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治维新

  1. 明治政府的成立和 1868—1869 年的战争

1866 年 12 月,孝明天皇去世。在倒幕派的拥立下,年仅 16 岁的睦仁天皇即位。1867 年反幕军开始东进,迫使将军德川庆喜辞职,还政天皇。德川幕府则企图用形式上的还政,以天皇为招牌,继续维持幕府的统治。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和岩仓具视等掌握了政权,并得到一些商家在财政上的支持。他们决定彻底剥夺将军的权力,勒令他交还土地。这一决定引起将军的反抗。1868 年 1 月 3 日,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发布了《王政复古号令》, 声称恢复幕府统治以前的那种由天皇独揽统治大权的政治局面,宣布废除幕府及一切旧的官制,建立由总裁、议定、参与组成的三职制的天皇政府。总裁由炽仁亲王担任,议定由公卿和藩主担任,参与由廷臣、藩士和平民担任。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倒幕派中坚人士都担任了“参与”。

新政府成立后,幕府看到大势已去,决定发动战争作最后的较量。1868 年 1 月,德川庆喜以“除君侧之奸”为名,亲自率军从大阪出发,进军京都, 扬言要把未成年的天皇从奸臣的围难中解救出来。在德川庆喜挑起战争的情况下,新政府立即派兵还击。幕府军同以萨摩、长州两藩军队为主力的新政府军在京都附近的鸟羽和伏见发生激战,德川庆喜战败,逃往大阪,最后回到江户,企图组织最后的抵抗。

鸟羽、伏见战役后,京畿以西各藩全部归附新政府,宣誓效忠天皇。2 月,新政府组织以西乡隆盛为实际领导人的东征讨幕军,向江户进发,宣布要为民伐罪,得到沿途各阶层人民的支援和响应。幕府当局看到自己已溃不成军,遂决定投降。新政府畏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进一步深入发展会不利于自己统治地位的稳固,便对德川庆喜有所让步,双方达成协议。德川庆喜于4 月投降,政府军占领江户。新政府没有将德川庆喜处死,而是准许他回到

家乡水户藩,并给他保留了领有 80 万石大米的领地。

德川庆喜投降后,关东和本州北部地区的幕府残余势力拒绝投降,组成了以会津为首的北部诸藩的联盟,举兵负隅顽抗。新政府军乘胜前进,1868 年 9 月占领会津藩要塞松若城,接着平定了本州全岛。1869 年 5 月新政府军大获全胜。

在胜利局面既定前夕,即 1868 年 10 月,新政府宣布改江户为东京,并

定为日本首都,次年 3 月,国都由京都迁至东京。1868 年 10 月 23 日,天皇睦仁将年号改为“明治”,即取中国古籍《易经》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一句话之涵义。政体是天皇制,睦仁年幼,实权掌握在改革派武士

手中。明治政府适应地主资产阶级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史称“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