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鸟类生活习性观察

生活习性是指动物长期适应于坏境条件而在生活方面所形成的各种特 性。鸟类生活习性主要包括活动、取食、鸣叫以及种内种间关系等。组织少年儿童参加本项活动,可以使他们学到鸟类生态方面的各种知识,同时,通过观察,还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一、观察用具用品

望远镜、照相机、录音机、记录本、笔等。二、观察时间地点

(一)观察时间

在温带地区,春夏时期是观察鸟类生活习性的最好时期。因为春夏两季正值鸟类繁殖季节,而鸟类在繁殖期间特别活跃,鸣叫频繁,各种生活习性表现得十分突出,这时进行观察,比其他季节的收获要大得多。

(二)观察地点

森林是观察鸟类生活习性的理想地点,因为鸟类中的绝大多数栖息在森林中。同其他生境相比,森林中的鸟不仅种类和个体多,而且生态类型也很复杂,一座森林往往同时生存着鸣禽、攀禽、陆禽和猛禽。因此,在一次森林鸟类观察中,能同时观察到许多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种的鸟类,用时少而收获多。少年儿童进行本项活动时,如果学校距离森林较远,无法前往,可到附近片林中进行观察。

三、观察范围

鸟类生活习性观察的范围有普遍观察和专项观察之分。对少年儿童来 说,应采取普遍观察。所谓普遍观察,是指在一次观察中,对所遇到的每一个鸟种和每一类生活习性都进行观察,也就是遇到什么就观察什么。这种观察方式虽然粗浅,但很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而且还能为以后进一步观察打下基础。

四、观察内容

(一)活动

活动是鸟类生活习性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状态、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三部分。

  1. 活动状态。不同种类的鸟,飞翔、栖止的状态常不相同,各具不同的规律。此外,有些种类经常成群活动,有些则常单独活动,而仅在某一季节才成对或成群活动。

  2. 活动地点。各种鸟类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地点,彼此常不相同。从大的生活环境来说,有的生活于水区,有的生活于开阔地,而有的则生活于山

地或林区。就小的栖息地点来说,同是林区鸟类,有的经常在林内活动,有的则经常活动在林缘地带。即使同是树栖种类,有的活动于树冠中,有的则活动于树干上。

  1. 活动时间。大多数鸟类在白昼活动,少数种类则在夜间活动。白昼活动的种类,其开始活动和活动结束的时间又各不相同。

(二)取食

取食与活动密切相关,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每天要吃掉大量食物

(一般相当于自身的体重),许多鸟类活动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寻找食物上。鸟类取食包括取食时间、取食方式和取食对象等方面。在取食时间方面,

有的白天捕食,有的黑夜捕食。在取食方式和取食对象方面,有的在飞行中捕捉昆虫,有的涉足于浅水捕食鱼虾,有的则隐蔽在树冠枝叶间突然袭击出现的鼠类等等,取食方式和对象多种多样。

(三)鸣叫

各种鸟类都有其独特的鸣叫声,而且同种鸟类的雌雄之间、成鸟与雏鸟之间、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之间也各有区别。鸟类的鸣叫对其个体和种群的生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鸣声有呼唤声、警戒声、惊恐声和寻群声之分, 而不同含义的鸣声,其音韵和频度互不相同。

(四)种内、种间关系

鸟类在活动、取食和鸣叫时,经常和种内、种间其他个体发生联系,形成复杂的种内、种间关系。种内、种间关系主要为竞争、共居和依存三种关系。种内在繁殖期间还有配偶和家庭关系。猛禽和小型鸟类之间还有捕食关系等。

(五)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虽然不是生活习性,但它是鉴定鸟的种类的主要依据。因此, 在观察生活习性的同时必须观察鸟类的形态特征。鸟类形态特征主要有形 状、大小和羽毛颜色等方面。关于形状,除应观察整体形象外,应特别注意

喙、尾和腿的特点。关于羽毛颜色,除应观察整体颜色外,还要争取看清头、背、尾、胸等主要部位,并抓住一两个显要特征,如头顶、眉、眼圈、翅斑、腰羽及尾端等处的鲜艳或异样色彩。

五、观察方法

(一)早起、早观察

在春夏季节观察鸟类,以清晨 4∶30~8∶30 最为合适。因为这段时间鸟类最活跃。八九点钟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大多数鸟类陆续转入休息。再去观察,就只有零星鸟类在活动了。

(二)观察中注意隐蔽

在林中观察时,应该在教师带领下,保持密集队形,缓缓行进,边走边观察。观察人员不得穿戴红色和白色衣帽,以免引起鸟类惊恐和逃逸,也不应随便说笑和到处跑动,要使行动尽量保持隐蔽状态。对远处和高处鸟的活动状态,可用望远镜观察。

(三)做好记录

对观察到的各项内容,应该随时记录。遇到不认识的种类,应尽量进行拍照,以便返校后对照图谱进行鉴定。对于鸟类的各种鸣声,要先弄清是哪一种鸟在鸣叫,然后用汉语拼音记录下来,如长尾山雀的鸣声可记录为“Jing

—Jing⋯⋯”,三宝鸟的鸣声可记为“Ga—Ga—Ga—Ga—Ga”等。也可以用

录音机将鸣声录下来,返回后反复收听记忆。六、总结

观察活动结束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确定所观察鸟类的名称和分类地位

对于观察中不认识的鸟类,回校后可用鸟类图谱或其他有关资料进行种类鉴定,并确定它们属于哪一科、哪一属。

(二)整理野外记录

野外记录因为是随看随记,内容零散重复,应该按照活动、取食、鸣叫和种内、种间关系等不同习性类别进行归纳总结,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所观察的鸟种的生活习性特点。

(三)分析各种鸟类生活习性的生物学意义

在总结中,应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各种鸟类生活习性进行分析。

  1. 分析生活习性与鸟体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取食方式与爪、喙的形态结构之间有哪些相互适应的特点。

  2. 分析各种鸟类生活习性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例如攀禽攀附于树干、鸣禽栖息于枝头、猛禽在林缘上空滑翔,这都与它们各自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