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寻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罗杰有个朋友是企管顾问,几年前他要搬新家,决定请一个女性朋友帮他做庭院设计。这个设计师是园艺学博士,学问好又聪明。
这个主人自己有很多构想,因为他很忙,又经常远行,所以一再向她强调,庭园的设计一定要让他不用经常维护,自动混水装置等省力的设计便非常重要。总之,他一直设法减少需要花在维护庭园上的时间。
最后她忍不住对他说:“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个道理你应该事先明白, 没有园丁,就不可能有花园。”
其实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如果花园(甚至生活)能有自动维护设备,不必去理会,结果却繁花似锦,仿佛经年累月有人在细心照应一般,那该有多好。
可惜人生不是如此。我们不能撒几颗种籽,什么都不管就走开去做别的事,却期待回来时能看到花团锦簇,然后悠闲地去采一篮子的花生、玉米、马铃薯、萝卜。唯有平常不断地灌溉、栽培、除草,才可能享受丰收的快乐。
当然,无为而治是可以生活,花园中总会长出点什么。不同的是辛勤的园丁会有美丽的园圃,散漫放任的结果必然是荒草蔓生。
在这里要告诉你的,就是要找出最重要的花草,全力去栽培。而且播种、灌溉、除草,每个关节都不能忽略,也就是将人生的圆满建立在“重要性” 的观念架构上。每周只需花费 30 分钟,你就能得到数倍的效果。而且不管你目前的生活品质如何,运用以下方法就能立竿见影。订定四大需求的实现计划,发挥潜能以追求符合自然原则的圆满人生。
我们的建议另有一层裨益,是让你将实现需求的计划融入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你将更信守承诺,也更能以均衡、合乎自然原则的方法把最重要的事列为当务之急。
我们建议你仔细看看下面提到的六个步骤,最好用笔记下来。投入的心力愈多,效果愈明显。
你不妨利用计划表来安排下周的生活。
我们的计划表与一般表不同的地方是以周为单位,而非以天为单位。以周为单位的好处是可以有整体感。你可能在电视上看过一种广告,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仿佛看到山峦起伏的近距离特写。但是又不能确定那突起的是不是某处波浪状的荒原,或是遥远沙漠的沙丘。一会儿镜头慢慢拉开,于是我们看到了全景。原来刚刚看到的高山低谷竟是一个橘子的表皮!
一日型计划表会使人目光狭隘,因为镜头近得让我们只看得到眼前。于
是我们只问事情急不急,多快可以完成,却不问重不重要,能做得多完美。反之,以周为单位,我们会有更宽广的视野。拉远了镜头,我们才能“见山不是山”,也才能以相对重要性的观点来评论每日的生活。
(一)结合梦想和信念
当你开始为下周生活做安排时,第一步应探讨你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的人生意义何在?要想得到答案,你必须先对下面问题有明确的期许:
-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
你的人生意义何在?
-
你希望成为什么或完成什么?
很多人会把答案写下来,作为个人的信念或使命。其中包含的不只是你对生命的期望,也透露出这期望背后的原则。你对上述问题一定要有清楚的答案,因为你的目标、每一次抉择、观念架构、时间安排,一切一切都会受到影响。前面我们曾以爬楼梯作为例子,我们可以说这份信念将决定你的梯子通往何处。
正因为信念是一切的基础,自然应列为第二象限的第一步骤。如果一件事情对实现你的愿望毫无帮助,又何必去安排?你必须对自己的信念有深切了解,才能建立以重要性为依据的观念结构。这对于第二象限的实践也有很深的影响。比如说你的信念包含个人的成长、家庭的亲密关系、存在的意义、助人等,你每次深思这些信念,心中的“最重要的事”便会有更明确的定义。在下列步骤中,这种信念的强化会帮助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决策架构。
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明确的个人信念,不妨通过下面的方法获知究竟什么事情对你最重要:
-
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四件事。
-
想想你有什么长期目标?
-
想想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
-
想想看,你最希望有什么贡献?
-
重新思索你最希望得到的感受是什么,是和平、信心、快乐、意义,
还是有所贡献?
-
假设你只有六个月的寿命,想想看,这个星期你要做些什么?
好好思索下面问题,你就能了解个人信念的重要性:
-
假如你对自己的原则、价值观、终极目标有清楚的认识,这对你如何安排时间有什么影响?
-
如果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对生命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
如果你把人生的意义写下来,对你有什么价值?这会影响你如何安排时间与精力的运用吗?
