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汇储备规模

一、决定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

一个国家需要多大的外汇储备规模,既与贸易制度有关,也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有关。同时,也与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关。一般而言,从理论上讲,外汇储备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①一定时期的进口用汇规模。②外债的还本付息规模。③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及及应付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突然变化和金融动荡的用汇。④其它用汇储备,如汇率制度改革等。⑤ 本币的国际地位。

  1. 一定时期的进口用汇规模

一个国家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应付进口规模突然加大而出口减少产生的风险。这个规模一般根据时间和平均进口规模确定。目前,国内的看法是 3 个月的进口规模。即为年进口额的 25%,以此推算,1994 年,中国进口1200 亿美元,进口用汇的风险外汇储备约为 300 亿美元。1995 年进口规模加

大,外汇储备大体应在 350 亿美元左右。

但是,是否真正需要 3 个月的进口用汇储备,甚至超过 3 个月,应当视具体情况确定:①是否存在进口突然加大并持续的突变因素,尤其是持续几个月的因素。如果没有,就不必要守住 3 个月的规模,甚至可以降低。在这里,要具体分析国内经济政策和进口变化趋势,尤其是进口产品的国际价格、国内价格变动趋势。当国际价格上升时,如果存在进口刚性,同样数量的进口品用汇规模会提高。外汇储备相应要增加。当然,在这里还要观察进口品国际价格上涨能持续多长时间,从而确定外汇储备规模增大的幅度。而当国际价格下跌时,进口数量不变,外汇规模可降低,但进口数量增加则另当别论。此外,国内价格变动往往也影响进出口行为,外汇储备都应加以考虑。

②是否存在出口不稳定或出口乏力尤其是出口持续下跌的因素。如果存在这一因素,而进口又具有刚性或加大趋势,那么,3 个月的进口外汇储备就不够,应扩大规模。如墨西哥,自 1992 年以来,进口规模加大,而出口增长有限,持续大规模出现贸易逆差,1994 年的贸易逆差达 280 亿美元。这种情况下,外汇储备 3 个月的规模显然不够,应加大到 4—5 个月,甚至更大。反过

来,如果贸易有持续黑字趋势,如 70 年代以来的日本,进口外汇储备规模可

以少于 3 个月。③进出口的顺差趋势。如果存在顺差趋势,则不必要 3 个月

的进口外汇储备。如果存在逆差趋势,甚至扩大,则应超过 3 个月,增加到

4 个月或更多,这可以视政府调节进出口规模生效的时间来决定。

  1. 外债的还本付息规模

外债的还本付息规模无论是年度还是月度,都是一个已知数,并不存在什么风险变化,只是在还债能力或还债时间上因突变因素存在风险。但这里也不该简单地将还本付息作为外汇储备规模,而要考虑继续借债的规模。如果继续借债,还本付息与借债之差才是应增加的外汇储备规模。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国际汇率变化对还本付息规模的影响。如日元升值,增加了我国还债负担。如果日元还将趋升,将来影响可能还会增大。因此还本付息,应当考虑这些因素,相应地外汇储备规模也应考虑这个因素。当然,如果本币升值,也可以换取更多的外汇,减轻因外币升值造成外债增加的负担。这些因素,在决定外汇储备规模时都应考虑。

  1. 维持本币汇率稳定所需的外汇储备

这主要决定于如下几个因素:①抑制本币升值所需抛售的外汇。国外的经验,有时一次就需 10—30 亿美元。如果是升值压力持续,外汇储备则要更多。②防止国际金融动荡和国际游资冲击的外汇储备。诸如国际利率提高, 国内资本抽逃;国际游资到本国投资,一遇时机,兴风作浪。这些都要有充分的外汇储备应付。当然,维持汇率稳定和防止国际金融动荡的外汇储备需要多大,这既取决于本币的汇率趋势,也取决于本国外资流入中的短期资本规模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1. 其它目的需要的外汇储备

如汇率制度变化,本币从不能自由兑换走向可自由兑换和完全自由兑换,人们对外币需求会有较大变动,需要增加外汇储备。但是,汇率制度化是增加外汇供给还是增加对外币需求,这其中的情况很复杂。它与本币的信誉、政府的威信、汇率制度变化程度、汇率水平的调整程度乃至诸多非经济因素相关,也与政府管理、调控经济的能力和经济体系的机制相关。一概否认汇率制度变化对储备增加的要求,恐怕也会失之偏颇。而出于政治、经济目的外汇储备更是不能忽视。如近年来的日本,贸易持续黑字,日元节节升值,外汇储备规模增大,但政府本身并不干预,这可能与日本想提高自己的国际经济支配地位有关,并以此提高其政治影响力。在这里,要注意到,日元近年大幅度升值与国内“价格破坏”(即价格下跌)同时并存,故日元升值对其长期进出口影响不是很大。它对日本的正面作用远大于负面影响。这从 1988 年以来反映已很明显,日元升值并未造成其贸易赤字,仍然是黑字, 这说明,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潜力仍然较大。此外,要争取本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乃至作为国际货币都要考虑外汇储备规模。

