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事实可以成为新闻

每时每刻,媒介都面临着无数个发生着的事实。那么,什么事实可以成为新闻,什么事实不可以成为新闻呢?或者说,新闻工作者根据什么标准选择事实呢?在一般情况下,媒介采用这样一些标准:

读者、听众或观众的需要。每一个媒介都有自己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中国青年报》的读者是青少年,国际广播电台的听众是外国朋友,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的观众是妇女,北京音乐台的听众是音乐爱好者,《解放日报》的读者多是上海市民,《中国体育报》的读者则多是体育爱好者。我们国家现在有 2000 多家报纸,电视台 900 多座,广播

电台 1200 多座。报纸、电视、广播电台又有许多不同的栏目。每个媒介以及媒介的栏目,都有相对固定的读者、听众或观众。在选择新闻时, 新闻工作者会根据对读者、听众或观众的了解,安排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针对音乐爱好者的节目,不会安排大量的球赛的消息。

事实的重要性。事实会对人发生很大的影响吗?这个影响包括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如果这个事实可能影响很多人,或对媒介的听众、读者或观众有很深的影响,就具有了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就会选择这个事实做新闻。比如,关于希望工程的报道是 1994 年以来的热点新闻之一。因为它涉及了我国几千万失学儿童,以及成千上万个资助者。它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所以,一些有关媒介,如教育媒介、青少年媒介都把它当作重要的消息予以报道。又如,学生课本的质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都遇到过书本破页、缺页、缺线、图案模糊的情况,所以,《中国少年报》就将学生课本只有 53.9%的合格率当作 1996 年 6

月 12 日的头版头条。

及时性。今天,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今天的新闻到明天就成为旧闻了,所以记者不会报道几年前的一件事,除非他又发现了新的线索。1976 年我国唐山大地震,一直未公布死亡人数。直至 1979 年 11 月 23 日,《人民日报》才刊登新闻《唐山地震死亡二十四

万多人》。已事隔 3 年,为什么又提出这件事呢?记者指出:这个数字

是 1979 年 11 月 17 日至 22 日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首次公布的。于是,“大会首次公布数字”就成了一个新的线索。22 日会议结束, 23 日见报,可以算是很及时了。从电视、广播、报纸 3 种媒介各自的优势来看,电视、广播传播新闻更及时,几小时发生的事情,电视和广播就可以进行报道了,报纸则很少有这样的可能性。为了与电视、广播竞争,发挥报纸的优势,现在报纸越来越偏重于报道新闻的细节或背景。当然,一些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事实不必太强调发生的时间。

显著性。名人更能成为新闻。比如,一般的人死亡不是重要新闻, 但邓小平的逝世震动世界,因为邓小平是名人。名人是大家共同认识、共同关心的人,他们的语言、行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像许多中国人在悼念邓小平时所说的:邓小平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报纸头版,我们常常读到我们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包括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的专家、文化精英、学术领袖、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

异常性和冲突性。新奇、反常或不寻常的事情常常是新闻;具有冲突性的事件如战争、体育比赛、警察与匪徒的枪战等也常常是新闻。

如果重读上面列举的 5 个新闻,我们可以发现,“火山爆发”的新闻更具有异常性和及时性。“约翰逊服用兴奋剂”的新闻则有名人效应,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比一个奥运金牌获得者服用兴奋剂更让世人瞩目的了。

“夏斐之死”的新闻既有异常性也有重要性。母亲总是爱孩子的, 不忍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夏斐的母亲仅因为夏斐考试没有得 90 分以上, 竟用铁制三角木挫将他活活打死,实在是一幕难以置信的惨剧。其实, 夏斐数学得了 82 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得了 79 分,名列全班第五, 平时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但他的母亲相信“棍棒教育”,逼着孩子得高分。这种情况别的孩子也遇到过,只不过还未产生这么可悲的结局,所以这则新闻对教育家长就很有重要性。同样,我们也能从另外两条新闻中发现事实的新奇性及其对孩子们的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