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和波兰民族独立运动1.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
- 农奴制度的危机
俄国在 15 世纪以前不为世人所注意,犹如马克思所说:“惊慌的欧洲, 当伊万在位之初,几乎不知道夹在鞑靼人和立陶宛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莫斯科公国”①。直到 18 世纪,俄国还是一个弱国,日耳曼人、蒙古人、波兰人、
瑞典人都侵扰过它。直到 18 世纪前期,俄国的农奴制度仍有发展余地,资本主义关系极为微弱。世界性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迫使俄国农奴制经济转向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交换而生产,为增殖货币财富而生产,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自然经济的狭隘眼界,动摇了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从 19 世纪中叶起,俄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的地主开始采用雇佣劳动制,购置农业机械,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始流向城市。30 年代,俄国开始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产业革命。但是由于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工厂得不到充分的原料和自由劳动力。厂主为了雇佣仍属于农奴主的农奴,必须付给农奴主一些利润,这又影响了工业资本的积累,束缚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总之,到 19 世纪中叶,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一方面,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农奴制的经济基础, 造成了农奴制的危机;另一方面,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废除农奴制已提上俄国社会发展的日程。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严重冲突的社会环境中,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沙皇政府在 1853—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更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并加剧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为了满足军事开支,不断加重对农民的徭役和税收;商业和工业的紊乱打击了城市居民,临近战场的南方诸省更饱尝战乱之苦。于是农民揭杆起义反抗农奴制,1858—1860 年间发生的农民起义竟达 280 多次。1859—1860 年工人起义也有 28 次。面对如火如茶的革命形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预感到农奴制的废除已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