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器件
科学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电子管在电子技术领域里统治了四十年之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子技术的深入发展,它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了。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问世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台代表当时最新技术水平的样机,总共用了一万八千个电子管,有十个房间那样大,耗电量高达二百千瓦,而且电子管要经常更换。由于存在体积大、耗电多、容易破碎,操作以前需要预热这些缺点,电子管成了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不少电子专家看到这一点,都想寻求解决的办法。美国贝尔研究所的执行副所长凯利是个电子管专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前就看出了电子管的缺陷。作为一个有远见的科学研究的领导人,他认为要进一步发展通信事业,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电子器件。
1945 年初夏的一天,凯利在贝尔研究所办公室同肖克莱(1910-)谈起这个问题。肖克莱当时只有三十五岁,他在二十六岁就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多年研究固体物理学,理论上的造诣比较深,是所里的固体物理专家。他很同意凯利的看法,并且向他介绍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你觉得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才比较有希望呢?”最后,凯利征求这个青年科学家的意见。
肖克莱想了一下,胸有成竹地回答:“我认为半导体物理学是应该探索的领域。”他这个建议是有充分根据的,因为当时半导体已经开始被用来制造电子器件,虽然还只是制造二极管、变阻器等小元件,但是已经显示出前途很有希望。
凯利采纳了肖克莱的意见,当机立断,作出了加强半导体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决定。
同年下半年,贝尔研究所成立了以肖克莱、巴丁(1908-)、布拉坦
(1902-)为核心的固体物理学研究小组,由肖克莱担任组长。巴丁三十八岁, 也是个固体物理学专家,早年搞过电气工程。布拉坦年纪稍大些,四十三岁, 有丰富的半导体实验研究的经验。研究小组的阵容很强,除了他们三个人以外,还配备了搞物理化学和电路研究的几个专业人员。
小组成立以后,很快就确定了研究方向。他们没有急忙投入半导体放大器的研制工作,而是先研究半导体的导电机制。初看起来,这好象有些不着边际,实际上却是正确的。因为当时对半导体的性能还不大清楚,匆忙地去搞器件研制,一定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反倒效果不好。
肖克莱小组选择锗和硅做研究对象,在两年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们对半导体的性能,包括半导体-金属接触的整流作用、阻挡层势垒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控制半导体里电子流动的方法。
在扎实而广泛的基础研究中,他们时刻记着最终的目标——寻找一种新的半导体放大器件。
怎样能够实现放大作用呢?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中间加上第三个电极,大功就告成了。半导体可不这样简单,因为它的导电机制比真空管复杂得多。一块半导体晶体,就是含有百万分之一的微量杂质,导电性能也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很明显,控制半导体内部的电子运动要困难得多。
肖克莱不愧是个战略家。他根据对半导体的多年探索,提出了一个被称做“场效应”的设想,从理论上预言:当半导体层薄得同表面空间电荷层相近的时候,就可以用和表面垂直的电场来控制薄膜的电阻率,使平行表面流动的电流受到控制,起到放大作用。
没有多久,布拉坦跟一个助手在电解液里测定半导体在光照下的接触电动势,也就是光生电动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他们实验的本意, 是测量光生电动势同温度的关系。但是当他们改变锗样品同电极之间的电压和方向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光生电动势的大小和极性也随着改变了。原来这正是肖克莱所预见的“场效应”!
第二天清晨,巴丁满面春风地走进布拉坦的办公室,拿出一张半导体放大装置的设计草图,建议布拉坦试一试。只不过一夜工夫,巴丁就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可见他解决问题的才干和急迫的心情。
布拉坦接过图纸看了一眼,立刻说:“我们现在就到实验室去试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