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断代史——三国志
那是三国时期,在蜀国领地巴西安汉,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南充,一个后来在我国史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小男孩降生了,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叫陈寿。
陈寿小时候在家中读书,时时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督促。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与父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陈寿的父亲病故,他为父亲守孝3年。
少年时的陈寿聪明好学,他对历史著作特别有兴趣。他先通读了最为古老的历史著作《尚书》、《春秋》,后又更精细地研习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初步了解了写作史书的方法。
陈寿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师,叫贺钦,他是当时最知名的一位大儒,曾当过吏部尚书,后因为与人不和发生口角,得罪了权贵而被发配到地方。在安汉当地官员的关照下,贺钦谋得了老师的职位。
贺钦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好老师,他不但教育陈寿知识,更教陈寿做人的道理。小小年纪的陈寿,从贺钦身上学到了做人最根本的信条。
陈寿在18岁时,进入了蜀国都城的太学学习,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第二个人物,这就是谯周。陈寿在谯周门下学习时,更进一步刻苦攻读史学,学习取得了长足进步。
陈寿25岁那年,他考取了举人,可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再接再厉,第二年又考取了进士。
陈寿在蜀汉任观阁令史时,当时的宦官黄皓独揽大权,手下人都曲意奉承,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陷害被贬。
到了西晋王朝建立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离开了朝廷。在陈寿31岁那年,他回到了家中。他在家中的每一天都在埋头读书,他的文学造诣更是日益加深。
陈寿尽管过着隐居一般的生活,但是天下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都看在眼中,他便决心要写一部史书。
268年,36岁的陈寿离开故乡,到了晋国都城洛阳,担任晋王朝的著作郎,专门负责编撰史书,从此他的人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正是天下一统的政治环境,使得陈寿编撰史书的想法成为了可能。
陈寿在48岁时,开始撰写史书。他历经10年艰辛,一部鸿篇史学巨制终于编撰而成,并取名叫《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一共65卷,《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2志只有列传。
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并不是非常顺利,由于当时他写书的时代太靠近三国时期,可以参考的他人成果并不多,他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
后来从《魏书》、《蜀书》、《吴书》3书比较来看,《蜀书》仅有15卷,较《魏书》、《吴书》简略一些。因为当时有西晋文学家王沈的《魏书》和史学家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
当时蜀汉政权既没有设置史官,也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更没有现成的史书可以借鉴。陈寿费了很大工夫,就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15卷。
《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缘故。
由于陈寿是晋臣,晋国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陈寿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写刘备为《先主传》,写孙权则是《吴主传》。这是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3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情况,因此地位是相同的。
就记事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
总体来说,《三国志》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所编撰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都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
但是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被披露出来。同时,因为当时社会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国志》的取材非常谨慎,后来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编撰的《三国志注》中,记载汉魏交替之际的表奏册诏就有20篇之多,而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只用了173字的一篇文章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了。
又如对东汉群雄之一的孙策之死,陈寿舍弃了神话著作《搜神记》等书上的荒诞传说,只记了孙策为刺客以至重伤而死的事。这些都反映了陈寿对史实的认真考虑和慎重选择的态度。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比如《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时,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和“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话时,把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了。此外,书中所写其他的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等,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他以简练、优美的语言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把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三国志》取材精当,陈寿对史实都是经过认真地甄别和慎重地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地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非常慎重地选择取材。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他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往往纠缠在一起,他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特别是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措词委婉曲折,往往在别处透露出一些真实情况。
如建安元年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轨之举,但陈寿在这里没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因为这是隐讳,就只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是曹操的谋士董昭等劝汉献帝迁都许昌。
另外,陈寿在《三国志·荀彧传》、《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和《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他却不避讳刘备和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就体现了陈寿作为一个良史之才的特点。
《三国志》从东汉末年的战乱开始记载,重点也是以东汉末和三国时代的历史为主,并不是以西晋王朝结束三国统一为主,对三国中后期的历史事件因此记载比较简略。
因为当时晋朝正在准备编撰《晋书》,正在为年限的起始而争论。特别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预和张华也都推荐了陈寿参加编撰《晋书》,他为了避免与《晋书》重复才如此处理。
陈寿的《三国志》以东汉末期到三国中期为主,总体上具有一定真实性的。《三国志》与前3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一样,都是私人修史。陈寿去世后,当时的尚书郎范頵上表说:
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谨,为后世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后来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旁注]
谯周(约204年~273年),字允南,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著名的儒学大师和史学家,史学名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即出自他的门下。他在蜀汉灭亡后降晋,在晋官至散骑常侍。他博学广识,著书育人,忧国忧民,被称为“蜀中孔子”。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他是我国古代从事史书编纂时间最长的史学家,编撰有《吴书》,后世《三国志》多取其材。他少时好学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中书郎等职。他编著有《吴书》、《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南朝人,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他为士族官僚家庭出身,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后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
汉献帝刘协(181~234),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任皇帝,189至220年在位。他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189年,立刘协为皇帝。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234年,刘协寿终正寝,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是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他生在曹魏时期的官僚家庭,历官尚书郎、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后来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
[阅读链接]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很有学识,刘备知道后渴望诸葛亮辅佐,便和关羽、张飞带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刘备等人失望而归。过了几天,刘、关、张飞冒雪二次拜访,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几天后刘备择日又往,当时诸葛亮正在睡觉,直到他醒来刘备才让人通报。这次终于得见。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决心出山帮助刘备平定天下,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的故事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