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宽仁厚道之德

舜以宽厚之德赢得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广泛赞誉,更是孔子推崇的古代圣贤之一。孔子继承和发扬了舜的宽厚美德,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体现了他宽仁厚道的道德修养。

孔子名丘,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值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王室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东周时期的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

在这种形势下,孔子指点万象,框范天下,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把宽仁厚道当做做人的一种美德,希望在道德层面给人们以指引。

孔子推行为了他所创立的道德学说,身体力行,与人为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安贫乐道,直道而行,谨言慎行,改过迁善,为当时社会的人们树立了一座人格坐标。

孔子与人为善主张,首先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

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这样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

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与人为善。如舜、禹等都是如此。所以,他的这个回答,其实就是告诫仲弓包括其他人,做人要以礼待人,吸取别人的优点、长处,自己来实行善事。

还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一句可以概括规范自己一生行为的话吗?”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事,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注重一个人有宽厚的德行,注重心灵上的包容。他的这句话,常常被后来的儒家人士引以为豪,认为这是一句盖世的格言。

孔子的与人为善,还体现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意思是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美恶,都有可能办好事和办坏事。因此,他号召成全人的有德之举,不助他人的无德之事。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被当成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

过了10天,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我虽然学会了曲谱,可是还没有学会弹奏的技巧啊!”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师襄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还是说:“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子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

师襄子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子贡认为孔子无所不精,就由衷地对孔子说:“先生已经是一个圣人了。”

孔子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说:“我不能算是圣人,我只是在学习上不感到厌倦,在教育上不觉得疲惫而已。”

子贡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先生学而不厌,智慧已经够了;诲人不倦,仁德也够了。既有智慧又有仁德,完全达到圣人标准了,凭什么不是圣人?”

孔子的弟子都认为孔子是圣人,但孔子不认可,其实这是孔子谦虚。不过孔子对自己“学不厌、教不倦”是不避讳的,甚至以此为荣。表达了古代一个知识分子注重学习、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怀。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3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了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可贵精神,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被当做是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的首要途径。孔子安贫乐道,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孔子所说的“安贫乐道”中的“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贫穷”。也就是说,对于富贵不是不可求。

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主张入世的。既然入世,就要直面富贵。但对于财富,孔子自然也有自己的明确认识。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经说自己不轻易诋毁或赞美他人,凡是赞誉的人,必定是经受了考验的人,必定是行走在人间正道上的人。

孔子30多岁时,有一次到周去学礼,见到了老子。告辞的时候,老子对孔子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说: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见识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生性正直的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危险。

儒家重“礼”,也要求以质朴、务实为基础。孔子认为,语言是一种自我表达,但假如话非本心,只是致力于巧妙的言语,钻研说话的技巧,博得别人的欢喜,则是错误的。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假如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直至今天,人们仍然牢记孔子的这句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假笑的伪君子。

孔子要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即谨慎说话,勤奋做事。同时强调,“耻其言之过其行”,即君子应该以夸夸其谈为耻,要力求在行动上做得更好。

孔子是人杰君子,谨言慎行是他修身的内容之一。

有一次,孔子到周观光,在瞻仰周的太祖后稷的祠宇时,发现一处刻有铭文,铭文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否则会引起祸患,认为多嘴多舌是致祸的门径。

孔子读完了这篇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年轻人要记住啊!这些说得很具体而又很中肯,说得合乎情理而又很有说服力。《诗经》中说‘恐惧戒慎,好像下临无底深渊,生怕跌了下去一样;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块上,生怕陷了进去一样。’这样去要求自己,难道还怕嘴巴会招来祸害吗?”

孔子对改过迁善有精辟的见地,他要求人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有过就不要怕改,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不仅如此,孔子还教人正确接受别人的批评。他说,义正词严的正确意见就应该认真倾听,并落实到行动中,从而使自己改过迁善。

作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孔子的道德修养与实践,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数千年,逐渐发展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笃实宽厚”的传统美德,影响着后世道德精神的构建,并且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旁注]

卿大夫 西周、春秋时期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对国君有纳贡赋和服役的义务。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卿的田邑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

仲弓(公元前522年~?)。是孔子较为早期的学生,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46年)。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闻名。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而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师襄子 春秋时鲁国的乐官。也称“击磬襄”。孔子的老师之一,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得传《文王操》。此曲是对儒家理念的颂歌,其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无愧为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聆听此曲后,一种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铭文 铜器研究中的术语。又称“金文”、“钟鼎文”。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缘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

[阅读链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是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他强调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他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并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道德修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