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贸易失衡的基本原因

贸易的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各国的贸易政策都是追求收支顺差,或是保持平衡。要求逆差的情况较少。当然,也不否认,在长期大规模顺差时,如果不能转为资本输出或高新技术的引进,必然会追求逆差以消除长期贸易黑字的不利影响,或者是转化为本币升值,抑制出口。总之, 持久性的顺差尤其是大规模顺差必然会导致贸易政策、贸易条件的改变,以期进口、出口得到一种平衡。我国贸易政策的目的何在呢?以下,我们从实证分析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

一、我国贸易变化的几个阶段

从1982—1995 年阶段,我国的贸易大体可划分为5 个阶段。①1982—1984

年,为贸易顺差阶段;② 1985—1989 年为贸易逆差阶段;③ 1990—1992 年为贸易顺差阶段;④ 1992—1993 年为顺差转向大规模逆差阶段;⑤ 1994—1995 年为贸易顺差阶段。国际收支中贸易的顺逆差与对外贸易中的顺逆差趋向无差别,因而,我们在分析贸易顺逆差的特征时,将以贸易统计资料为主来分析。

二、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经济粗放发展

从 1985—1989 年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自 1990 年以后,有

所好转,但 1993 年又出现了 121 亿美元的逆差,仅次于 1985 年。在逆差中, 对外贸易的逆差区域结构特征尤为明显(见表 2-1)。从地区来看,从 80 年代开始,到 90 年代,我国在亚洲的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1985、1986、1993 年例外),但与日本的贸易却长期处于较大逆差状态,这里更显示了与亚洲其它国家贸易顺差额的巨大及贸易顺差的意义。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数额虽然比较低,但却一直处于低额顺差状态。然而,与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国家的经济贸易却持久、牢固地处于逆差状态,与欧洲及北美国家贸易逆差最大,逆差最低年份也在 40 亿美元(1983 年),最高年份达 100 亿美元以上(1989 年),一般都在 60 亿美元以上(1993、1994 年与北美有顺差)。从亚洲国家获取的贸易顺差很多年份弥补不了与欧美国家的外贸逆差。这种区域结构特征表明:中国在与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贸易中,对其产品、设备的需求远远高于对方对我国产品设备的需求,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不表现为技术、专利引进上的逆差,恰恰表明中国经济的成长对技术、科技的重视远远不够,中国经济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只是在粗放程度上有了改变)。这从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的产品进口结构也可以看出,1988—1980 年和 1992—1993 年,国内经济增长极

表 2-11 981—1993 年我国贸易差额状况(万美元)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总额

1981

558286 65674 -57751 -28961

-423115

-34802 -709

1982

783610 84115 -60332 -22067

-367137

-81853 303622

1983

632876 37341 -165212 -96630

-243475

-59182 83680

1984

444722 40279 -206095 -50178

-246180

-84578 -127054

1985

-373497 23864 -524428 -132451

-367542

-108609

-1490274

1986

-141195 49729 -562745 -117766

-278903

-139928

-1196240

1987

483420

126891

-453354 -74958

-278314

-121880

-377858

1988

491863

159487

-514020 -180081

-475227

-111261

-775950

1989

648483 31179 -599026 -186648

-411972

-130268

-660204

1990

1571850 92931 -352462 -73218

-245689

-95311 874628

1991

157850 57442 -330348 -76839

-290610

-109696

-811878

1992

1208761 79757 -473134 -82381

-157953

-126312

438812

1993

-998182 52417 -754463 -15463 609337

-112910

-1221497

1994

468155 95507 -623623 20737 705886

-119177

534568

注:负号表示逆差。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3 》。

高,而一般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进口额扩大最快,占进口比重提高。中国经济粗放型发展在进口特征上也得到反映。如 1992 年矿产品进口 47.81 亿美元,

化工原料进口 71.76 亿美元,钢铁、铜进口 76.16 亿美元,最大的进口是机

器、机械器具等,达 244.62 亿美元,四项合计占当年进口总额 806 亿美元的

54.6%(440.35 亿美元)。如果加上纺织原料 78.64 亿美元,总比重可达 64.4

%。但是,这些进口,除了纺织原料被用于加工出口外,矿产品和化工原料的进口并未有相应的产品出口。1991 年钢铁及制品出口合计 23. 92 亿美元,

远低于矿产品的进口额。钢铁及其制品进口 50 亿美元,出口才 34 亿美元。

电气、机电、收录设备等进口 244.6 亿美元,但同类产品出口才 115.4 亿美元,连一半都不到(这种情况,80 年代以来一直长期持续存在,并非仅仅是1992 年),这恰恰说明我国进口的主要目的和意图是国内生产所用,而进口不能产生相应的出口,这说明经济仍是粗放型的,没有能力在国际上竞争。另一方面,也说明进口产品的技术、质量、功能在世界上也不是第一流的, 也不是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而进口。很显然,这样的进口,在国内经济成长需要设备、原料时,在经济过热时,在出口不能迅速增加时,必然会产生贸易逆差。经济粗放型发展,从国际区域进口特征亦可得到反映(见表 2-2)。1991 年,

