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发展起来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以一部分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为领导、以农民为主力、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的武士结盟而进行的一次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以武装斗争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政权,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日本能在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在面临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通过学习西方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迅速摆脱了困境,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当时亚洲独一无二的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它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 200 年完成的历史进程,并显示出西欧式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特征”①。这一革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符合日本的民族利益,逐渐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使日本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
政治力量,一些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成为改革派,领导了这次革命。他们缺乏变革的系统思想和理论,并且与封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革后的日本,仍保留了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天皇制的国家形式以及军国主义传统。下层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并没有取得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保留了华族、士族和平民之间的差别。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武士道精神和“忠君”思想仍占有重要地位。日本资本主义自形成之时起,就带有明显的军事性和封建性。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为了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日本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① 《列宁全集》第 23 卷,第 282—2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