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乐艺的学习内容

乐艺除了在西周时是教育贵族青年的六小乐舞,在后来的朝代,逐渐演变成了六大乐舞,这六大乐舞又被称为乐艺六科,也是周代的《六代舞》。《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护》、《大武》。

《六代舞》据说是周公旦依据周国原来的制度,参照殷礼而制作的一种舞蹈。周公旦通过一系列重大的举措,对上古氏族祭祀乐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这样不但树立了周朝的权威,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敬畏之心。

西周人所说的“乐”,其实就是音乐和舞蹈的统称,特指那些配合着不同的礼仪而采用的不同音乐和舞蹈动作。所以,西周的礼乐是用来区别贵贱和判断是非的。

西周乐舞用来缓和上下,整合人心。周代的礼乐制度,是政治和艺术教养的结合,讲求礼乐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起到巩固统治和调和人心的作用。

周公旦制礼作乐,实际上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乐舞的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乐舞《六代舞》。《六代舞》,又称《六乐》、《六舞》或者《六大舞》等,它是周代帝王们用于祭祀的六个乐舞。传说是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率领文臣乐工在前朝乐舞基础上修订编成的。根据古籍《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

《六代舞》即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咸池》舜帝的《大韶》、禹帝的《大夏》和商汤的《大濩》与周武王的《大武》。

学乐艺的人应该知道,以文德得天下的帝王就必须用“文舞”来祭祀;而以武功得天下者就可以享受“武舞”。因此,前四个舞属“文舞”,而后两个舞则属于“武舞”。

《六代舞》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后来的历代政府奉为乐舞典范,实际上综合了许多文化成果。

根据古籍《周礼》中的记载:舞《云门》时奏黄钟、歌大吕,用以祀天神;舞《咸池》时奏太簇、歌应钟,用以祭山川;舞《大韶》时奏姑洗、歌南吕以祭四望;舞《大夏》时奏宾、歌函钟,祭祀山川;舞《大濩》时奏夷则、歌小吕,用以享妣;舞《大武》时奏无射、歌夹钟,用以享先祖。

表演这六个舞蹈的都是王室和贵族的子弟,乐舞人数更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周礼的等级制本质。其中,《大韶》和《云门大卷》是西周雅乐舞中以黄帝的《云门大卷》为开首之乐,用以祭祀天神。

周代人们将《云门大卷》列为“六大乐舞”之一,并使它成为学乐之人首先学习的一种乐舞,足可以见到它的重要程度。

周代将《云门大卷》作为“制礼作乐”的祭祀天神的舞蹈,这说明了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在周代已经不仅是民间传说里的统一之王,而且已经上升为神的代表,这是有深刻含义的。

《大章舞》作为周代的祭祀性乐舞,也是古人必学的一种乐舞。《大章舞》祭祀的对象是“地示”,也就是地神。

《大章舞》原本是唐尧时代的纪功性乐舞,根据传说它的内容原本是为祭祀上帝,并由尧的臣子质所创作,后来的秦国吕不韦在他所主编的《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记载: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至于为什么原本祭祀上帝的乐舞在周代转而祭祀地神,这已经很难去考证了。周代的《六代舞》也有把这一乐舞称为《大咸》的。

根据古籍《周礼·春官宗伯下·大司乐》中记载,祭祀唐尧的乐舞《咸池》,原本祭祀的对象是黄帝。到了唐尧时代,如果有所“增修”,就在基本保持原名的基础上改叫做《大咸》。

《大韶舞》也是古人必学的一种乐舞,它是传说中祭奠帝舜的乐舞。舜是古代的贤明君主,古籍《尚书·舜典》记载他曾经巡行四方,咨询四岳,善选贤人。正由于此,周代以此舞祭祀“四望”,也就是四方,还有的说是指名山大川,或者是日月星海的。

传说舜命夔以乐舞教育贵族子弟,因此这既是帝舜的文德,又被后人提炼为“中庸”之德,大约《大韶》的乐舞也具有“中庸”为美的特点。

对此,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古籍《尚书·尧典》记载《韶》时用“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便是说人们用器乐音律之间的配合,来达到人神沟通、协调的作用。

《大韶》经过了周代的确立,又经历了历代的传衍,最终它成为了“文舞”的代表作。除去享受了皇家王朝的尊敬之外,还受到民间的喜爱。

南宋学者罗泌在他所著的《路史·后纪》中记载:

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如南风至。

《大韶》不仅有隆重的祭祀意义,也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渐丰满,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对有机统一,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据后来的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左丘明所著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

吴国公子季札曾经游历卫、郑、徐等国。到达鲁国时,自然要求观赏周代乐舞。他对《韶》是极力推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叹为观止。

《大夏》也是古人必学的一种乐舞,它原本是夏代人们歌颂夏禹的乐舞,后来周代人们把《大夏》用来祭祀九州山川,大概是因为禹是古代以治理洪水而传颂后世的。古籍《尚书·大禹谟》中记载:

禹克勤于邦,克伦于家,敬承尧舜,外布文德。

《大夏》是歌颂大禹的乐舞,原名是《夏龠》,到了周代主要用《大夏》这个名字,反映了周人尊重自然之神力的态度。从制订乐舞的角度来看,也反映了周人善于从江山一统的宏阔规模中寻找王朝社稷基业的精神追求。《大夏》乐舞的确立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反映。

《大濩》这个乐舞也是古人必学的一种乐舞,关于它的说法很多,有人认为是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之后,周代人们才把殷商的《濩》作为本朝的《六代舞》之一,由此得知周人的气量是很大度的。

《大濩》乐舞原本是纪念商代君王伐桀的乐舞,歌颂了商汤的功劳的。古籍《周礼》中记载:

承衰而起,讨伐夏桀,救护万民,以宽治民除其害……救护万民得其所也。

这便是说商汤救护万民,因此这支舞蹈也被称为《大濩》。商代的《大濩》主要是用于祭祀先王,到了周代,该乐舞被广泛传播,成为了古代君子必须掌握的一种乐艺,不过它主要的祭祀对象却转换为祖先。

这一点与《大濩》表演主要在“桑林“之地举行有关。桑林之地的乐舞具有祈祷多子多孙的功能,也是人类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还处于低级水平时对于母性力量崇拜的结果。

古代君子最后要掌握的是《大武》这一乐舞。《大武》简称为《武》,是自周代起就被列为《六代舞》之一,可见周人把自己的功业与传说中的祖先们相提并论,不仅气魄很大,而且也是很自信的。后来的舞蹈历史学家们认为:

与《六代舞》前五个舞不同的是,《大武》是周代自己创作的乐舞,高度赞扬了周武王联合进步力量灭纣安良的伟大功绩,赞美周武王的文治武功。

《大武》是周代乐舞的标志性成果,这是为了纪念周武王克商而创造出来的乐舞,根据历史记载它的创作者便是周公旦了。《大武》舞蹈的内容表现了周武王克商的功绩。

《大武》内容是由六段乐舞来表现的。根据孔子对《大武》的述评及其他有关记载,可以设想出《大武》的表演情况:

第一段,开始是一长段鼓声,大概是舞蹈的前奏。舞队已集合,准备上场,接着,舞者手持武器,从北面出来,巍然屹立,徐缓悠长地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并等待诸侯到来。

第二段,舞蹈转入炽热的战斗气氛,“发扬蹈厉”,表现周军由姜太公率领的前锋部队,直指商都朝歌,这时舞队两面有人以示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成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灭商。

第三段,表示凯旋后南归。舞队可能只作“过场”式的回还移动。

第四段,表示南方各小国成服于周,南疆已稳定。舞队可能以宏大、对称、稳定的构图,来显示万邦来朝的气势。

第五段,舞队再分成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繁难复杂的队势。舞者皆坐,作低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已得到很好的治理,国泰民安。

第六段,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庄严肃穆的表示对周王的崇敬。全舞结束。

《大武》从内容上看,反映了武王伐纣的征战生活。从艺术处理上看,这个认输众多的男子群舞,结构比较严谨,队形、动作、情绪有变化,有起伏,以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刺击动作和复杂的队形变化,把舞蹈推向高潮。以整齐、规范、平稳的队势表示取得完全的胜利,国家得到统一、安定。音乐有鼓声作为前奏,物段伴随歌唱以烘托雄浑的气势。

后来有舞蹈史学家们认为:《大武》舞蹈的动作、队形变化都是表现着具体的情节的。而据孔子的分析,所表现的就是“武王之事太公之志”。

当然,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夸耀,显示自己的武力强盛,以此来威慑天下。

《大武》的六段舞蹈原来都配以歌词,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歌词已经难以追踪。其中的《武》、《赉》、《桓》等,却被保存在《诗经·周颂》中。如《赉》的最后一句是“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又比如《桓》的首句是“绥万邦,屡丰年”。

根据先秦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大武》之诗共有七句:“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意思是说:周武王是光耀天下的,他的功业举世无双。周文王也确实有文德,能把后代的基业开创。周武王继承周文王之志,止住残杀,战胜殷商,完成大业,功绩辉煌。

周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以,主张仁义的孔子对这个舞蹈的评价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即赞美这个舞的艺术表现,但是对它的内容则是表示有保留。孔子的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旁注]

《六代舞》 六代是指黄帝、唐、虞、夏、殷、周。六代乐舞又称“六乐”或“六舞”,是我国奴隶制时期歌颂帝王的代表性宫廷乐舞作品。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大咸》也即《大章》、虞舜时期的《韶》、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蠖》以及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西周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由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周成王东迁后都于洛邑。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周朝是我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礼》 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春秋孔子时对其发生了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大韶》 简称韶,又称九韶、箫韶等,是舜的乐舞,也是古代著名的六代乐舞之一,用于泛指美妙的仙乐。传说为乐师夔所作。《大韶》乐舞内容是歌颂舜帝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尧的功德,而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击石拊石”,是“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可见它原来也是氏族社会中的原始舞蹈。

《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等,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它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黄老思想的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蚩尤 中华始祖之一。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涿鹿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后来蚩尤战死,东夷和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后来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吕不韦 (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的著名商人,后来的秦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经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他的门客有3000多人。他还组织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对后世影响很大。

大司乐 周代官名。古籍《周礼》中设置有大司乐,为乐官之长,兼掌学政,也称为大乐正,也就是周代的音乐大学,它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它的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室和贵族的子弟,也有一些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音乐人才。

中庸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人自觉修养所达到的造福于人类及自然理想境界。

罗泌 (1131年~1189年),字长源,号归愚。他自幼生而颖迈,弱冠好读书,精于诗文,一生无意于科举考试。却著作了一本《路史》,为后世研究上古史、特别上古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路史》不失为一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史书。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相传他曾经做过鲁国的史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晚年双目失明,著有《左氏春秋》和《国语》,对后来文学历史等方面影响巨大。

九州 是我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也就是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桑林 本是我国商代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相同。春秋时期,“桑林”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它的动作、节奏、音响都很完美,乐舞既强而有力,又轻捷灵巧,而且音乐震撼人心。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楚庄王 又称荆庄王,姓芈,熊氏,名侣,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阅读链接]

《大武》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武王伐纣是为了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其次,《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战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从原始时代“刑天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而《大武》则发展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有所创新。

的结构比较复杂,舞段安排得体,概括而真实的表现了周人灭商的过程,以及灭商后班师回镐京,于是天下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