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酣墨畅——四艺之书

我国书法教学有崇仰古风、追寻古风的规矩,每个人的审美走向大同小异或大异小同,都是从追随前人开始。临摹法帖能够达到初步形似,但书法家们在教习书法时,不是毫无目的地去写去教,而是要学生去学古人书法家的字,从而而创造属于自己的字帖。

当然,学书法先应该学执笔方法,也就是书法的笔法。书法教学中运笔取势的力感训练是很重要的,它与执笔、运笔、用墨、用线有关。

书法教学中的形似与内容

那是在我国东晋时期,有一次,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

天台山以古、幽、清、奇为特色,风景神奇秀丽。王羲之被深深的吸引了,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王羲之尽情欣赏天台山的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激发了他的书法创作欲望,不断地练字。由于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染成了墨池。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他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端详,然后深入思考。由于对自己所写的字还是很不满意,就又看又练,练得实在疲倦了,就握着笔伏在案上睡着了。

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那老人笑呵呵地看着王羲之,对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座,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的字,便请教说:“老人家,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他不知道老人要做什么。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将手伸了过去。

老人拿过王羲之的毛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老人说完,便挥毫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永”字,然后说道:“你会进步的。”说罢架云而去。

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啊?”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看着手心的“永”字,不停地练习,终有所悟。

原来,汉字的横、竖、勾、点、撇、捺这些结构和笔画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王羲之不禁叹道:“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一个非常好的笔诀啊!”

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他回到绍兴后,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当场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

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就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然后将这部书放在山顶一个岩洞里,后人叫这个岩洞为“黄经洞”。

学习书法应该崇仰古风、追寻古风。如果一个人不学习古代碑帖,或者从他的墨迹中看不出任何师从古人的迹象,那么就可以断定,这条路不是越走越窄,就是走向歧途。而一个人以古为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学尽为精粹,就缩短了自己摸索的过程。王羲之就是勤于临摹,最终才有自己的创造性成就。

学习任何东西,总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渐进的过程,学习书法艺术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在教学生写书法时,通常第一步都是临帖。而临帖的原则便是追求“形似”。

无论是毛笔还是钢笔书法,都必须在临摹好的法帖、范字上下工夫,并先得到“形似”。实践证明,追求“形似”,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形似”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字的外部形态,临摹法帖如果能够达到初步形似,也就具备了初步的形态美。因为供临写的法帖,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被一致公认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如果临写不能达到“形似”,就扭曲了对书法所表现的美感,就变了形,也失去了字的真实性,所谓“美”也就不存在了。

临帖要追求“神似”,只有做到了“形似”,才能进一步求得“神似”。不通过“形似”这座桥,是断然到不了“神似”的彼岸的。书法临帖中的“神似”所反映的是字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活的传神点。

在书法教学中,书法家只能通过不断地强调学生“形似”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神似”。所以,书法家们常说,书法“神似”是“形似”量的积累。

古人常说:“形无纤微之失,则神当自来矣。”这也就是说,为了求得“神似”,在书法临写中,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琢磨,在形态的纤微处做到少失以致不失,这样就能逐渐地趋于“神似”。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仔细观察和刻苦练写的精神。所谓“神来之笔”,必然是这二者的结果,绝不可能从偶然中得来。

当然,书法教学中强调不断地追求“形似”,也可以深化对写毛笔字的规律、技法的认识。

书法家们教导学生临帖学书,起初那些学生是不会懂得书写的规律,也不会真正懂得用笔的方法,即使知道一些皮毛,也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心中还是迷茫的状态。但书法家教学时不断强调“形似”,也就是说只有在长期追求“形似”的实践中,才能一步步地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熟练地掌握技法,并能鉴别出优劣。

至于书法教学中,从临写一种帖,扩展到临写多种帖,从求得对一种帖的“形似”,到对多种帖的“形似”,进而对各家有所扬弃,达到似又不似的独创程度,那又是更高的境界了。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从“形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代书法家刘熙载说:

