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纪传体通史——通志

北宋崇宁年间的郑樵,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世家,从小就受到家庭较好的影响和教育。他的先世原是晋代中原南迁的望族,高祖郑冲、曾祖郑子堂、祖父郑宰、父郑国器,都是读书和做过官的人。

郑樵是唐五官中郎将郑庄的后裔,当年郑庄曾与兄长郑露和乃弟郑淑入莆倡学,是开发莆田文化的有功之人。郑樵的家乡虽然处在万山之中的莆田广业里山区,但他从小就立下要读尽古今书,要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的宏伟抱负。

在郑樵16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变故,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自此之后,郑樵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摆脱家贫无书读的困境,他就和从兄郑厚一起背上包袱,向四方藏书人家求借书读。

郑樵在求学时,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他还把眼光开放到自然界各种动植物当中去。他经常深入山间田野,拜农夫为师,从而得到了许多实际学问。并坚定地向社会提出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知识一样重要”的号召。

年轻时代的郑樵,在刻苦追求学问的同时,还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靖康初年,当郑樵看到自己的国家由于受到北方强敌金兵的侵犯,而处于空前的危难关头,就立即和郑厚一起联名向朝廷当权者上书,陈述自己兄弟俩的抗金志向和报国才能,并自信一旦得到朝廷起用,就能使国家转危为安。

由于种种原因,郑樵的愿望一直得不到朝廷重视。尽管如此,郑樵的抗金爱国思想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

在南宋绍兴初年,由于宋高宗畏敌如虎,南宋的半壁江山依然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这时,郑厚在悲观失望的同时,下山参加科举,继而走上了坎坷的仕途。而郑樵则认为如此昏暗不明的仕途,会埋没自己的读书志向,因此他不愿下山应试。

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史通》。这时,郑樵还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

由于当时朝廷不允许私人修史,所以郑樵著《通志》有很大的困难:第一个是如果得不到朝廷的同意,他就不能私自修史,否则就要受到官方的打击。第二是如果没有得到朝廷提供的充足参考史料和充足的纸张笔墨,这部书就很难成功。第三是如果没有得到比当年司马迁更为雅博的学问,这部史学巨著就难以写好。为了得到著《通史》所需学问,郑樵再次背起包袱,独自一个人前往东南各地求借书读。

经过3年的努力,郑樵在30岁刚出头的时候,就读遍东南各地藏书。当时有人称颂他说:

惟有莆阳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当郑樵得到著《通史》所需学实后,就把书房搬到了夹漈山中的芗林寺,开始了他漫长的修史著书生涯。为了求得朝廷的支持,他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新书,并把这些新书寄给朝廷礼绍兴八年部。1138年,郑樵在《上方礼部书》中,明确地向朝廷提出了自己著《通史》的愿望。

郑樵的渊博学问和远大抱负得到抗金派宰相赵鼎、张浚等人的重视。就在这时,由于宋高宗重用投降派首领秦桧为宰相,所以赵鼎等人很快被秦桧排斥出朝廷,并严加迫害。而秦桧在长达16年的漫长时间中,不但不支持郑樵著《通史》,反而接连三次下禁令严禁私人修史和著述,违者以“擅修国史”罪论处。在这种残酷的政治环境中,郑樵所遭受的危险,可想而知。

年已44岁的郑樵遭受一个又一个厄运的打击,先是他的胞弟郑槱不幸早亡,继之他的幼儿郑惕和妻子陈氏相继死去。就在郑樵沉浸在巨大的精神打击时,1148年,秦桧又下了一道严禁私人修史和著述的禁令。

这道禁令终于激怒了郑樵,于是他在这一年的冬天,毅然背起又著成的140卷新书,徒步走到南宋京都杭州,他要直接把新书献给皇帝,请求皇帝准许他继续著述。

然而,由于秦桧的阻挠,所以尽管郑樵在杭州苦苦等待了一年时间,依然见不到皇帝,也得不到朝廷准许他续著的公文。

郑樵见自己著《通志》的路已被朝廷当权者堵死,悲愤不已,但也无可奈何。为了能把自己平生研究的学问传给后人,郑樵在回归山林之日起,就把书房搬迁到远离人烟的夹漈山主峰侧的高山虚谷中,并在夹漈草堂开始著述一部远避宋朝国史300年的史学巨著《通志》。他要把自己心中的全部愤懑,倾注于《通志》之中。

