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罢工

为了实现中共“三大”确定的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的方针, 1923 年 11 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会议还讨论了劳动运动问题,通过了《劳动运动进行方针议决案》。《议决案》根据自“二七”工潮以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工人组织大部分被破坏,党的“三大”所议决的建立全国总工会及其他类似的组织,一时都不容易着手的实际情况,确定以最重要的产业工人,如铁路、海员、矿工为中心,集中力量对各个组织加以切实整顿。指出:应“以奉天、直隶、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包括在内)为主要区域。”《议决案》还制定了整顿这三个产业工人组织的具体步骤和计划。这就正确解决了铁路、煤矿工人运动在低潮形势下,如何建立统一战线的重大策略问题,并为铁路、煤矿工人运动规定了组织整顿的方针任务。

事实上,安源路矿,在刘少奇的正确指导下,对各个组织的整顿问题, 在 1923 年 8 月间就开始进行了。例如刘少奇把监察队改为纠察团,给它明确的任务,扩大组织,加强俱乐部主任团对纠察团的领导。刘少奇还通过党的组织,派党员到矿警队中去工作,以维护矿工利益。特别是在俱乐部中进一步健全代表会议制度。不仅对俱乐部的主要领导机构进行了改选,对俱乐部的各级代表及负责人也都进行了改选。

刘少奇还在他所写的《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一文中,对俱乐部的将来问题提出了三项要做的具体工作:(一)努力建设与整顿内部, 以稳固并扩大安源团体的组织;(二)扩大组织,由安源地方的组织进而为全国的组织;(三)训育部员,提高工人阶级的知识水平并训练工人做事的能力。

刘少奇在 10 月与俱乐部文书股长李求实一起撰写的《俱乐部组织概况》一文中特别强调,工会的组织必须十分严密,极有系统,和军队一般,才能完成它的使命,才能达到它真实意义的目的,即使它成为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组织,使它成为反对资产阶级的作战机关——营垒,使它能够去加深工人的“阶级觉悟,训育工人抵抗的能力与产业管理的知识”。文章认为,通过一年的实践,深感到俱乐部所采取的组织原则是对的。它说:考察世界各国完善的工会组织法,都有两点共同原则:(一)由极小的基本组织而至于极大的阶级组织;(二)采用民主的集权制。俄国工会的“可罗波”,法国工团的“新提加”,都是工会中极小的基本组织。工会是一种极大的群众组织, 若无此种极小的基本组织深入群众内部,则必无法指挥群众的行动。群众的行动只是盲目的,极无系统的,而且群众运动的热度是不能持久的。若无此种小的基本组织,则运动过后,群众气冷,即成一盘散沙,无法使之维持永久。又当资本家压力极重不能自由集会的时候,必须此种极小的基本组织来作秘密的运动,否则工会一经封闭,群众的团结也必随之而涣散,再无法收拾了。所以此种小的基本组织,于工会的生命及其前途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至于工会组织采用民主的集权制,在历史上实有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了。我们只有采用资本阶级的组织法——民主的集权制——极严密地组织自己的团体,才能与有组织的资产阶级厮拼,才能有战胜的一日。

由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以极严密的组织法组织起来的,它就能按形

势的变化进退自如,一旦情况许可,它就要把“弯弓待发”的箭射出去。 到 1924 年,工人运动的形势渐渐改观。1923 年底,李大钊抵广州,帮

助孙中山进行国民党改组和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1924 年 1 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共产党人起草的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奠定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宣言强调指出:国民革命必须依靠全国农工的参加,然后可以决胜。在大会通过的政纲中明确提出制定劳动法、改良劳动者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等的内容。在国民党的二十四名中央执行委员中有三名是中共党员,即李大钊、谭平山和于树德等; 在十七名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有七名是中共党员,即毛泽东、张国焘、瞿秋白、林伯渠、韩麟符、沈定一、于方舟等。为了开展工人运动,国民党各级党部设立工人部,大多由共产党员领导。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可以公开组织和教育工人群众的气候和便利条件,促进了工人运动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到 1924 年 10 月,形势进一步转好。直系将领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曹锟、吴佩孚控制的北京政府,皖系军阀段祺瑞任临时执政。冯玉祥将所部改为国民军,进驻察哈尔、河北、河南等省,提出“爱国爱民,民主自由”口号,表示倾向革命,并电邀孙中山北上, 共商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利用时机,通过冯玉祥国民军关系,救出“二七”以来被捕工人领袖,使全国工人运动走向复兴。

在此形势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更得以持续高涨。 1924 年底至 1925 年初,刘少奇领导安源煤矿工人,进行了要求矿局发清拖欠工资、反对矿局取消年终夹薪的斗争。

由于汉冶萍公司的管理不善,其生产和财务状况日趋恶化,到 1924 年濒临破产边缘。惶急的安源煤矿当局,不从发展生产的根本问题上找出路,竟想把它的经济危机转嫁到广大工人头上。他们从 1924 年 7 月起,开始拖欠工

