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题联自警
严于律己,务实立德,一直是笃实宽厚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吕留良就是一个典型。
吕留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时文评论家和出版家。
吕留良幼时即颖悟绝人,读书3遍就能不忘,8岁能文,10岁时就与士子往来。顺治时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时期拒应清代朝廷的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
吕留良有个朋友叫倪鸿宝,两个人都是读书人,在学问上分不出高低,都有点名气。
一天,倪鸿宝来访。在客厅里,吕留良和他一边品着茶,一边纵谈古今,气氛十分热烈。谈着谈着,倪鸿宝眼睛扫到了客厅墙上的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囊无半卷书,唯有虞廷十六字;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意思是说:我什么书都不去看,只有虞廷16个字;在读书人里我谁都瞧不起,只有孔丘我让他一筹。
倪鸿宝琢磨着这副对联,在心里笑了笑,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知道,所谓“虞廷十六字”,指的是《书经·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为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人心危险难安,道理幽微难明,要精纯专一,抓住事物的中心。在处理问题时,公允得当,不偏不倚。这是后来理学家修身养性的十六字诀。尼山,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倪鸿宝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想:吕留良以圣贤自居,口气太大,太狂妄了,哪有什么“允执厥中”的味道呢?
倪鸿宝回家里,叹息一番,也针锋相对地写了一联:“孝若曾子参,方足当一字可;才如周公旦,容不得半点骄。”意思是说:一个人孝如曾子参,只不过是做到了为人道德的一个方面;才能如周公,也不应有半点骄傲。
不久,吕留良回访倪鸿宝,一到书房,就看到了这副对联。他知道,曾子参是孔子的学生,以孝顺父母出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有名的贤相。很显然,这副对联是针对自己客厅里那副对联写的,一时觉得很尴尬,举止言谈都有些失态。
这一切倪鸿宝都看在眼里。为了缓和气氛,倪鸿宝赶忙让座让茶,讲了很多客套话。
吕留良心里不得劲儿,坐了不多久,便借故告辞了。吕留良回到家里,仔细一想,倪鸿宝讲的确实有道理,自己是太骄傲了,实在是不应该的。
于是,立即撕下原来那副对联,重新写了一副客厅联:
效梅傲霜休傲友;学竹虚心莫虚情。
意思是说:做人应该像梅一样在白雪面前骄傲的绽放自己的美丽,但在亲朋好友面前不要骄傲;要学习竹子的虚心才能历经风霜而不倒,但千万不能虚情假意。
从此以后,吕留良和倪鸿宝的交往就更密切了。
联品可看人品。吕留良和倪鸿宝的两副对联,表现了两人不同的品格和胸襟。而吕留良能够以对联自警,体现了他问过则该,见贤思齐的儒家风范。
[旁注]
鸿博 清代科举设博学鸿词科,称“鸿博”。博学鸿儒科是康熙帝笼络明遗民的一项政治策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次特科考试在笼络明遗民这一目的上并未取得显著效果,但以此为转折,明遗民对清朝政权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清王朝最终统一了全国。
理学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时期,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期,清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创始人是周敦颐,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理学在古代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曾子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我国2000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他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周公旦 是周代周文王的儿子,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他制订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的巩固。
[阅读链接]
在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中山公园的吕园内,有一座吕晚村纪念亭,此亭静静地伫立在吕园中央的绿树丛中,仿佛在向游人默默讲述当年吕留良的抗清之举。
吕晚村纪念亭正中基座上,竖有高约两米,宽0.7米,厚0.2米的纪念石碑,碑的正面刻“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10个大字,由我国教育界先驱蔡元培亲笔题写并撰联,碑的背面刻有介绍吕氏生平简要事迹的碑文。吕晚村纪念亭的存在,表达了后人对这位中华精英的崇高敬仰和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