-
如果你每天检讨一遍这样的书面信念,是否会影响你在这一天中所做的事?
如果你已经有这样一篇书面信念,在你还没有计划未来一天怎么过以前,现在就拿出来检讨,反省你内心觉得最重要的事。如果现在还没有把你的信念写下来,请花一点时间查看内在的软盘,想想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二)认清角色
生活其实就是各种角色的串连,这里所说的角色当然不是虚假或演戏的意思,而是指我们选择去担当什么。我们可能在工作上、家庭、社区等各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角色代表的是责任、人际关系以及贡献心力。
人生有很多痛苦,常是因为我们自知虽然成功地扮演某一角色,却牺牲了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角色。比如你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副总裁,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或好丈夫。你可能善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却常无法满足个人发展与成长的需求。
如果你对各个角色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生活自然能维持秩序与均衡。而清楚的信念可自然衍生各个角色的定位。要在不同角色间取得均衡, 并不是指花在每个角色的时间要均等,而是指这些不同的角色能共同促进个人信念的实现。
现在我们只要你以最自然的方式,列出你所想到的各种角色。第一次不必太急于把每个角色都说对,可能要几周以后你才会觉得真正抓住生活中的每个层面。角色的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两个人做完全一样的事,所定义出来的角色也可能不一样。此外,角色也会随着年龄而有所不同,你可能会换工作、加入某个社团、结婚、生子、当祖父母等等。
比如说,你可能将你在家庭中的角色简单定义为“家庭成员”。但你也可能身兼二职,如“丈夫兼父亲”“妻子兼母亲”“女儿兼姐妹”等。工作上的角色也可能是多重的,如涵盖行政、行销、人事、长期规划等。此外, 你也可能定义一个与个人发展有关的角色。
一个产品研发主管可能会做如下的角色定义:
角色 1.丈夫——父亲;角色 2.经理——新产品;角色 3.经理——研究; 角色 4.经理——员工培训角色;角色 5.经理——行政;角色 6.经理——社团主持人。
一个兼职的房地产销售员则可能列出下面几种角色:
角色 1.家庭管理;角色 2.母亲;角色 3.家长会副会长;角色 4.销售—
—开发客户;角色 5.销售——财务、行政;角色 6.销售——房地产;角色7.⋯⋯
根据研究显示,人脑一次至多只能处理 7 类事物,超过 7 类以上则效率较差。因此我们建议你把类似的合并在一起,例如行政与财务、人事与团队精神的建立,如此有助于让我们凝聚注意力于同一范围。但这并不表示你一定要想出 7 种角色,5 个、6 个都无妨,7 只是代表人脑轻松运作的上限。
角色的定义能让我们对人生的圆满有整体观,我们会知道生命中不只是工作或家庭或某种情感,而是全部的综合。此外,角色的定义也可突出我们所忽略的“重要但不急迫”的范围。
除了你自己定义的角色以外,我们另外建议一套所谓“利器”型的基础角色。之所以特别把这套角色分开来看有两个理由:①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②这是扮演好其它角色的基础。你可以在一个周计划表的左上角看到这四大类型的角色。
所谓的“利器”是形容人必须投资心力,以提升物质、社会、心理、精神四方面的能力。我们常常忙于呈现具体的成果,却忘了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储备了足够的能力,将来才可能继续有成果出现。我们可能忽略了运动的重要(物质),或荒废了重要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情感),对自己的领域不够精(心理),或是不确知什么是重要和有意义的事(精神)。如果我们无法增进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很快便会“钝化”,并因此失去均衡而筋疲力竭,结果自然无法扮演好其它角色。
我们都听说过奥林匹克运动选手赛前经过了多少年的苦练和准备。
可以说实际比赛的情形他们早已在心中预演过无数次了。如此培养出一股力量,才能在比赛中有精彩的表现。如果他们平常只是轻松愉快地练习, 到时则不可能奢望侥幸获得胜利。同样,如果我们平常不好好培养生命的潜能,也不会有享受生命的能力。
上述的“利器”型角色可能与你自己定义的个人发展角色相重叠,这没什么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怎么做最适合你。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角色并不是要把生活分割成许多部分,再硬生生塞入计划表的每一格,而是彼此形成密切的整体。同时也是要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人生,寻求均衡与和谐。总之,我们应该从事物的重要性、相互关系性来建立观念架构。
现在请把你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写下来。接着思索下面的问题:
-
你是否常感觉被一、二种角色所吞蚀,因而无法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其他角色?