  1. 本币的国际地位

这里主要是指本币能否趋向于或作为国际货币。如果能作为国际货币, 外汇的规模可以很小。因为本币就是硬通货,可随时调节或增加,故不必有较大规模。如美国,1994 年储备只有 700 多亿美元,相当于 2 个月的进口额。

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合适1.对外汇储备规模的两种看法

1994 年,我国外汇储备达 516 亿美元,比 1993 年增加 1 倍多,占用人

民币基础货币 2800 亿元。到 1995 年 6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增加到 626 亿

美元,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并将持续到 1996 年。其规模估计至少在 650—850 亿美元。这一规模对我国来说是否必要,很值得探讨。目前,对外汇储备规模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 500 多亿美元的储备不多。因为维持进口 3 个月的

规模需用汇 300 多亿美元,另外,现有 1000 多亿美元外债,每年还本付息

100 多亿美元,两项合计在 500 亿美元左右。另一种看法认为,外汇储备 300

—400 亿美元就可以了,目前 500 多亿美元规模偏大。甚至认为,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占款增多,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可以考虑动用一部分外汇增加进口,尤其是农产品进口,以平抑国内市场物价。我认为,短期看,外汇储备规模偏大,长期看,储备规模加大确有必要。

  1. 短期看,规模偏大

根据上述 5 个因素来判断,1994 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略偏大。按照进出口趋势,1994 年是顺差趋势,进口用汇充其量 300 亿美元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低些,而还本付息 100 亿美元也够了。汇率并轨虽有一定风险,但 3—4 个月后,已明显无风险,故不必增加储备,而国内金融市场对国际开放有限

(如 B 股),也不需要增加储备应付风险。故此,我们说,1994 年外汇储备规模偏大。1995 年,外贸仍然是顺差趋势,一季度顺差 70 亿美元,上半年顺差近 130 亿(海关口径)美元。全年预计顺差 150—200 亿美元。故全年有450 亿美元储备也够了。而目前的外汇储备显然偏大。

外汇储备规模偏大,是否就该增加进口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确实,可以考虑这样做。但是,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规模偏大”是自然发生、无可奈何的事。1994 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一方面鼓励出口,另一方面,却大大提高了进口成本和进口品价格,进口企业无利可获或获利较小,故企业不愿进口。因而,寄希望于用外汇来平抑国内物价在现有进口体制下是很困难的, 除非财政补贴。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汇率并轨所产生的效应。这种情况 1995 年依然存在。

  1. 从长期看加大储备确有必要

上述都是短期分析,如果从长远看,目前的外汇储备并不偏大,加大确有必要。①国内出口换汇成本在提高,尤其是国内高通货膨胀(10%以上) 的存在,会抑制出口,鼓励进口。外汇储备加大可有备无患。②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在香港回归前仍然是较大规模顺差,贸易项目在 1995 年将是顺差,1996 年可能逆差,但规模不会很大,而非贸易收支仍将保持顺差,并加大规模。这样,国际收支仍是顺差,人民币不可能贬值,只会升值。而升值对出口的抑制和对进口的刺激以及为稳定汇率的努力都要求增加外汇储备。③香港回归以后,我国将出现净资本流出。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经济平稳增长,资本将大量剩余;另一方面, 香港回归后,到海外的投资将会加大(目前流入的外资中有些是国内企业的创汇在香港存款,再作为外资投入国内,以获取优惠。1997 年香港回归后, 这一情况预计会有很大改变)。而外资因流入条件和国内需求市场的变化, 将会减少或稳定。这样,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外汇储备将会下降,甚至下降很大。尤其是,香港回归前后,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需要一笔外汇, 而目前偏大的储备可以起到以丰补歉的作用。④人民币在 2000 年前将实行自由兑换,汇率波动的风险增大,因此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一块至少要150—200 亿美元,甚至更多。

这样分析下来,到 1997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 600—800 亿美元并

不多(进口储备 400—450 亿美元,外债还本付息 120—150 亿美元,稳定汇

率 100—200 亿美元)。故此,短期来看,外汇储备规模偏大;长期看,增大确有必要。

三、外汇储备加大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外汇储备规模增大将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外汇增加占用人民币基础货币。另外,我国外汇储备加大,很大程度是资本净流入所致,而外资净流入在我国也具有较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这在 1993、1994 年很明显

(参阅第五章)。

外汇储备增加还迫使人民币升值,同时又不能抑制国内物价上涨,这将加大通货膨胀治理的难度。而且,由于国内出口换汇成本上升,外汇储备增加对贸易收支平衡不利。

基于上述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下列政策:

  1. 将外汇占款计入人民币货币发行计划,这样,可以减轻、消除通货膨胀压力。

  2. 国际收支顺差应尽快转向以贸易收支顺差为主而不是资本项目顺差为主。目前,外资流入规模过多,应把国际收支政策的重点转向贸易平衡和顺差,这对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非常必要,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和实现工业化也非常必要。

  3. 面对人民币升值,应促使外贸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销售价格, 增加直销,改变贸易数量扩张的状况,这既可减少国外的反倾销,也可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减少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