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底斯泰纳

安底斯泰纳是第一个作为犬儒派出现的人,是雅典人,并且是苏格拉底的朋友。他在雅典生活和教学在“一个运动场中,这个运动场称为‘居诺萨格’(狗窠);他被人称为■,即单纯的狗。他的母亲是色雷斯人;这一点常使他受人谴责,”——这种谴责在我们看来是很无聊的。

“他答道:众神的母亲是一个佛里基亚女人,那些以出生于雅典而十分自负的雅典人,并不比那些本地出生的蛤蜊和蚱蜢更高贵。他曾在高尔吉亚和苏格拉底那里受教育;他每天从毕莱乌港口进城,来听苏格拉底讲学。”①他写过不少著作,根据各种证据看来,他乃是一个有高度教养、高尚和严肃的人,他开始把生活上的外在的贫困认为有其价值。人们讲到过他的不少著作的题目。②安底斯泰纳的原则是很简单的;他的学说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一般性上面。对他的学说作比较详细的述说,乃是多余的事。他的学说就在他的那些美丽的言语(一般的规则)中,如像“美德是自足的,除了苏格拉底的品格力量之外,便什么都不需要了。”—

—“无欲是神圣的;而尽可能地减少欲望乃是最接近神圣的。”①——“善是美丽的,恶是可耻的。——美德即在工作中,并不需要许多言语和论证,也不需要宣讲。人的天职在于道德的生活。贤人是自足的;因为他拥有别人似乎拥有的一切。他满足于自己的美德;他以四海为家。如果他缺乏名誉,他不把它看成不好,而把它看成好事”等等。②(居勒尼派的学说与此相反,认为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在自身中找到快乐。)我们在这里一再看到那些关于贤人的令人生厌的一般说话,这些说话被斯多葛派以及伊璧鸠鲁派再加以引申,弄得更加冗长可厌;——以及那些关于理想的话,理想中所涉及的是主体,是主体的天职,是主体的满足,—

—认为要使主体得以满足,就须把主体的需要加以单纯化。

当安底斯泰纳说美德不需要论证和讲授时,他忘了他自己正是通过他的精神教育而获得这种精神的独立性的;他之能够摒弃人们所欲的一切,也只是教育的结果。我们同时也看到,美德曾获得另一个意义。美德并不是无意识的美德,像一个自由民族的一个公民的直接美德那样, 他如祖国、等级直接要求的那样尽了他对祖国、等级和家庭的义务。超出了自身限制的意识现在必须变为精神,掌握全部实在,把实在当作自己的东西来认识,或者加以理解。但是像这样一些状态,如所谓灵魂的天真或美丽之类,乃是幼稚的状态,这些状态在一定程度内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人由于是有理性的,所以必须脱离这些状态,并且必须从那被扬弃的直接性中重新创造自己。

安底斯泰纳在这种犬儒派哲学中还具有一种高尚的、有教养的形象。但是这个形象却很接近于粗鲁、举止庸俗、无耻;犬儒主义以后就是变成了这样。对犬儒派的种种讥嘲和戏弄,就是由此而来的。(个别人物的个人举止和品格的力量使他们成为有趣的人物。)关于安底斯泰纳便已经有这样的说法:“当他翻开外衣上的一个破洞时,苏格拉底向他说:我从你的外衣的破洞里看到了你的虚荣心。”①苏格拉底向安底斯泰纳说,他应当向美神献祭。

① “第欧根尼·拉尔修”,第六卷,第一三节;一——二。

② 同上书,同上处,第一五——一八节。

① “第欧根尼·拉尔修”,第六卷,第一○五节;邓尼曼,第二册,第九二页;(“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二卷,第二七节)。

② 同上书,同上处,第一一——一二节。

① “第欧根尼·拉尔修”,第六卷,第八节;第二卷,第三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