-
在你花最多时间精力去经营的角色中,是否已涵盖所有“最重要的事”?
-
所列出的这些角色是否有助于实现你的信念?
-
如果你每周就这些角色检讨一次,以使一周的活动维持均衡,是否有助于追求圆满的人生?
(三)找出每周角色中的第二象限目标
现在你已经明白了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请思索下面这个问题:
这一周内当你扮演每一种角色时,有哪件最重要的事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思索这个问题时,你应该同时听从理性和感性的声音。什么事情对你所扮演的角色有重大影响?比如说什么事会影响你扮演妻子、朋友、父母、员工角色?你应该利用罗盘来帮助你寻找答案,而不是时钟,仔细倾听你的良知,答案的关键是重要性而非紧迫性。
比如说你的某个角色与个人发展有关,你的目标很可能包括安排个人内省时间、明白信念、收集速读班的信息等。假如你的角色是为人父母,你的目标可能是安排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如果你已结婚,你的目标可能是安排与配偶约会。至于工作上的目标则包括做长期规划、训练部属、拜访客户、增进与老板的共识等。
在“利器”型领域,物质目标可能是定期运动与适当的饮食;精神方面可选择冥想、祈祷或研读有启发性的书籍;心理方面不妨制定目标去上课或自修;至于社会性发展方面,可在“与人互赖”的原则上下功夫,比如培养用心倾听的习惯、诚实、无条件接受人的能力等。总之,关键在于持续加强
这几方面的修养,使自己更有能力去爱、生活、学习与发挥影响力。每天只要花一小时“利其器”,你就能拥有建立内在的成就,从而充实外在成就的能力。
你可能认为在每个角色中都有好几个目标要完成,不过你最好把范围限定在一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中。内在罗盘可能也会告诉你,不宜在一周内设定每个角色的目标。第二象限的特色就是非常有弹性,你大可依照内在罗盘的指示,决定最重要的是哪件事。
现在请在一周计划表的目标栏中填上你的目标。
如果你考虑得够周详,所选定的目标应该都是你认为有助于角色实现的。
现在请你思索下面问题:
-
如果你在下星期完成这些目标,会有什么结果?
-
你对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
如果你只完成部分目标,结果又如何?
-
会对你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吗?
-
如果你持续每周都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
-
会比现在过得更好吗?
(四)确立一周的决策依据
要有效地实现第二象限的积极目标,首先必须确立一套决策的依据。多数人的生活因第一、三象限的事务而拥挤不堪,却又不断想挤出一点时间来完成,无非是要为“最重要的事”挪出一些时间。其实根本解决方法不是把时间都排满了再来腾挪,而是先确定轻重缓急,再安排时间。
下面是一位时间专家和大家分享的一段经验: “我参加过一场讨论会,课题是《时间》。讲到一个段落时,讲师说:
‘下面我们来一段问答时间。’他从桌下拿出一个宽口罐子放在桌上,旁边有一个盘子,盘子上放了拳头大小的石头。他问大家:‘你们认为可以放进去多少石头?’
“大家猜完以后,他说:‘好,我们看看谁猜得对。’他拿起一个石头放进罐子里,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不记得他放了几个,总之最后放满了。
“他问:‘这个罐子是不是放满了?’ “每个人看了看罐子都答‘是’。 “他说:‘是吗?’他从桌下拿出一小桶小石子,把一些倒进罐子里,
摇了摇,小石子纷纷跑到大石块之间的空隙。他笑了笑又问大家:‘现在罐子满了吗?’
