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无意而书信手拈来

在宋代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家中3个男子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成员。与魏晋时期的曹操,曹丕和曹植一家三英杰遥相呼应,被后人传为美谈。这家人就是苏洵、苏轼和苏辙。

在苏家父子之中,成就最大的就是苏轼苏东坡。苏东坡才华横溢,他在黄州做团练副使的时候,与朋友相约游览赤壁矶。苏轼与朋友称作着一叶小舟,顺着江水顺流而下。清风阵阵迎面抽来拂来,让人感觉到一阵阵的心旷神怡。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轼看到这种美景之后,禁不住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并且吟诵着诗词,在这良辰美景之下,他与朋友似乎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之中,与天地之间的景物完全融为一体。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逝,当苏东坡与朋友的思想回到身体的时候,却发现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天空中悬挂着明月,月光倾洒在湖面上。

既然已经晚了,苏东坡与朋友干脆任凭小船在水面是任意漂流。小船前进的时候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下,苏东坡与朋友在这一刻感觉身体轻的似乎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苏轼和朋友两人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不知不觉中苏轼与朋友两个人就在月色之中在小船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苏轼看着东方缓缓升起的太阳,回想着昨天夜晚与朋友一起谈论人生的话语,回到家之后他作了《赤壁赋》。

苏轼在书法上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苏东坡是“宋尚意”书潮的主要倡导者。他在书法的许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旗帜鲜明的主张。

苏东坡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经向晋、唐、五代所有书法家学习,最终书法借鉴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书法,最后终于自成一家。苏轼自己总结自己的书法特点说: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执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

他又说: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他又说道: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他说自己书法的特点是“如绵裹铁”。

苏轼虽主张无法,但也有他自己的方法,只是主张对法要看得宽泛些。他的作品有《苏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桤木诗》等。

黄庭坚曾经称赞说:

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也。

黄庭坚称赞他的书法:

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黄庭坚又说道:

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苏轼被发配到海南。到海南之后他的书法又变得挟带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上他的学问渊博、胸襟宽广、识见处处过人,和一生坎坷的经历,以至于他的书法风格变得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苏东坡的人格与书法同时为当世人所尊崇,当时他的弟兄子侄以及友人王定国、赵令畤都向他学习书法。

后来历史很多名人如民族英雄李纲、抗金大将韩世忠、大诗人陆游,以及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书法,可见苏东坡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

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一生可用八字概括:历典八州,行程万里。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旁注]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赤壁 地名,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赤壁”两字位于黄州也就是后来的湖北黄冈赤壁矶头临江悬岩。《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两字,乃三国时期吴国都督周瑜所书。

《赤壁赋》北宋大文豪苏轼所做。《赤壁赋》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李邕(678年~747年),唐代书法家,江夏人,曾任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李邕能诗善文,工书法,尤擅长行楷书。他一生共写帖了800篇,传世作品有《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传世书迹以《岳麓寺碑》、《李思训碑》最为世人重视。

《洞庭春色赋》此帖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苏轼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字帖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赵令畤(1061年~1134年),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著有《侯鲭录》8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山谷集》黄庭坚所做,共70卷:《内集》30卷,《外集》14卷,《别集》20卷,《词》1卷,《简尺》2卷,《年谱》3卷。存黄庭坚诗约1500余首,其中不乏反映现实生活之作。

[阅读链接]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代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世人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集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文稿》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