治和文化重心,获嘉县地近两都,刘知几得以旅游长安和洛阳,饱览公私藏书。在获嘉县主簿任上近20年的时间中,刘知几都是在公务之闲博览群史,充分利用了这20年来研史学史。

在这个时期,刘知几写有一篇《思慎赋》。这篇赋既显露了刘知几的才华,也道出了他的苦闷,特别是抒发了他在苦闷之下经过冷静思考而痛下的志向。

刘知几之博学卓识之才,充任九品主簿,自然是大材小用,而且从弱冠之年入仕之始直到写《思慎赋》时,已经15年没有迁升,感到仕途前程渺茫,“思慎”就是对现实的抗争。

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刘知几身居仕班,但他没有成为政治家,是没有人给他提供机遇。所以,他的精力又集中在学术事业上去了。

由于刘知几刚直的态度,敏锐的政治眼光以及自身的才华,被授予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从此开始了他的史官生涯。

刘知几自进入史馆后,参与修过《唐史》,重修《则天实录》等。由于他对唐前期的正史史料得以详细地记载,做出了极大贡献,朝廷奖励其修史之功,封他为“居巢县子”,实现了他多年没有升迁的愿望。

刘知几当史官后很快就发现,在史馆修史很难发挥自己的创见,往往要遵循一些陈腐的修史格式,或者违心地去歪曲历史真相。

刘知几在入史馆的第二年,奉诏和同朝的大臣一同编写《唐书》,即修撰本朝纪传体国史。领衔修史的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他不学无术,只会争权夺势,由他来领导修史,怎么可能写出真实可信的历史呢?更何况是写和当时政局、人物有密切关联的史事。

史馆监修常以迂腐的见解干扰史官的写作。唐初官修史书、宰相监修制度的确立,表明皇帝对修史的控制大大加强,史官要受到皇帝和监修大臣的严格监督。史馆监修往往把如何记载史事作为打击政敌的工具,一些才德不高但善于逢迎的人担任了史官。

刘知几是有独立见解的人,自然对史官所受的束缚更加敏感。他在史馆无法充分发挥才能,渐渐产生了脱离史馆的念头。

706年,唐中宗李显率百官护送武则天的灵柩由洛阳回长安,刘知几请求留在洛阳,在那里闭门治学。过了3年,有人报告朝廷,说刘知几身为史官,不为国事尽力,取乐于园林,私自著述,于是他又被调回京城。

这时的史馆,情况比以前更复杂了,竟同时有5个宰相监修国史。长官多,意见又不一致,这让刘知几更不愿意在史官做事。

如果要记载某件史事,监修杨再思说必须如实书写,另一监修宗楚客说应该隐讳真情,使刘知几无所适从,难以下笔。这时,又有一个监修萧至忠几次责备他编写史书没有成绩。刘知几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愤然交上辞呈回家了。

刘知几在史馆里郁郁不得志,满腹才华无所寄托,但他又担心后世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于是,他回到家中开始私撰史书,取名叫《史通》。

《史通》内篇有39篇,外篇有13篇,合计52篇。其中,属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等3篇,大约在北宋时已亡佚,今存仅有49篇。另有《序录》1篇,为全书的序文。

《史通》内篇之开卷,即以《六家》、《二体》两篇,根据唐代以前史学的体裁,对我国古代史学的源流进行了总结。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

《史通》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题目等,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我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史通》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其《直书》、《曲笔》两篇,在认识上把我国史学直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壮大。

《史通》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间或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承王充《论衡》的《问孔》、《刺孟》之余绪,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一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批判精神。

《史通》对我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唐代以前我国史论的集大成。它的思想及其历史观,是值得重视的。

[旁注]

幕僚 在古代称将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指有官职的。由于设于幄幕中,所以又叫“幕府”,而统帅左右的僚属,也因之被称为“幕僚”、“幕职”。幕僚种类繁多,有“长史”、“参军”、“主簿”、“记室”等。

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阅读链接]

刘知几曾经在史馆工作一段时间,但他深知在史馆的体制和工作作风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于是写了辞呈。他在辞呈中尖锐批评了史馆现存的五大弊病:其一,人多观望;其二,资料不足;其三,权贵干涉;其四,监修牵制;其五,职责不明。

刘知几对史馆里的弊病洞若观火,因而在辞呈中言辞犀利,句句击中要害。据说当时的兼修萧至忠见到刘知几的辞呈后,大为惭愧,实在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