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纪传体通史——明史
那是在清康熙年间,宰相张英有一次告假回乡省亲,顺便把儿子张廷玉也带回了老家。小廷玉在京城出生,虽说聪颖异常,10来岁的年纪已能熟诵《尚书》、《毛诗》了,所以想让他领略领略家乡秀美山川,感受故乡的灵气,这肯定对他今后成长必有好处。
时值阳春三月,山峦崇翠,春波荡漾,新竹茁壮,百花争艳。张英带着小廷玉在村边的田野间漫步,张廷玉的老师倪伯醇陪同着这父子俩。
眼下正是早稻插秧的季节,各家各户忙着栽插自家的稻田。栽插的人们把秧苗拔起来,用去年的稻草扎好,挑到待插的田边,然后撒向田中。人们你追我赶,充满劳动的欢快气息。
小廷玉在田埂上跑来跑去,一会儿逮蜻蜓,一会儿抓青蛙。甚至去帮插田的人扔秧,兴奋地欢叫着,对一切都感到新奇,都想去插上一手。张英慈祥地看着他,脸上满是欣慰、爱怜。
在京城的家中,张英他对孩子的管束很是严厉,除了念书还是念书,借着回乡这个机会,是应该让孩子在自然里恢复他孩童的天性。张英若有所思,又漫不经心地与倪先生信步徜徉在村头、田边,不时回首与倪先生交谈。
蓦地,他向倪先生耳语了几句,倪先生微笑点头。“廷玉,过来!”
听到喊声,张廷玉赶紧跑到张英面前,问道:“什么事,父亲?”
父亲问:“看到那些秧把用什么扎的呀?”
张廷玉扬脸回答:“稻草哇。”
父亲问:“稻草又是什么呀?”
小廷玉答道:“去年的稻子呀。”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问他这么浅显的事情。
这时父亲说:“噢。那我出一个对子给你。”
小廷玉顿时整肃起来,看着自己的先生,以为自己疯玩没了规矩,让父亲生气了。先生一脸鼓励的神情。
张英说:“很简单,就是你眼前看到的,稻草扎秧,父抱子。”
小廷玉廷玉从这个上联中感受到父亲的爱意。正在这时,一位农妇拎着一个竹篮打旁边经过,竹篮里装着刚从竹林中採来的鲜笋。小廷玉一眼瞥见,脱口而出:“竹篮装笋,母怀儿!”
张英与倪先生脸上都露出满意、赞赏的神情。张英说:“去玩吧。”小廷玉复又飞奔而去。
倪先生说:“张大人,想难倒我的学生,看来不那么容易哟!”二人拊掌大笑。
张廷玉长大后,这时已是乾隆执政时期。他身兼数职,身为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户部、吏部、翰林院,又担任国史馆和其他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职务繁多,工作又忙碌。
传说张廷玉在朝为官,日理万机,一日下朝回家,想起好久没给在家乡的叔叔写信,便走进书房提笔写信。刚刚在一张鎏金笺上写下“叔叔大人台鉴”几个字,就听得门外大声通报:“皇上驾到!”
乾隆皇帝少年心性,对什么都好奇,拿起张廷玉刚刚写信的那张纸,问道:“老爱卿正在给谁写信?”
“回皇上,正要给家乡的叔叔写信。”张廷玉答道。
“这不分明是‘椒椒’么?”
张廷玉一看,坏了,匆忙间笔误,果然将叔叔写成“椒椒”了!但他在皇上眼里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肯因这些小事失了面子,便顺水推舟地答道:“敝乡叫叔叔原本就是‘椒椒’的。”
没想到如此更加撩拨起乾隆皇帝的好奇心,硬是要派钦差到桐城察访。张廷玉急了,这可是欺君之罪啊!连夜修书一封,派流星快马急急赶回桐城。桐城县令接到相爷书信,知是了不得的大事,便赶紧布置。
钦差召集四乡八镇的乡绅询问,也亲自到市井之中随机暗访,都异口同声:“椒椒”就是叔叔。钦差回京复命。从那时起,桐城人便将叔叔喊做“椒椒”了。
在此期间张廷玉修撰《明史》。对于应办事宜,张廷玉丝毫不敢草率,每当晚上回到家后,他就点燃蜡烛,继续做今天没有完成的事情,即使在特别热的夏天,他也很晚才睡,如果躺下之后,又想起什么事、什么稿有未妥之处,他就披上衣飞起床,予以改正。黎明之时、重新抄写缮录,以备进呈。整整60年《明史》截稿。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我国明代历史情况的纪传体通史。全书336卷,其中目录4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明史》本纪所占不足全书十分之一,若以字数而论,则所占不及全书二十五分之一。
《明史》编纂体例中的一个特点。本纪在纪传体史书中,是以编年形式叙史的部分,《明史》显然是将本纪作为全史之纲,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首列于全书之前,使人在读阅这部史书之时,首先了解到有明一代历史之概况,而不是使人在读阅本纪时便事无巨细尽览尽知。这应该算是《明史》修纂整体设计上的独到之处。《明史》本纪的另一个特点,是尊重史实,不以明代官定史论为据。
在《明史》列传中,《外国传》及《西域传》,反映了当时与境外国家及部落地区等的联系,保存了大量东南亚及中亚等地历史资料,是研究这些国家历史及中外关系史的较好参考资料。
《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旁注]
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桐城人,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之父。相继任《国史馆文略》、《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和《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后获准退居乡里,康熙御书“笃素堂”匾额相奖,后成为清代名臣。
翰林院 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阅读链接]
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廷玉以宰相的身份出面干预。没想到,张廷玉看完来信后,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到书信后,很是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有名的“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