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报道是如何形成的
热点报道的形成至少有 3 种情况:
社会热点引起媒体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许多事实会自然形成“热点”,如北京等城市街头老人们扭秧歌,在媒体报道前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了:扭秧歌虽然热闹,但造成的噪音怎么办?这些“热点”都是我们能亲身感受到的。经过媒体报道后,很自然地引起了社会反响。媒体报道形成社会热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能亲自
体验、接触所有的新闻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受媒介的指引。当媒介报道了某一事实后,并且这一事实的确能引起我们大多数人的兴趣,就会形成社会热点和报道热点。“克隆”技术的报道是一个典型例子。我们对复制人的技术充满了好奇心,也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我们能大批复制爱因斯坦吗?我们更对人类的未来表示担忧:如果希特勒被批量复制怎么办?生命哲学、伦理、自然、人类的理性等问题突然提到了我们面前,这时,我们希望读到更多、更详尽的报道来达到心理的满足。一些报纸不失时机地发表了长篇报道。如《中华读书报》1997 年 3
月 12 日的报道“今日羊被复制,明天人将如何”,回顾了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披露了各国、各界人士对克隆技术影响的反应及评论。媒体报道更激起了公众的讨论兴趣,结果形成了社会热点。
媒体报道形成社会热点,有时会激发、引导我们的参与行为。1994 年,通过大众媒体,人们知道了青岛市东区五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杜瑶瑶
的故事。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杜瑶瑶经历了常人不能想象的磨难。父亲去世,母亲卧病在床。杜瑶瑶要上学,要做家务,要服伺病人,要想法节省不能再省的钱⋯⋯杜瑶瑶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教师、学生、实业家、部队战士、记者自发地向杜瑶瑶和她的学校寄去了慰问信和捐款。张海迪寄去了 500 元钱请杜瑶瑶买一辆自行车⋯⋯媒体对于社会不幸者的报道常常会引起类似的援助行为。
社会热点与媒体报道相互影响。80 年代,表达个人意志、张扬自我的流行歌曲逐渐在青少年中形成潮流。部分青少年表现了对流行歌曲和歌手的狂热迷恋。职业的敏感使记者们开始热情报道歌手、歌曲、演出盛况及青少年的反响,使大多数青少年熟知刘德华、黎明、郭富城等流行歌星。没多久,港台的“追星族”一词便在大陆媒体上频频出现。媒体报道刺激了青少年更多地卷入追星活动,又形成了新的报道热点。
除了这 3 种情况,比较重要的纪念日或节日前后,也会形成与该纪念日或节日有关的报道热点。每年“三·八”节,是妇女问题热点;每年“六·一”儿童节,是有关儿童问题的热点;每年“三·一五”,是商品质量问题的热点⋯⋯但这些热点报道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节日或纪念日一过,有关报道会迅速减少。正如一些教育者所抱怨的,媒体只有在“六·一”才关心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