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菌培养和观察

细菌属于微生物。在各类微生物中,细菌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大、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全世界已知细菌共有 2000 种,它们的身体都由一个细胞组成,平均体长 2~3 微米、宽 0.5 微米,十分微小。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基本形态,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一般进行分裂繁殖,分裂结果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在最适宜条件下,20~30 分钟就能分裂一次,并可继续分裂若干次。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分裂繁殖时,许多细胞堆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菌落。不同种类细菌的菌落形态互不相同。

有些种类的细菌生长到某个阶段,菌体失去水分浓缩成芽孢。芽孢的壁很厚,渗透性很弱,含水少,能抵抗不良环境,可生存十几年,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再萌发成为一个新菌体。

培养和观察细菌,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科技活动,它需要准备各种用具用品、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等工作,然后才能进行细菌的培养和观察。

一、本项活动的用具用品

(一)仪器设备

接种箱(规格见本章第一节)、恒温箱、冰箱、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显微镜(附油镜头)、接种针等。

(二)玻璃器皿

培养皿、试管、锥形瓶、量筒、量杯、移液管、烧杯、漏斗等。

(三)培养基原料

牛肉膏(或鲜牛肉)、蛋白胨、食盐、琼脂等。

(四)其他用品

酒精灯、镊子、滤纸、纱布、普通棉花、载玻片、结晶紫染色液(或番红染色液)、pH 试纸等。

二、本项活动开展的步骤方法

(一)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不同类群的微生物要求不同成分的培养基。

1.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

  1. 营养肉汤培养基

牛肉膏 3 克

蛋白胨 1 克

食盐 5 克

水 1000 毫升

pH 7.1~7.2

  1. 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上述营养肉汤培养基的配方中,增添琼脂 20 克,

    即为营养琼脂培养基。

  2. 肉汁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牛肉 500 克

蛋白胨 10 克

食盐 5 克

水 1000 毫升

pH 7.1~7.2

如在本配方中加入 20 克琼脂,即成肉汁蛋白胨固体培养基。2.培养基配制过程。

  1. 配制溶液从上述几种培养基配方中任选一种,按 照配方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对牛肉膏和蛋白胨,需加热溶解;对新鲜牛肉,需去掉脂肪、筋腱,绞碎,加水浸泡,在 15℃下放置 12 小时或 50℃下放置半小时,用纱布过滤后, 与蛋白胨一起加热。待全部溶解后补足因加热所蒸发的水分。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把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加入称好的琼脂,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

  1. 调节 pH 值用 pH 试纸测试培养基的 pH 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 10

%盐酸或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1. 过滤 用纱布或滤纸趁热对培养基进行过滤。

  2. 分装 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一只 15

×150 毫米的试管,装入的培养基约 3~4 毫升;如果要制作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就把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每只锥形瓶只装入其容积一半的培养基。分装时,不要让培养基粘附在管口、瓶口处,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

  1. 加棉塞培养基分装后,要用棉塞堵住管口或瓶口。棉塞应采用普通、新鲜、干燥的棉花,不要用脱脂棉,因为脱脂棉易吸水而使棉塞无法使用。棉塞的制作方法是将棉花铺展成适当厚度,揪取掌心大小一块,铺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圈成的圆孔中,用右手食指插入棉花中间,同时左手食指与拇指稍稍紧握,就会形成长棒状的棉塞。棉塞做好后,应迅速塞入管口或瓶口中,

塞入的深度为棉塞的 2/3。棉塞要松紧适度,既要紧贴内壁而不留缝隙,以防空气中微生物侵入,又要不过紧,使之能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理想的松紧程度以手提棉塞时瓶、管不落为合适。

塞好棉塞的锥形瓶和试管,应盖以厚纸,用绳捆好,准备灭菌。

(二)灭菌

灭菌是细菌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培养基、各种培养用具用品、操作人员的双手都应进行灭菌。

  1. 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已分装好的培养基和已清洗干净的玻璃器皿,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 锅内注水,利用煤气、电等热源,使锅内蒸汽压力上升到 2 个大气压、蒸汽温度上升到 121.6℃。在此压力和温度下,经过 15~30 分钟,就能把培养基内和玻璃器皿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杀死。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少年儿童培养细菌时,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必须由教师带领进行,而且教师必须始终留在现场。如果没有高压蒸汽灭菌锅,可用家用高压锅代替。但家用高压锅没有压力表和温度计装置,无法准确掌握灭菌效果。因此,使用时应先进行灭菌时间的试验。方法是将需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 加热出汽后,盖好汽阀,继续加热 30~40 分钟,冷却后取出,把其中的培养基放置一天,观察是否有杂菌生长,如有,则再延长加热时间,直至不再出现杂菌污染为止。使用家用高压锅灭菌,同样须由教师自始至终在现场带领学生操作。

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也可以用普通的锅进行间歇灭菌。

  1. 接种箱的灭菌。接种箱是对菌种进行接种的场所,必须保持无菌坏境。接种箱内应安装紫外线灯,在使用接种箱接种前,进行紫外线灭菌。灭菌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为了检验紫外线灭菌效果,可以在接种箱内放置一份已灭菌的平板培养基,把盛放平板培养基的培养皿盖打开 5~10 分钟,然后放入温箱中培养,如有杂菌丛生,则需延长照射时间,如只有一两个菌落, 则可认为灭菌效果良好。

