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繁荣的宋代茶文化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两宋的茶叶生产,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全国茶叶产区又有所扩大,各地精制的名茶繁多,茶叶产量也有了大量增加。

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代茶业的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

宋徽宗赵佶对茶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还写成了茶叶专著《大观茶论》一书,序云: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大观茶论》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从而也推动了饮茶之风的盛行。

在宋代,茶已成为当时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宋李觏《盯江集卷十六·富国策一十》云:“茶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世,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意思是说,无论君子小人、富贵贫贱,都喜欢饮茶。与柴米油盐酱醋一样,茶成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说:“夫茶之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及诗人范仲淹,极嗜饮茶,对茶的功效曾给予高度评价。他的《贺章岷从事斗茶歌》以夸张的手法,赞美茶的神奇功效:“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他把茶看做胜过美酒和仙药,啜饮之后可飘然升天,这与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的思想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时,气候转冷,常年平均气温比唐代低一些,特别是在一次寒潮袭击下,众多的茶树受到冻害,茶叶减产。湖州顾渚的贡茶不能及时生产,无法在清明节之前运到京城汴京,于是就将生产贡茶的任务南移,交由福建的建安来完成。并在建安的北苑设立专门机构生产供皇宫御用的贡茶,主要是生产制作精美的龙凤茶。

宋代饮茶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王公贵族们,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得到贡茶之后举行茶宴招待群臣,以示恩宠。

科举考试是宋朝的一件大事,皇帝或皇后都会向考官和进士赐茶。如宋哲宗赐茶饼给考官张舜民,张舜民将赐茶分给亲友都不够,可见赐茶的珍贵。

再如宋仁宗的光献皇后向进士赐茶。王巩《甲申杂记》:“仁宗朝,春试进士咸聚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楼观之。慈圣光献出饼角子以赐进士,出七宝茶以赐考试官。”梅尧臣有《七宝茶》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於霞。”说的就是此事。

以建茶为贡,并非始自宋代,最早是在五代闽和南唐时就开始了。而其制茶技术日益成熟,品相兼优,名冠全国,还是宋代的事情。

宋代著名书法家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精于品茗、鉴茶,也是一位嗜茶如命的茶博士。据说蔡襄挥亳作书必以茶为伴。对这样一位十分喜爱饮茶,尤其是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的朝廷命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茶学家。

蔡襄的《茶录》以记述茶事为基础,分上下两篇。上篇茶证:“论茶的色、香、味、藏茶、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器论:“论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茶录》是我国茶文化历史中不可多得的专著。

在宋代,徽州成为重要的产茶区,其产量约2.3万担,其制茶工序大致为: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茶、烘茶等六道,成品茶为“蒸青团茶”。这种制茶方法,不但工序复杂,加工量小,而且茶叶香气与滋味也欠佳。由此,徽州谢家就发明了一种“先用锅炒茶,再用手或木桶揉茶,最后用烘笼烘茶”的“老谢家茶”制茶技术。

采用这种工艺制茶有三大优点:其一,制茶程序简单,由原来六道改成三道;其二,加工量大,工效比原来提高了3至4倍;其三,改变茶叶形状品质,将原来的“团茶”改成了“散茶”,而且这种“散茶”香高味浓,耐冲泡。

很快,这种制茶新技术在古徽州传开,茶农纷纷效仿,从而迅速促进了徽州茶叶生产发展。到了明代,徽州府产茶量已达5万多担,比宋代翻了一番。

宋代风尚斗茶,如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云:“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苏辙诗云:“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为了满足皇帝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新奇。

据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

后来,郑可简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也因贡茶有功而得官职。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廷皇室的影响。无论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贵族色彩。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文化的范畴内,得到了更充实的发展。

传统礼制对贡茶的精益求精,进而引发出各种饮茶用茶方式。宋代贡茶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通过精工改制后,在形式和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号称“小龙团饼茶”。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备加珍惜,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尝,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为“绣茶”。

宋代是我国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作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载,茶肆列花架,在上面安顿奇松异会等物,用来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叫卖后用瓷盏漆托供卖。夜市在太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的人观赏。

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用“点”茶法,就是注茶,即用单手提执壶,使沸水由上而下,直接将沸水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盏内,使其形成变幻无穷的物象。因此,注水的高低,手势的不同,壶嘴造型的不一,都会使注茶时出现的汤面物象形成不同的结果。

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送南屏谦师》记述此事,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谦师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云:“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就是对其茶艺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宋代点茶法使茶瓶的流加长,口部圆峻,器身与器颈增高,把手的曲线也变得很柔和,茶托的式样更多。托圈一般均较高,有敛口的,也有侈口的,而且许多托圈内中空透底。

宋代上层人士饮茶,对茶具的质量要求比唐代更高,宋人讲究茶具的质地,制作要求更加精细。茶托除瓷、银制品外,还有金茶托和漆茶托。范仲淹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陆游诗云:“银瓶铜碾俱官样,恨个纤纤为捧瓯。”说明当时地方官吏,文人学士使用的是金银制的茶具。而民间百姓饮茶的茶具,就没有那么讲究,只要做到“择器”用茶就可以了。

在普天共饮的社会背景下,宋代茶艺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程式,这便是分茶。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或茶戏。

宋人直接描写分茶的文学作品以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为代表。1163年,杨万里在临安胡铨官邸亲眼看见显上人所作的分茶表演,被这位僧人的技艺深深折服,即兴实录了这一精彩表演。诗中写道: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

北宋初年人陶谷在《羁:茗录》中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茶百戏”便是“分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笑击拂”,此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幻变出种种图样,若山水云雾,状花鸟虫鱼,恰如一幅幅水墨图画,故也有“水丹青”之称。

茶文化的兴盛,也引起了茶具的变革。唐代的茶一般为绿色,青瓷碗与白瓷碗并重;而宋代茶色尚白,又兴起了斗茶之风。斗茶胜负的标志为茶是否粘附碗壁,哪一方的碗上先形成茶痕,即为输家。这和茶的质量及点茶的技术都有关系。

为适应斗茶之需,宋代将白色的茶盛在深色的碗里,对比分明,易于检视。蔡襄在《茶录》中指出:“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所以宋代特别重视黑釉茶盏。

福建建阳水吉镇建窑烧造的茶盏釉色黝亮似漆,其上有闪现圆点形晶斑的,也有闪现放射状细芒的,前者称油滴盏,后者称兔毫盏。还有的盏底刻“供御”、“进”等文字,表明这里曾有向朝廷进奉的贡品。

[旁注]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之一。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斗茶 又叫“斗茗”、“茗战”,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它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斗茶始于唐代。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梦粱录》 宋吴自牧著。共二十卷。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词人。一生著作丰富,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分茶 我国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以开水注入茶碗的技艺。分茶是表现力丰富的古茶艺,它是用泡沫表现字画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适用于表现中国字画,古称“水丹青”。

陶谷(903~970)字秀实。北宋大臣。邠州新平县人。有《清异录》2卷传世,采摘隋唐五代及宋初之典故,考证源流演变过程,后人多有引用。

[阅读链接]

在宋代茶叶著作中,比较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在宋代茶学专家中,有作为一国之主的宋徽宗赵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学家丁谓、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沈括,更有乡儒、进士,乃至不知其真实姓名的隐士“审安老人”等。从这些作者的身份来看,宋代茶学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层次都很丰富。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茶叶产地的比较、烹茶技艺、茶叶型制、原料与成茶的关系、饮茶器具、斗茶过程及欣赏、茶叶质量检评、贡茶名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