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的元代饮茶风
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实用性,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元代以后,我国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
元代与宋代茶艺崇尚奢华、繁琐的形式相反,北方少数民族虽嗜茶如命,但主要出于生活的需要,对品茶煮茗、繁琐的茶艺没多大兴趣。原有的汉族文化人希冀以茗事表现风流倜傥,这时则转而由茶表现其脱俗的清高气节。
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因此元代制作精细、成本昂贵的团茶数量大减,而制作简易的末茶和直接饮用的青茗与毛茶已大为流行。
这种饮茶风格的变化,使我国茶叶生产有了更大的创新。至元朝中期,老百姓做茶技术不断提高,讲究制茶功夫。元时在茶叶生产上的另一成就,是用机械来制茶叶。据王祯《农书》记载,当时有些地区采用了水转连磨,即利用水力带动茶磨和椎具碎茶,显然较宋朝的碾茶又前进了一步。
元代茶饮中,除了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贡茶仍然延用团饼之外,在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产生,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的结果。
在茶叶饮用时,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似乎已相当普遍。与加料茶饮相比,汉族文人们的清饮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饮茶方式上他们也与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钟情于幽雅的环境。
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
《斗茶图》中,四位斗茶手分成两组,每组二人。左边斗茶组组长,左手持茶杯,右手持茶壶,昂头望对方。助手在一旁,右手提茶壶,左手持茶杯,两手拉开距离,正在注汤冲茶。右边一组斗茶手也不示弱,准备齐全,每人各有一副茶炉和茶笼,组长右手持茶杯正在品尝茶香。
元代的饮茶方式及器具,主要承袭于宋代,而建元之后,茶礼茶仪仍然在入宋入元的文人僧道之间流传。虽然忽必烈在大都建元之后,有意识地引导蒙古人学习汉族文化,但由于国民的主流喜爱简单直接的冲泡茶叶,于是散茶大兴。
元代茶叶有草茶、末荣之分。王祯《农书》又分作茗茶、本茶与腊茶三种。“腊茶”,也称“蜡面茶”,是建安一带对团茶、饼茶的俗称。
早在宋代时,欧阳修不但证实其时片茶、散茶已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专门产区和技术中心,并且也清楚指出,早在北宋景祐前后,我国各地的散茶生产,就出现了一个互比相较、竞相发展的局面。
所谓“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前者是指团饼的精品,也即主要就紧压茶的制作技术而言的;后者是指散茶的区域,主要就散茶生产的数量而言的。茗茶显然也是指草茶、散茶。
从这种分法也可见元代散茶发展已超过末茶和腊茶,处于过渡阶段。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于之,如今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也说明了这种转变趋势。
元代的饮茶呈现出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文人清饮,采茶后杀青、研磨,但不压做成饼,而是直接储存,饮用方式为点茶法,与宋代点饮法区别不大;
第二种为撮泡法,采摘茶叶嫩芽,去青气后拿来煮饮,近似于茶叶原始形态的食用功能;
第三种是调配茶或加料茶,在晒青毛茶中加入胡桃、松实、芝麻、杏、栗等干果一起食用。这种饮茶的方法十分接近后世在闽、粤、赣等客家地区流传的“擂茶”茶俗。
第四种是腊茶,亦即宋代的贡茶“团茶”,但当时数量已大减,主要供应当时的宫廷。
元代的饮茶风尚也是饼、散并行,重散略饼,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腊茶饮法是先用温水微渍,去膏油,以纸裹胆碎,用茶针微灸,然后碾罗煎饮,与宋代相似,但“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
末茶饮法是“先焙芽令燥,入磨细碾,以供点试”,但“南方虽产茶,而识此法者甚少”。茗茶则是采择嫩芽,先以汤泡去熏气,以汤煎饮之,“今南方多仿此”。
忽思慧也说:“清茶,先用水滚过掳净。下茶芽,少时煎成。”可见传统的碾制团饼的饮法到元代已转入宫廷和上层,而茗茶即散茶饮法则在广大民众中普遍采用。
元代由于散茶的普及流行,茶叶的加工制作开始出现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经有了。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元代,花茶的加工制作也形成完整系统。汉蒙饮食文化交流,还形成具蒙古特色的饮茶方式,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这些为明代炒青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炒青制法日趋完善。
在元代饮茶简约之风的影响下,元代茶书也难得见到。连当时司农司撰的《农桑揖要》、王祯《农书》和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等书中,有关茶叶栽培和制作的记载,也几乎全是采录之词。
不过,元代也有一些关于茶的诗词流传于世。萨都剌于1335年写有一诗,诗曰:
春到人间才十日,东风先过玉川家。
紫徽书寄钭封印,黄阁香分上赐茶。
……
洪希文的词《浣溪沙·试茶》,则另有一番情趣,词曰:
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热挟怒涛翻急雪,韵胜甘露透香风,晚凉月色照孤松。
这些诗词,展现了一种茶道古风的要义,超落出尘的心境。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当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耶律楚材,他有诗一首,明白地说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
咏末茶即散荣而碾之的,还有蔡廷秀诗:“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李谦亨诗:“汲水煮春芽,情烟半如灭。”谢宗可诗:“半瓶飞雪起龙牙。”
杨维桢《春茶梦记》文中写道:“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为饮供。”这些又都是散茶饮法。
元代不到百年的历史使茶具艺术脱离了宋人的崇金贵银、夸豪斗富的误区,进入了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差距艺术境界,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明代茶具的整体风格。
[旁注]
王祯(1271~1368)字伯善,元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学家之一,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齐名。《王祯农书》在我国农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继承了前人在农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了农业生产的内容和范围。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在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马端临(1254~1323)字贵舆,号竹洲。我国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该书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
炒青 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大飞跃。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后人备极推崇,列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耶律楚材(1190~1244)契丹族,杰出政治家,蒙古帝国时期大臣。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耶律楚材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阅读链接]
元代不注重茶马互市,但因平民需要,利益极大,同样榷茶专卖。在元朝不足百年期间,我国的疆域空前广阔,辽阔的疆域、多样的民族,促使元代茶业兴旺发达。当时经官方允许的茶叶贸易量是非常大的,而民间为利所趋,走私贸易也当不在少数。随着蒙元帝国的开疆拓土,饮茶之风随之席卷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