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记者素描记者的“新闻鼻”
记者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看着电视屏幕上的
侃
侃而谈的记者,兴奋地说:“当一个记者真不错。”我在 1996 年《中
国初中生报》读者调查中发现,5560 个中学生中,有 316 个中学生表示: 在 15 种职业选择中,他们最理想的职业是记者。
当个记者的确不错,有许多记者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了无限乐趣, 但当记者绝不像电视上表现的那么简单。要想胜任新闻工作,首先要具备的是“新闻鼻”。
“新闻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比喻记者应该长着一个专门能发现新闻的鼻子,总能从许多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嗅”出新闻。当然,关于“新闻鼻”还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说法,即:“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你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或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吗?你能迅速判断什么样的事情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吗?你能判断在许多能成为新闻的事实中,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吗?如果你能, 你就算有了一个“新闻鼻”。
现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原是《辽宁日报》记者,“文革” 中被迫到农村劳动。一次,一位农民看到他戴着手表就说:“嗨,戴这玩意儿干啥?还不如打双手镯子戴戴哩!”范敬宜听了,对农村人没有时间观念很有感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到农村采访。生产队长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生活的变化,其中谈到不少家庭添置了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还有座钟。范敬宜听到“钟”,马上想到“文革”中的“表”,有些激动,追问一句:“是不是家家都有钟?”队长带他一家一户看,果然家家都有。在农村生活发生变化的许多事实中,范静宜看到了“钟”的重要性。它意味着农村“白天看日影,晚上观三星”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他很快写出《夜半钟声送“穷神”》。文章在《辽宁日报》刊登后,又被《人民日报》转载。
很多记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着他们的“新闻鼻”。记者习泽慧在1993 年第十期《中国记者》上撰文说:一次,在午后喝茶时发现,菊花
茶没有菊花味,便打电话查询厂家,结果没有这个单位。记者感到这里有新闻,就开始明查暗访,结果查明,菊花茶里的菊花晶的含量还不到 2
%,主要成分是香精和糖精。记者在《新民晚报》头版头条披露了这一事件,成为爆炸性新闻,许多消费者来电话纷纷谴责商家的欺诈行为。还是这位记者,每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一天突然发现两位老太太站在树下,手提弹簧秤,每见一个孩子就招呼过来称书包。记者觉得奇怪,向老太太打听,才知道她们认为小孩子的书包太重了,要做个调查, 以向教育部门呼吁。在谈话过程中,敏感的记者已将新闻标题拟好:“小学生书包有多重?七斤半!”
应该说,我们大部分记者都有一个“新闻鼻”,只不过有的鼻子比较灵,有的鼻子比较木罢了。不然,我们就读不到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