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礼品——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层深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在这特殊条件下,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上品。

黄山毛峰是我国著名历史名茶,由于其色、香、味、形俱佳,品质风味独特,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我国外交部定为外事活动的礼品茶,享誉中外。

古老黄山孕育茶中仙品

黄山脚下的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祖居着一个庞大的谢氏家族,千百年来这个家族世世代代在黄山脚下种茶、制茶、卖茶,是一个以茶为生的世袭家族。

大约在宋代嘉祐元年,即1056年,谢家族茶人,改变了唐朝制茶技术,独创了一套“炒——揉——烘”的制茶新工艺,从此使我国制茶技术和茶类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当时,我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茶已经与米、盐相同,人家一日不可无也。徽州是当时重要产茶区,其产量约2.3万担,其制茶工序大致为: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茶、烘茶等六道,成品茶为“蒸青团茶”。这种制茶方法,不但工序复杂,加工量小,而且茶叶香气与滋味也欠佳。由此谢家就发明了一种“先用锅炒茶,再用手或木桶揉茶,最后用烘笼烘茶”的“老谢家茶”制茶技术。

采用这种工艺制茶有三大优点:其一,制茶程序简单,由原来六道改成三道;其二,加工量大,工效比原来提高了三、四倍;其三,改变茶叶形状品质,将原来的“团茶”改成了“散茶”,而且这种“散茶”香高味浓,耐冲泡。

很快,这种制茶新技术在古徽州传开,茶农纷纷效仿,从而迅速促进了徽州茶叶生产发展。

黄山茶的起源还与僧人有关。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作为寺庙僧众必不可少的禅茶和礼茶随着佛教的兴盛,其需要量也越来越大,要求茶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宋代的僧人已经知道在饮茶之后坐禅不容易打盹儿,他们在寺院后边的菜园里栽下了几棵小茶树。由于黄山气候湿润,每年一多半的时间,茶树都躲在云雾中,僧人便给这些小树起名为“黄山云雾”。

据说,黄山毛峰最早的前身称“黄山松谷茶”。黄山松谷茶最早产于宋末元初,当时,曾任甘肃天水郡伯的张尹甫,号松谷,因谗毁官,隐居黄山,在北海的叠嶂峰下建松谷草堂,即为后来的松谷庵,黄山四大丛林之一。

这里两支溪流交汇,草木繁盛,翠竹如海,潭池幽美,且土壤肥沃,适宜种茶。张松谷带发修行,慈善为怀,每日热情接待过往行人,饮茶用水,供应食宿,深得当地人的拥戴。

松谷庵周围的茶园最早由张尹甫辟荒开垦。他医道高明,被誉为“神医”,人们通称他为张真人或黄山真人。由他开垦制作的茶叶滋味醇厚,芳香扑鼻,即为游人止渴解乏,提神去困,更使人口腹满足,心旷神怡。世为称之为黄山松谷茶,这就是最早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后来还有一个名字,叫“雪岭青”。雪岭青又称歙岭青,在歙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1352年率军起义后,曾一度转战徽州屯兵歙岭万岁岭一带。

在徽州期间,朱元璋广结贤达,还喝上了由歙人唐仲实呈上的地方名茶“歙岭青”,连赞“雪岭青”,好茶!好名!因歙县方言“歙”与“雪”同音,朱元璋误把“歙岭青”听成了“雪岭青”,从此“雪岭青”的叫法就在徽州传开了。

徽州高士朱升、唐仲实、姚琏也都曾向朱元璋献过建国安都之策。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就是朱升提出的。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一日行至国子监,有一个厨人进茶。朱元璋品茶后曰:“此等好茶,莫不是徽州雪岭青?”厨人闻言答曰:“正是。”

原来,这国子监的厨子正是当年朱元璋在徽州期间入伍的歙县歙岭人。朱元璋知情后,不禁感慨万端,于是赏厨人以冠带,封为大明茶事。

当时国子监的一个贡生闻知此事后,不禁吟道:“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碗茶。”朱元璋听到后,幽默地回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有一个名叫熊开元的县官,后与金声、尹民兴、李占解并称“嘉鱼四才子”。

一日,新任县官熊开元带着书童来黄山春游,谁知不小心迷了路。恰巧遇到了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于是便借宿在寺院之中。

在寺院中,老和尚给熊开元泡茶。熊开元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又在空中转了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只见这朵“白莲花”又慢慢地上升,化成了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满室清香。

熊知县看着惊奇,不禁问老和尚:“此茶何名?”

老和尚答道:“此茶名叫黄山毛峰。”

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开元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

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再用黄山水冲泡的茶就出现了白莲,与所说丝毫不差,皇上大喜,重赏了熊开元。

[旁注]

歙县 位于安徽省南部,属古徽州六县之一,秦置歙县,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

坐禅 音译“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坐禅,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坐禅同时也是民间爱好佛学者理疗、治病、修身、养性、养生、悟道的一种修炼方式。

朱升(1299~1370)字允升,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

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

尹民兴 字宣子,号洞庭。1628年进士,初授宁国知县,后调知泾县。除奸厘蠹,有神明之称。1637年丁忧归里,在本乡大桥畈建圆拱石桥一座,大桥铺、大桥村因此得名。朝廷曾赐其官府私宅一幢。

[阅读链接]

另一个献茶的故事是这样讲的,皇帝命县令熊开元进京表演传闻中的“毛峰白莲”奇观。熊开元只好来到黄山拜求长老,长老将山泉泡毛峰的秘方传授给了他。熊开元在皇帝面前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

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开元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

熊开元心中感慨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非山泉不开莲,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