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纪传断代史——新唐书
那是在北宋时期,四川绵阳有一个励志少年叫欧阳修,他天资聪明,酷爱读书。但由于自幼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所以经常借书来抄,久而久之,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
有一次,欧阳修在家的院子里抄书,被邻家的李尧辅看到,李尧辅见他手中的笔有点不一样,就问他那是什么。欧阳修告诉他因为自己家里穷没钱买毛笔,所以就用荻草代替毛笔写字。
说完,他们就一起到欧阳修家的阁楼玩,欧阳修告诉他阁楼里有很多他抄写的书籍,李尧辅却问为什么要抄书,自己家里有很多书。
欧阳修说自己家里没钱买不起书,还数落了李尧辅一通,说他家里有那么多书还不好好读书。李尧辅说自己一看见书就头疼。于是,欧阳修建议去李尧辅家玩,李尧辅听后开心得不得了。
欧阳修灵机一动,就说要去书房捉迷藏,因为李尧辅家的书房很大,他答应了。游戏刚开始一会,李尧辅就捉到了正在看书的欧阳修,欧阳修告诉他没及时躲起来,是因为看到了一本书中有一个很奇妙的故事,说的是在上古的时候,在一个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里,有一种叫“鲲”的大鱼,它可以变成大头鸟,翅膀有几千米宽。
这个故事引起了李尧辅的兴趣,在之后的几天里,他一直在看这本书。过了一段时间,李尧辅的父亲感觉自己的儿子最近有点奇怪,就去问先生他是否有认真读书,先生就告诉他,李尧辅最近读书很用功,而且说是因为欧阳修带动了他。
他们在说话间,就看到了欧阳修和李尧辅正在读书。先生顺便说了欧阳修家里的情况,李尧辅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爱读书很是高兴。
此后,欧阳修和李尧辅经常在一起看书,一起玩。欧阳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影响了他,将他带上了好学之路。
一次,李尧辅家里的侍从拿一些破旧的书去修补,被欧阳修和李尧辅看到,侍从说这些书全都发霉了,如果修补不好就丢掉。欧阳修看到了《韩昌黎文集》,觉得这是好书,如果要是扔了很可惜。
李尧辅的父亲看到就说既然欧阳修喜欢,就把那套书送给他,还说以后他喜欢读什么书都可以去他家拿去读,不用再抄书了。欧阳修听后很高兴,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并非常有礼貌地说“谢谢!”
由于欧阳修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学问日益精进。1030年,欧阳修中了进士。第二年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国子监直讲梅尧臣和充馆阁校勘尹洙等大臣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欧阳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重视的是这个人写的文章,而不在乎这个人品性。可见,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曾巩,给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上曾巩自己撰写的《时务策》,表达政见。
欧阳修读了曾巩的文章,赏识不已,他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曾巩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曾巩擅长古文策论,轻视了应举时文章,所以一直没有高中,埋没于草莽。
为此,欧阳修特撰《送曾巩秀才序》为其叫屈,为其扬名,又把曾巩纳入门下,把他当成最堪造就的学生,悉心教导,还盛赞曾巩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在欧阳修的培养和帮助下,曾巩于嘉祐年间高中进士,从此一鸣天下。
欧阳修有一项重要的史学成就,就是他与翰林学士宋祁同修《新唐书》。这是他在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期间的作品。此书是北宋时期编撰的一部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
《新唐书》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有许多地方胜过《旧唐书》。
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
《选举志》与《兵志》系统地整理了唐代科举制度和兵制的演变资料。
《新唐书》还在“列传”中保存了一些《旧唐书》所未载的史料。自“安史之乱”以后,史料散失不少,唐穆宗以下又无官修实录,所以宋祁为唐后期人物立传,采用了不少小说、笔记、传状、碑志、家谱、野史等资料。同时,还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传。关于少数民族的种族、部落的记载,新唐书比旧唐书多而且详。
《新唐书》在列传的标名上也作了归纳整理,如把少数民族仕唐将领合并到“诸夷蕃将传”中;把割据的藩镇也归到一起来写等等,这样,就使得眉目更为清楚。
《新唐书》在体例和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为后世人赏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旁注]
荻草 为禾本科,俗称荻草,系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荻是一种多用途草类,可以用于环境保护、景观营造、生物质能源、制浆造纸、代替木材和塑料制品、纺织、药用。因此,荻是开发价值较高的重要植物资源。我国在很早以前就广泛栽培和利用。
鲲 传说中的一种大鱼。据《庄子》一书的描述: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通过欧阳修的推荐,做国子监直讲,后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尹洙(1001年~1047年),宋代散文家。字师鲁。世称河南先生。授绛州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户曹参军,充馆阁校勘等职。尹洙一生喜谈兵事,所著《叙燕》、《息戍》、《兵制》都是谈兵并讲西夏形势的。其中有历史经验,也有现实经验,并非空谈。他又精于史学,欧阳修曾与他商议修《五代史记》。今集中尚存《五代春秋》2卷。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之一。“南丰七曾”指的是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和曾。曾巩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宋祁(998年~106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徙居开封雍丘。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阅读链接]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取为“醉翁亭”,欧阳修为之写下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罗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之后的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5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