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有效的父子沟通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的沟通多么不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设身处地地倾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掺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 勇于表白。再以前面的例子说明:

“上学真是无聊透了。”(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没错,学校教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对,学校教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王明,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

才实用。”

“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嗯⋯⋯) “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

后悔。”

“你认为将来会觉得当年作错了决定。”

“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教育很重要。” “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

—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你不想让妈知道?”

“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举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表达的讯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聆听。

“我有个构想,也许你要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我已经打听过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 父亲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设身处地的倾听。 “补习的代价太高了。” “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你不想食言。” “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期。” “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工夫,又担心补习没用。” “你觉得会有效吗?”

孩子又恢复了理性,父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

有时候,不待旁人开导,只要能畅所欲言,已足以令人澄清问题,甚至找到答案。

心情不好的时候,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听众,如果你能适时扮演这种角色,将会惊讶对方毫无保留的程度。但前提是,你必须真心诚意为对方着想, 不存私心。有时甚至不必诉诸言语,仅仅一分心意就足以感动对方。

对于关系亲密的人,和他人分享经验将大大有助于沟通:“读了这本书发现,其实我从未真正聆听你说话,但今后愿尽力而为,纵使一时间不能做得很好,但我确实真心想了解你,也希望你助我一臂之力。”

可能有人会批评这种倾听方式太耗费时间。起初的确如此,可是一旦进入状况就会如鱼得水。正如医师不能托辞太忙就不经诊断而下处方,沟通也需要投资时间。

倾听使人茅塞顿开,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此悬殊,而观念差异又支配着人际关系。同一幅画像,甲看是一位少妇,乙看却是老妪。有人唯利是

图,有人爱情至上,有人理智,有人重情⋯⋯不论个别差异多大,人人都以为自己代表一切。

我们就是在充满差异的环境中共同生活与工作,应该如何摒弃成见,为彼此的利益而合作呢?秘诀就在本章强调的修养:了解别人与表达自己。

有一位主管深谙此道,他讲述道:

我们公司规模不大,有一次跟一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洽谈合约。对方气势汹汹,组织了一个八人代表团。本公司也打定主意,若无法达到双方互利的协议,即使生意再大也宁可放弃。我们总经理首先开诚布公地说:“请根据你们的意愿拟订草约,好让我们明白你们的需要与想法,然后我们再提出意见,最后商谈价钱。”

这出乎己方的意料,他们相当感动。三天后草约果然拟好,总经理也逐一与对方交换意见,等到彼此都确定对方了解己方的立场。原本剑拔弩张的局面,化为一团和气,对方谈判人员很爽快地说:“这笔生意就这么敲定, 尽管开价,然后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