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成熟的唐代茶文化

唐朝一统天下,修文息武,重视农作,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由于国内太平,社会安定,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迅速兴盛起来,成为我国茶史上第一个高峰。

当时,茶叶产地分布在长江、珠江流域和陕西、河南等十多个区域的诸多州郡,当时,以武夷山茶采制而成的蒸青团茶极负盛名。中唐以后,全国有七十多州产茶,辖三百四十多县。

唐代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饮茶之风遍及全国。有的地方户户饮茶,已成民间习俗。

同时,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饮茶之风的兴起,促使了“茶圣”陆羽的横空出世!陆羽在其著名的《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茶”。

在我国古代,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草”或“选”;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此外,还有“诧”、“茗”、“荼”等称谓,均认为是茶的异名同义字。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

陆羽在写《茶经》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并归纳说:“……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关于陆羽善茶道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

有一次,陆羽的师父竟陵积公和尚被召到宫中。宫中煎茶的能手用上等的茶叶煎出一碗茶,请积公品尝。积公饮了一口,便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积公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

李豫听罢,就把积公的话记在心里了。随后,李豫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终于在吴兴县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了宫中。

皇帝李豫见陆羽其貌不扬,说话还有点儿结巴,但从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学识渊博,出言不凡,甚感高兴。于是当即命陆羽煎茶。

陆羽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笋茶精心煎后,献给皇帝李豫。皇帝闻之,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果然与众不同。

李豫连忙命陆羽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给积公和尚去品尝。积公接过茶碗,刚喝了一口,便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

积公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声喊道:“渐儿何在?”皇帝忙问:“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积公答道:“我刚才饮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当然是到宫中来了。”

由此可见陆羽精通茶艺非同一般。

在唐代,喜茶之人甚多。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善于鉴水别泉。据北宋诗人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

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于是暗地里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

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为了适应消费需求,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在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也就是说,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唐代制茶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陆羽著《茶经》之前,人们已经把茶饼研成细末,再加上葱、姜、橘等调料倒入罐中煎煮来饮。后陆羽提倡自然煮茶法,去掉调料,人们开始对水品、火品、饮茶技艺非常讲究。

在《茶经》中,陆羽提出了“茶德”的思想。陆羽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一文中,扩展了茶德的内容,即“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需求,包括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

我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代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得到发展。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茶道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

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我国茶德思想的延伸。

在我国佛教禅宗,有一句禅林法语“吃茶去”,这与唐代赵州禅师有关。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当时,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何为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要靠自己的灵性了。

当时,在唐朝的国都长安荟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

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写道: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了,这样的茶、这样的情思真是妙极。

历代诗人的咏茶诗有很多,但是卢仝的这首诗堪称是咏茶诗中最著名的一首,其也因此诗而名传于世。

在晚唐时期,茶还有了另外一个别名,叫“苦口师”。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这一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道:“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了。

关于唐代的饮茶之习,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了当时社会饮茶的情况。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各地“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陆羽《茶经六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杨华认为茶始兴于玄宗朝,肃宗,代宗时渐多,德宗以后盛行。

在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李玉传》记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茶于人来说如同米、盐一样不可缺少,田间农家尤其嗜好。

唐代饮茶风尚盛行,带动了茶具的发展繁荣,各地茶具也自成体系。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二十八种茶具,按功用可分为煮茶器、碾茶器、饮茶器、藏茶器等。

当时南北瓷窑生产大量茶具,以越窑和邢窑为代表,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此外长沙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岳州窑等也出产茶具。

唐代以煮茶为主,因此茶具主要有茶釜、茶瓯、茶碾、盏托和执壶。长沙窑的“茶”碗和西安王明哲墓出土的器底墨书“老*家茶社瓶”执壶是典型的茶具。

除陶瓷外,唐代的金、银、漆、琉璃等其他材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银质鎏金茶具,足见皇室饮茶场面的气派。

因为茶宜“乘热连饮”,茶碗很烫,所以要在碗下加托。西安唐代曹惠琳墓出土有白瓷盏托以及在当地发现的7件银质鎏金茶托,刻铭中自名为“浑金涂茶拓子”字样。这些茶托上的托圈较低,与晚唐茶托制式不同。

晚唐时,茶托上的托圈已增高,有的是在托盘上加了一只小碗,湖南长沙铜官窑、浙江宁波和湖北黄石的唐墓中均曾有这类茶托。托上所承之茶碗,为圈足、玉璧足或圆饼状实足的各种弧壁或直壁之碗。长沙石渚窑的唐青釉圆口弧壁碗,有的自名为“茶”。

[旁注]

《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扬雄著,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共13卷,总汇了从先秦到汉代两个时代的方言。

苕溪 在浙江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功绩显赫。会昌时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

茶德 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和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如理、敬、清、融、和、俭、静、洁、美、健、性、伦等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赵州眼光烁破天下”。

皎然(720~804)俗姓谢,字清昼,我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中表兄弟 我国古代称父亲的姊妹的子女为外兄弟姊妹,称母亲的兄弟姊妹的子女为内兄弟姊妹。外为表,内为中,故外兄弟姊妹与内兄弟姊妹又称“中表兄弟姊妹”。

法门寺 位于炎帝故里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阅读链接]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同唐朝国力的鼎盛有很大的关系。陆羽《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茶经》《封氏闻见记》《膳夫经手录》关于饮茶发展和普及的情况基本一致。开元以前,饮茶不多,开元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自邹、齐、泡、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便可取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