人工资,直到当年 12 月,问题仍然不得解决。情况如当时长沙《大公报》报道:“自本年江浙战争发生后,萍矿工食即因汇兑不通,停欠未发,至今已有五、六月未发过全月工食,纵发亦不过每人给矿票一、二元。因此一般工人生活异常痛苦,枵腹时虞。且矿票较光洋每元须低水一、二百文,工人工食受此钱水损失,亦复不少。”①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工人俱乐部多次向矿局交涉,组织工人向矿局索取拖欠的工资。

矿局也曾答应在 1924 年 12 月 29 日先发工资半月,但到时又没有实现诺

言。处于极端生活困苦中的工人再也不能忍耐。 12 月 30 日,部分工人趁矿长召集各工作处负责人开会机会,围住会场,务求真正解决。不多久,聚集起来的工人增至一两千人,情势汹汹。矿长舒修泰为解燃眉,应承在 12

月 31 日一定给每个工人先发矿票三元,明年 1 月 5 日再筹发半个月的欠资。

拿着了三元矿票,工人们刚刚平静。可到了 1 月 5 日,矿局依然说话不算数,而且表现得更加无理,不但不发答应的半个月工资之数,还声明因公司亏损严重,要取消原来矿局与俱乐部签订的十三条协约中的关于年终发夹薪的规定,共计款项约五万元。对于矿局的这种无理决定,工人们认为这是

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3 页。

矿局蓄意破坏条约,欺人太甚。于是四处大哗,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 “大有暴动之势”。①

这时候,刘少奇因工作需要,就要调离安源。这样,俱乐部总主任由陆沉担任,窿外主任由黄静源担任,路局主任和窿内主任仍是朱少连和朱锦堂。面对矿局置广大工人于饥寒交迫而不顾,屡次食言,根本不讲信用的行径, 刘少奇同俱乐部的几个主任商量后,决定暂不离开安源,继续领导工人斗争, 不获胜利不罢休。

为了争取社会舆论和进行有理有利的斗争, 1 月 7 日,俱乐部向全国发出快邮代电,揭露矿局拖欠工人工资和要取消年终夹薪的恶劣做法,安源煤矿工人已因此而群起斗争,非达到目的不止,请求各界给予正义声援。同时呈文提请赣西镇守使和萍乡县政府转令矿局方面照发所欠工资和年终夹薪, “以免酿起风潮”。当晚,刘少奇召集各工作处工人十代表会议,决定先以“和平态度向矿局围索”②,进行适当斗争。次日,俱乐部继而向社会发出《请看萍矿取消工人年终夹饷之理由》和《萍矿工人同萍矿算算帐》的传单。传单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笔法,逐条驳斥了矿局关于要取消年终夹薪的所谓“理由”,深切地陈述了工人的痛苦生活,揭露了资本家和高利贷者剥削工人的非常手段。这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反响。

1 月 9 日,矿局被迫同意在阴历年内发给年终夹薪,并委托绅商正式向工人俱乐部答复,暂时平息了事态。

不料矿局方面又是故伎重演,搞的是缓兵之计。当俱乐部代表于 1 月 11

日要求矿局必须在 1 月 15 日发给工人年终夹薪半个月时,矿局方面竟又变卦,支吾其词,推说前日绅商答复,年内尽先发给年终夹薪一事,他们并不知道,实是无稽之谈。这样的事必须等待公司的回电,公司说有则有,说无则无。俱乐部代表一听这等说法,当即表示极大愤慨,严厉斥责矿局方面未免欺人太甚。刘少奇等迅速作出反应,认为举行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即在1925 年 1 月 15 日,果断发出罢工号召。

当天,各处工作多半停业。三四千工人将矿长、矿师、公事房团团围住, 痛斥矿局不守信用,现非得要矿局于即日将夹薪发清不可。工人俱乐部遣人四出张贴布告、传单,并派纠察团把守各进出口,凡是没有俱乐部部员证的, 都不得随便通行,“交通一时为之断绝”。安源各处,只见工人纠察团的巡逻,全矿职员都被工人所包围,消息不能互通。

矿长舒修泰内外交困、黔驴技穷,狼狈不堪。这时,一批矿警前来保护矿长,却使事情更加闹糟。工人们一齐大哗,声言“你们军警如来干涉我们工人要饷,你们打死我们的人,我们就连同全矿大小职员死在一块”。

舒修泰万般无奈,垂头丧气,神形俱疲,最后只好同意发清全部欠资和年终夹薪。舒修泰等在 1 月 20 日致汉冶萍公司经理的电文中,汇报当时情景说:“日前数千工人围索欠薪加饷,两昼一夜,⋯⋯加以唾骂。泰等忍辱受饿,一步未离。稍一不慎,巨祸立见。嗣由各商罗掘数万发给,始得解围。”

这次罢工的胜利,不仅保卫了 1922 年 9 月罢工的胜利成果,不许矿局方

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4、434 页。

②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4、434 页。

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9 页。

面借故废约,并再次显示了在工人俱乐部领导下的安源工人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这也使临行的刘少奇感到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