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郑樵终于在54岁那年,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就在他为无钱买文房四宝抄正《通志》成书而发愁时,所幸有抗金派官员王纶、贺允中、汪应辰等人举荐,郑樵才得以入京受到宋高宗的召对。

在召对时,郑樵见皇帝也很欣赏自己的学术,就当场提出要求皇帝允许他归山著述《通志》,以便早日把《通志》献给朝廷。但宋高宗不能体会郑樵的一番苦心,硬是把他留在朝廷担任一个管理文书档案的小官。

由于郑樵的学术批判和科学精神,得罪了朝中的许多学士大夫,因此他们不愿意看到山林穷儒出身的郑樵也在朝中为官,于是当即有御史叶义问出面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郑樵。昏庸的宋高宗不分青红皂白,竟批准了叶义问的弹劾,让郑樵以监潭州南岳庙的祠官回夹漈山抄正《通志》。

郑樵对自己无辜受罪是痛恨于心的。但为了《通志》,强忍人间奇辱,毅然凭借一人之力,在高山虚谷中发愤述作。到了1161年,58岁的郑樵终于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史学巨著《通志》的著作。

这一年的夏天,当郑樵把这部倾注他毕生心血的巨著送到杭州时,宋高宗由于战事无暇顾及接收《通志》上殿,便让郑樵在朝廷担任枢密院编修官。

一生不愿在朝廷为官的郑樵,因见这个官职可以使自己得以方便在朝中读到许多至今尚未读到的图书,于是便欣然接受皇帝所封之官,随之不顾自己年老体衰,又一头钻进书山学海。

然而,使郑樵万万没有想到的悲剧又发生了。由于朝中学士大夫嫉恨郑樵的高明学术,他们害怕《通志》流传于世,于是他们就照搬叶义问诬陷郑樵的卑劣手段,联名上疏弹劾郑樵。

这一次高宗没有罢去郑樵的官职,但他很快终止了郑樵到三馆借书读的方便,同时也不愿为郑樵分清是非。

郑樵见自己一生清白到头来仍要遭受如此不白之冤,忍愤不过,当即病倒在床,随之蒙冤而逝,年仅59岁。

《通志》全书200卷,有帝纪18卷、世家3卷、后妃传2卷、年谱4卷、略52卷、列传106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500多万字。《通志》为纪传体,在体例上也做了一些修正。把“年表”改称“年谱”,把“志”改称“略”,保存了《晋书》的“载记”部分。

《通志》卷帙浩繁,规模宏大。其记事断限,大抵本纪从“三皇”到隋,列传从周到隋,“二十略”从远古到唐。他注重选择史料,融会贯通,也能自成体系。其基本方法是尽可能全面地汇总各种史料,按照年代先后予以整理、编排,探其源流,理出各种事物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

《通志》中只有《年谱》,在《六书略》和《七音略》中保留了表图形式,其他部分并未见图谱,但郑樵提出的以实为证,以图为辅的著书思想,是他的实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为他所独创。其中“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前史所无,实属珍贵。

[旁注]

郑冲(?~274年),字文和,荥阳开封人。出身寒微,博究儒术。初为魏文帝文学,累迁尚书郎、陈留太守。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累迁至光禄勋,后又拜司空、司徒、太保等,封寿光侯。朝中定礼仪律令,皆先咨之。入晋,拜太傅,进爵为公。与何晏等撰有《论语集解》,今存。

莆田 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田又是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宋朝江宁府人。我国历史上著名奸臣之一,1115年登第,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与宋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获。南归后,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19年。

南岳庙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该庙始建于唐代初年,占地面积达9.8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九进,依次为牌坊、古戏台、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及北后门。正殿又称为圣帝殿,有趣的是,这座殿的东面有八座道观,西面又恰好有八座寺院。

[阅读链接]

郑樵在清芳寨山麓的3间茅屋里著书时,有一天,秋风寒浸浸地冷透肌骨,正在伏案执笔不休的郑樵不禁打一个寒战。他环顾四周,草堂虽然简陋,却是自己亲手盖的。这里远隔人寰,静谧得很,真是读书著述的幽静胜地。他心想,应该给这个草堂取个名字。

这3间茅屋座落在清芳寨和乡林寺之间,中间隔一条龙潭坑溪涧,两山夹一,就取名“夹漈草堂”吧。郑樵自言自语地说:“从此,我这溪西逸民可别号夹漈先生了!”于是他饱蘸浓墨,端端正正地写了“夹漈草堂”4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