  2. 其他物品灭菌。接种时所用的酒精灯、火柴、镊子、移液管、烧杯等物品,在擦洗干净后,放入接种箱,与接种箱一起进行紫外线灭菌。

  3. 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的进一步制作。固体培养基灭菌后,通常要进一步制作成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这种制作须趁培养基灭菌后尚未凝固时抓紧时间进行。

  1. 制作斜面培养基在实验台上放一支厚约 1 厘米的长木条,将刚刚灭过菌含有培养基的试管头部枕在木条上,使管内培养基自然倾斜,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2. 制作平板培养基将刚刚灭过菌、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和空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在酒精灯的火焰旁拔下锥形瓶棉塞,随即打开培养皿盖,迅速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约倒入 10 毫升,以铺满皿底为度。然后放置

15 分钟,待培养基凝固后,再 5 个培养皿一叠,倒置于温箱中。24 小时后检查,如培养基上未长杂菌,即可用来培养细菌。

(三)接种

开展细菌培养观察所需要的菌种,可从科研部门、生产单位得到。菌种

得到后,应进行接种。接种方法很多,少年儿童接种细菌,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从一个斜面培养基接种到另一个斜面培养基。这种方法称为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保存菌种,传宗接代。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酒精灯点燃,左手拿住装有菌种和斜面培养基的两只试管,并将中指插入两试管之间,试管的位置要平行,管口齐平。右手持接种针,将针头和可能进入试管的针柄部分在火焰上烧红灭菌。

将两试管的管口靠近火焰,用右手小指与掌间拔掉两只试管上的棉塞, 迅速将试管口在火焰上烧灼约 3 秒钟,进行管口灭菌。接着将接种针伸入菌种试管内,先将针头接触培养基上无菌种的部位,使其冷却,然后轻轻取出少许菌体。

在火焰旁迅速将带有菌体的接种针伸进另一试管,在培养基上轻轻划 线,对菌体进行接种。划线应从试管底部开始,划较密的平行线,一直划到顶部。

接种完毕,烧灼试管口,在火焰旁塞好棉塞。

  1. 从斜面培养基接种到平板培养基。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观察菌落和菌体的形态。操作方法如下:

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底部朝上,用一只手的拇指和无名指将皿底固定成倾斜状态,在火焰旁稍微打开。同时,用同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菌种试管,在火焰旁把试管棉塞取下,试管口在火焰上烧灼 3 秒钟。

将烧过的接种针伸入试管,取出菌种,迅速送入培养皿内,在平板培养基上作多次平行划线,进行接种。

接种后,将培养皿盖好,其底部仍然朝上。

(四)培养

接种后的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应放入温箱中进行培养。温箱温度应保持 28~30℃,每天进行检查,约经 5~7 天,被接种的培养基上就会长出菌落。如果长出的菌落确系被接菌种,又无杂菌污染,说明接种已经成功。

经过培养,平面培养基上充分生长的菌种,可用于菌落和菌体观察;斜面培养基上充分生长的菌种,可放在冰箱内 4℃温度下保存,并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接种。

(五)观察

  1. 菌落观察。观察平板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观察内容有大小、形状、表面、质地和颜色等方面。其中,形状指圆形或不规则形等:表面指凸起或平展、有无光泽、是否光滑等;质地指粘、脆情况。对于菌落的大小,应量取其直径;对于菌落质地,可用接种针挑取,试验其粘、脆情况。

  2. 菌体形态观察。细菌的菌体微小,而且大多无色透明,为了在显微镜下看清其形态,必须进行染色。细菌染色可用单染色法,其步骤方法如下:涂片: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部位滴上一滴无菌水。然后,用无

菌操作方法,从斜面培养基上取出少许菌种,放入上述无菌水滴中,涂成均匀的菌液。

固定:将涂有菌液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迅速通过 2~3 次,使菌液干燥,将菌体固定在载玻片上,使其不易脱落。

染色:将结晶紫染色液(或番红染色液)滴加在干燥的涂片上,滴加量以染色液刚能覆盖涂片部分为适宜,染色时间约 1 分钟。

冲洗:用自来水缓缓冲去染色液,直至流水变清为止。干燥:将染色后的载玻片在微火上烘干。

染色以后,在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细菌菌体形态。观察内容主要有菌体形状和菌体排列方式。

三、开展本项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一)培养细菌的种类

接种和培养的菌种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种类,以免引起疾病感染,即使接种、培养非病源菌,也应教育学生在接种、培养和观察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和沾染菌体,每次操作结束后都须洗手消毒,接种针用过后要在火焰上烧灼灭菌,盛放菌种的试管、培养皿在活动结束后应清洗干净,不需要的菌体应妥善处理,不能随便丢弃。

(二)灭菌操作要一丝不苟

灭菌是本项活动成败的关键,在本项活动中,制作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等方面,都须进行灭菌工作。要教育学生对灭菌工作要一丝不苟,以免因一时疏忽而功亏一篑。

(三)作好记载工作

本项活动的全部过程都应进行记载。其中,对于接种方法、培养过程和观察结果应详细记载,以便为活动总结提供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