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王安石的友谊

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名臣,著名的政治家,而且都属于“唐宋八大家”。共同的政治改革理想和文学追求,使他们结下深厚友谊,成为了继承笃实宽厚优良传统的又一个典型。

欧阳修,在北宋时期灿若群星的文学家中年龄较大,出道较早,成就最高,是公认的北宋时期文坛领袖。

王安石,从小喜好读书,天赋极高,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之才。他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年方弱冠即以天下为己任,立志做一番大事业。

王安石考中进士以后,在扬州任职,此时欧阳修已名满天下,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

一天,王安石的好朋友曾巩带着他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推荐,欧阳修读后大为赞叹。

尽管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地位相差非常悬殊,但欧阳修对这位青年的文稿还是非常赏识。他把王安石的文稿收在专门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告诉曾巩多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

1057年,素以为国举才荐贤为己任的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资格主持了礼部贡举,负责向国家推荐人才。由于他大力提倡平实朴素之风,反对“西昆派”的“太学体”,因此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古文后起之秀,这就是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等人。

欧阳修认为,在这些人当中,王安石的学问,知名当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议论通明,兼有时才之用,因而举荐他与吕晦叔、司马光三人为相辅接班人。

这时王安石也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建议在政治上改易变革,表现了他对宋代政治改革的伟大抱负。

1069年,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从这时起,这两位朋友才得见面。王安石登门拜访时,欧阳修没有责怪这位青年才俊姗姗来迟,反而倒屣相迎,此后两人诗文赠答,书信不绝。

欧阳修在高兴之余,写了首七律《赠介甫》: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

在诗中,欧阳修将王安石比作唐代李白、韩愈,充分肯定了王安石的才华。同时,说自己虽雄心尚在,但年纪已大,力不从心了,希望王安石刻苦努力,写出超过前人的文章来。

欧阳修作为翰林学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对当时一名默默无闻的晚辈后生以李白、韩愈期许,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随后,王安石也写了首《奉酬永叔见赠》的七律诗回赠。诗写道: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在诗中,王安石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表现了对恩师欧阳修的钦佩与景仰,从中也能看出王安石谦虚谨慎的风度。

从1070年起,王安石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对于王安石担任国家要职,欧阳修曾经撰文表示祝贺。

当时的北宋朝廷因用度大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每年财政亏空数千万缗。在这巨大财政赤字面前,王安石实行变法,采取了有力措施。

王安石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

王安石执政时推行新法,欧阳修虽然是反对者之一,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但欧阳修却一直爱护着王安石,王安石一直很尊敬欧阳修。他们两人终生以诗文赠答和书信往来,维持着深厚的个人友谊。

两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晚年,并经受住了政见不一的严峻考验。1072年欧阳修去世,王安石曾撰祭文悼念。高度评价了欧阳修的道德情操、学术文章。

后来有人认为,有关欧阳修的祭文,当以王安石之文为第一。欧阳修立朝大节、坎坷困顿,无不见于其中,表达了对他深切怀念之情,显示出平生知己的深厚感情。

纵观欧阳修与王安石两人交往始末,基本上是义兼师友。讲友谊而不无原则地随和,明是非又不影响情谊,这恰恰源于他们政德和文德理想的可贵品格。

[旁注]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他们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影响深远。

龙图阁学士 宋代官名。宋真宗时建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图画、祥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1004年置龙图阁侍制,后来置龙图阁学士。龙图阁学士为加官,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崇。北宋时期龙图阁直学士是一种荣誉称号。

西昆派 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主要在宋真宗时期流行。直至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西昆体流弊才被彻底肃清。

太学体 在古代文学史上,“太学体”是指北宋时期流行的一种险怪奇涩的文体。风格怪诞诋讪,流荡猥琐,既无古文的平实质朴,又乏骈文的典雅华丽。后被欧阳修借主持贡生考试之机,冒着风险大力整顿太学体,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纠正了这一不良风气,使其销声匿迹。

倒屣相迎 急急忙忙地倒穿鞋子出来迎接宾客。典出东汉献帝时,左中郎将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被誉为“神童”的王粲时,竟然把鞋子穿倒了,非常客气地把王粲迎请进来。后世以此比喻热情迎接宾客,也说明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

诸生 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朝廷、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他们考试时的学习生活费用、往返省亲路费,均有朝廷负担。也指儒生或在学读书的学生。

[阅读链接]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属于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他虽然文艺术达到成熟,但崇尚轻松生活,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

欧阳修在63岁那年写有《六一居士传》,文中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这段话可以看做是他生活态度的最好注脚,他也因此而称自己是“六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