书要力实而空,然求空必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

这里所讲的“实”,是指字的形质;“空”是指字的精神。求精神必先求形质。刘熙载要求人们先老老实实地在“形似”上下苦功,切不可忽视这紧要的第一步。

但是,怎样学习书法?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历代的书法家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书法家教学时说从篆书入手好;有的则是说从隶书入手好;当然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大多数书法家在教学时,一般都会强调学生从楷书入手比较好。他们之所以不同意从篆书、隶书入手学书法,是因为学篆书首先遇到一个难以认识的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其次,篆书兴起和通用的时代距离比较遥远。

其实,篆书作为一种字体,仍有着其艺术欣赏价值,但是它的实用价值却已今非昔比。对于只想通过学习书法写出工整美观的楷书、行书以适应学习需要的人来说,甚至是可以不学篆书的。

隶书比篆书易识易写,但它与楷书比较起来,点画显得优柔有余,刚劲不足,并且结构易于分布平正,因此学好隶书再学楷书比较难,而学好楷书再学隶书就比较容易了。

这是就初学而言的,如果要想窥其堂奥,达到高深的艺术境界,学好任何字体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宋代诗人、书法家苏东坡曾经说: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这段话的意思是楷书如通站立,行书如同行走,而草书就好如在奔跑一样。楷书在这里是楷模、典范的意思。

楷书点画分明,搭配匀称,形体方正,应规入矩,非常适宜于初学者学习。因此,明朝著名书法理论家丰坊曾经说:

学书须先楷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

所以,历代书法家们在教学时,都会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绕过楷书,直接学习行书或草书,就会因为忽视了楷书的基本点画、结构的训练,导致写出的字不符合书法的要求,出现点画不规矩,笔力不刚劲,疏密不匀称,结构不安稳,比例不适当等弊病。明代著名学者汪砢玉说:

近世多尚行草,未始学真而先习草,如人未学立而欲走,盖可笑也。

当然,对于书法家教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必要也不可能强求一致,只要得法并下得深功,书法家从任何一种字体入手教学都能取得成就,这就是殊途同归的道理。

[旁注]

王羲之 (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晚年隐居金庭。他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天台山 我国浙江东部的名山,它是东西走向的,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是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570年,南朝梁佛教高僧智顗在此建寺,创立佛教著名的天台宗。605年,隋炀帝敕建国清寺,清雍正年间重修,为我国保存完好的著名寺院之一。

《兰亭集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是我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撰写的。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法帖传世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中年时的得意之作。

碑帖 俗称“黑老虎”,既是一种有文化历史内涵,又是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品。古人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石碑上,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就成了碑帖。

临帖 是很重要的书法学习方法,也就是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画,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这样很容易掌握字帖的笔意,但对把握字的结构位置不足。

帖 我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大都将文字书写在竹或木制成的薄而细长的片上,称简牍或简书;或者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帛书。在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的、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

毛笔 我国的传统书写和绘画工具,是我国古人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毛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来,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熙载 (1813年~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清代文学家、书法家。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来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他是我国19世纪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著作有《艺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古桐书屋续刻三种》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篆书 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统一天下后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隶书 也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代,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成熟,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丰坊 (1492年~1563年),字人叔,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更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明嘉靖时进士,明代书法家、篆刻家和藏书家。善于书法理论,“五体并能”,有“书学渊博”之称;亦善于临摹前代书法,几乎可以乱真。书法最擅草书,腕力极健。代表作品有《逍遥游》、《草书七绝》等。

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它是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书写简便。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草书一般只是书法家临摹的章草、今草、狂草书法作品。

[阅读链接]

楷书的教学从我国汉朝就已经有其雏形了,到魏晋时大为盛行,直到隋唐时期才是所谓的集其大成,而书法家在教楷书时从哪一个朝代的楷书开始比较好呢?

书法家在教学时普遍认为从唐代楷书入手教学是最好的,因为唐楷是有法可依的,唐楷能把笔画写得方中矩,圆中规,直中绳,长短合度,轻重合宜,结构稳健,从而为教学楷书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也有书法家认为,唐楷法度森严,在教学时容易被那严格的规矩所束缚,因而他们提出初学者应该从魏晋楷书入手,说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天真烂漫,自由放纵,这也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