“这次我们都不敢大意了,‘不一定’。 “‘很好’,说着,他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倒进罐子里,沙纷纷跑进大
小石块的空隙。他再一次望着大家问:‘罐子满了吗?’ “大家齐声大喊:‘没有!’ “他说:‘好极了。’说完拿出一瓶水来倒进罐子里。然后他说:‘我
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有人回答:‘意思是我们总能找到空隙,只要肯用心,生活中总可以
填进更多东西。’ “他说:‘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你没有先放那些大石块,你会
放小石子、沙子和水吗?’ “如果我们的观念是‘做愈多愈好’,我们永远都想在一段时间内填入
更多的事。但如果你填入的不是最重要的事,做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第二象限的目标就好比那些大石块。如果我们先摆其它的东西(水、沙
和小石子),然后再摆大石块,结果不但无法填满,过程中很可能会搞得一团糟。
但如果我们知道大石块在那里,而能够先摆进去,不但可以放进非常多的石块,更可以在空隙间填进无数的小石子、沙和水。不管其它东西放进多少,大石块(即第二象限的目标)先放进去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再来看你的一周计划表,把你的第二象限目标填进去。你会发现表上的每日行事历有两种空栏,一种是依据时间分配的,一种则是要列出当天的最重要事项。你应该在一天中设定一个时间来实现第二象限目标,或者把它列为当日重要事项。
具体的计划通常是最有效的。比如说,你认为一周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做长期规划、运动、准备一项大型提案,这时应该针对这些目标确实安排时间来做。除了要加以规划外,还应将其它活动排开。如果届时有事无法实现, 应立刻安排别的时间。
有些目标则不适宜安排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而将其列为重要事项效果较佳。比如说你的目标是要改善与女儿的关系,你应该知道改善关系的适当时机是很难预测的。因此与其列出一个特定时间,不如只把女儿的名字写在“其它重要事项”最上面,然后静候时机到来。比如说你在星期一写下来, 但时机一直没有到来,你可以画个箭头拉到星期二,如果仍然没有适当机会, 再延到星期三。如此,这件重要事项会一直在你脑海,同时你也可以观察你们之间的关系在这周内的变化。
于是在星期三晚上,当你在看报纸时,女儿走进来想和你说话,你便有足够的动机推开报纸,而不是推开你女儿。
当然安排与子女从事共同的活动也很重要,亲人间最自然的交流通常都是发生在打保龄球、看电影时。你必须对你的目标有深切的认识,才能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如果你是一边阅读本书一边做一周计划,现在不妨花点时间列出你的第二象限目标。
要把最重要的事摆在第一位。安排时间实现第二象限目标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不先排定第二象限的活动,一周的时间会很容易被第一、三象限的事情填满,因为这些事情总是不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时候重要的第二象限活动反而很难再找空隙填入。
但如果先把大石块摆进去,结果便会完全不一样。我们不但可以把心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更可循隙填入其它事项。
等大石块都填入后,你就可以安心安排别的活动了。安排一项活动时最好先思考这活动究竟属于哪一个象限。有些事乍看之下似乎很紧急,实际上是否只因别人对你造成压力,所以才产生急迫感?这件事真的很重要吗?或者因为感觉急需处理才以为它很重要?
前面已说过,如果你是个习惯处理紧急状况的人,很可能会误以为你所
做的每件事都属于第一象限,仔细分析后可能发现很多时间其实都是花在第三象限上。如果你苦于找不到时间投资在第二象限,最值得改善的地方应该是第三象限。
一旦你开始投资的时间在第二象限,在其它象限所花的时间会大量减少。当你倾注更多心力在计划、准备、建立人际关系、享受建设性休闲中, 你将不再急于收拾第一象限的烂摊子,或是为了第三象限中别人的紧急需求而忙得不可开交。你应该朝着减少三、四象限的目标努力。方法是尽量多花时间在一、二象限,而慢慢地把重心移向第二象限的准备、预防、充实自我等。
安排一周计划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排得太满,要预留弹性空间。当然你要尽力安排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但不要忘了,不管安排得多周详,真实的生活绝不可能像计划表那样有规律和一成不变。如果你忽略了生活的不可预测(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必然会丧失机会、变化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学习第二象限的时间安排,并不是为了设计一套严密无缺点的行事历, 而是要建立一种基本态度,让你在每时每刻的选择都能以事情的重要性为原则。
如果你正在作一周计划表,可以第二象限的目标为主,再将其他重要活动列入特定时间或编入“其他重要事项”。
这样的每周计划对你有意义吗?你不妨先思索下面的问题:
-
做完计划后,你对这样的一周生活有何感受?
-
如果你每周都计划好每一种角色的第二象限目标,并确实实行,对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
你是否认同“先放大石块”的道理?这个道理如何帮助你完成重要的事情?
(五)在每一刻发挥诚信原则
当你将重要的第二象限目标都安排好后,接下来每天要做的就是面对不可预测的机会和挑战,同时把握住“急所当急”的原则。所谓发挥的诚信原则,也主要是以自信、泰然的心态,将你的信念贯注于每一刻。具体的方法可能因人而异,比如说你可能偏重计划的实践,或依据良知去改变生活。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建议的每个步骤都是为了提升你的个性、能力、判断力, 使你在面临抉择时更能够审视内在的罗盘。
每天都要先做三件事,你将更能够把重要的事列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