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疾风暴雨留千年草书

唐代还有一位能够与张旭比肩的草书大家,这个人就是怀素和尚。怀素和尚相交广泛,与诗仙李白有莫逆之交。

李白与怀素和尚两人,一人诗冠天下,另外一人字绝乾坤。加上两个人都喜好喝酒,所以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感觉到非常快乐。

这一天李白再一次前往法华寺去看自己的这位朋友。李白对怀素和尚的狂草非常喜爱,多少次都想在自己与朋友怀素和尚兴致正浓的时候,为怀素和尚作一首专门赞扬怀素和尚的草书的诗词,可是一直灵感未到,迟迟没有作成。

这一天李白提着美酒,来到法华寺,找至怀素和尚。两个好友见面分外激动,尤其是怀素和尚听到诗仙李白对他说希望今天能够为他作一首称赞他书法的诗词的时候,更是兴奋极了。

怀素与李白两人把酒当歌,宾主尽欢。终于,李白在酒后思如潮涌,诗兴大发,当场作诗《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

怀素和尚听到李白的诗词,心中兴致大发,拿起笔来以狂草当场将李白的诗词记录了下来。

李白看着怀素和尚的字迹,心中由衷的赞叹,同时也对自己今天为怀素和尚写的《草书歌行》而感到骄傲。

怀素和尚狂草笔法运动形式的丰富性,有着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线条结构不可端倪的变化。他所写的字体结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准则,有的字对草书习用的写法又进行了简化,因此几乎不可辨识,但两人毫不介意,关心的似乎不是单字,而仅仅是这组疾速、动荡线条的自由。

这种自由使线条摆脱了习惯的一切束缚,使它成为了表达作品意境的得心应手的工具。线条结构无穷无尽的变化,成为表现两人审美理想的主要手段,开创了书法艺术中崭新的局面。

777年怀素和尚书写《自叙帖》。《自叙帖》纸本墨迹卷,狂草书,共126行,《自叙帖》乃怀素和尚草书的巨制,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实在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

整幅《自叙帖》,章法体势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在此帖的前面2/3的篇幅里,怀素和尚神闲气定,笔走龙蛇,有行无列,潇洒自如,尽显狂草书法简省、通透、快捷、灵动的气质。而当怀素和尚写至最后10行已经是无行无列,如乱石铺街,似天女散花,尽显怀素和尚此时此刻随心所欲,信手挥洒的行书素养了。

观赏《自叙帖》不难看出书帖背后“狂来轻世界”的醉僧怀素和尚的形象,他通过这挥洒自如的文字跃然纸上,把人带至那种如醉如狂的艺术境界,简直达至出神入化的境界。

怀素和尚的传世作品较多,以《自叙帖》最有代表性。其他还有《食鱼帖》、《论书帖》、《苦笋帖》、《小草千字文》等。《自叙帖》,写得极其精彩。《食鱼帖》亦是精品。

[旁注]

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砚 磨墨的文具。唐宋时,砚台的造型在使用中得至多样化的发展,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书帖 将印刷好的页张切开或不切开,按页码及版面顺序,折成数折后,成为多张页的一沓后称为书帖。一切大幅面的页张都要制成书帖后才能进行下工序的装订成册的加工。

[阅读链接]

在唐代的时候,出现了两位千古留名的狂草书法家。他们就是张旭与怀素。

张旭与怀素两个人都非常喜欢饮酒。张旭饮酒之后常常会甩掉帽子,脱掉衣服然后满街狂奔寻找笔墨纸砚,甚至有的时候他干脆用自己的头发作为毛笔,饱蘸墨汁在墙壁上书写狂草。

而怀素喝完酒之后虽然比不上张旭那么疯癫,但是却也表现得十分放荡不羁,同样也会在酒后手持毛笔大书特书。

正是因为他们这两位草书大家的这种表现,在我国的书法历史上留下了“张颠素狂”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