表 2-2 我国从欧美及日本进口情况及变化(亿美元)

我国进口总额 719 亿美元,其中从美国(80 亿美元)、欧洲共同体(84 亿美元)、日本(100 亿美元)进口 264 亿美元,从港澳地区进口 176 亿美元。在从日本的进口中,工业制成品达 95.6%(95.95 亿美元),而其中进口最多的是纺织品(5.58 亿美元)、钢铁(15.88 亿美元)、特种工业专用机械

(10.27 亿美元)、通用机械(5.5 亿美元)、电力机械(8.32 亿美元)、车辆(7.03 亿美元)电讯器材及收录机设备(5.86 亿美元),这些进口合计

58.44 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比重达 61%,而所有这些都是一般性的产品和

设备。这种进口特征从进口美国、欧共体国家的产品中也可得到佐证,只是略有差别:从欧共体进口中,化工原料和特种工业机械比重更大些,而从美国,进口初级产品(食物和纺纤)、制成肥料和其它运输设备多些。

总之,我国从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虽然进口结构上有了改变(1987 年与 1991 年比),但进口的主要内容变化不大,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了变化,但技术等级的升级却变化有限,还不足以产生国际经济影响,只是粗放经济的程度有了变化。

经济成长粗放型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进口上,也表现在出口上,这在区域结构上已显示出来,即出口主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华人较多的地区。如 1992 年,对亚洲国家(地区)出口为总出口的 71.9%(见表 2-3),而其中对香港、日本、新加坡、泰国、台湾出口占亚洲地区出口的 90.43%(分别为 61.37%、19.14%、3.32%、3.99%、1.46%、1.15%)(见表 2-4)。而在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表明中国还不能打开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只能靠附加值不高而又廉价的产品去从工业化国家获取一些必要的外汇。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在品种、规格、式样还是在质量、

表 2-31 981—1994 年我国出口区域结构变化(%)

地区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2

1993

1994

亚洲

66.62

67.60 68.90

66.96

70.76

74.14

71.9

57.35

60.68

非洲

4.63

3.55 2.05

3.66

1.41

1.39

1.53

1.66

1.45

欧洲

16.73

16.74 16.49

18.43

16.67

13.07

13.36

17.91

15.54

拉丁美洲

2.86

2.40 2.28

1.25

1.05

1.11

1.27

1.94

2.03

北美洲

7.86

8.69 9.41

8.74

9.18

9.38

10.88

19.80

18.87

大洋洲

1.29

0.99 0.85

0.91

0.94

0.90

0.94

1.34

1.42

总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资料来源:同表 2-2 。

表 2-4 1981—1994 年我国在亚洲地区的出口结构(%)

地区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2

1993

1994

亚洲总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日本

33.20

30.24

32.42

24.23

22.58

19.23 19.14

29.98

29.37

香港

36.72

38.81

38.23

52.17

58.95

60.28 61.37

41.97

44.07

新加坡

4.61

3.79

11.04

5.03

4.55

3.78 3.32

4.27

3.48

韩国

1.27

4.09 3.99

5.44

5.99

小计

74.53

72.84

81.69

81.43

87.35

87.38 87.82

81.66

82.91

资料来源:同表 2-2 。

技术、性能或功能上都还不能适应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需求。这从我国出口到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结构上可以得到印证。例如,在对日本出口总额中,1991 年有一半是初级产品(51.37 亿美元),另一半是工业制成品。在初级产品中,又以石油、非食用原料为主,达 63%。而在制成品中(51.15 亿美元),纺纱、织物及服装、衣着产品占 45%(23.09 亿美元,见表 2-5)。在纺纤工业品外,出口产品内容杂多,并没有主导产品,没有附加价值高的产品,这种情况在对欧美出口上也是如此。1991 年对美国的出口中(总额

61.94 亿美元),石油(6.78 亿美元)、纺织(5.92 亿美元)、服装(10.85 亿美元)是主要产品,占比重 38%(见表 2-6),其余单项产品,极少有 1 亿美元以

表 2-5 1981—1991 年我国对日出口商品分类(亿美元)

项目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出口总额

48.64

45.44

61.09

63.98

83.95

102.52

一、初级产品

38.15

36.18

48.25

42.01

47.43

51.37

非食用原料

4.06

5.50

6.91

9.18

12.39

10.55

石油

27.42

24.33

31.60

20.76

18.21

19.32

1.8

1.83

1.62

1.53

1.88

2.5

二、工业制成品

10.49

9.26

12.84

21.92

36.52

51.15

轻橡产品

4.81

3.51

4.78

10.09

13.03

16.58

纺织品

2.09

2.60

3.84

6.25

8.08

7.64

杂项

3.54

3.78

5.04

7.29

14.01

19.04

服装

2.21

2.34

3.69

5.60

11.81

15.45

资料来源:同表 2-2 。

表 2-6 1981—1991 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分类(亿美元)

上的。这种结构,在对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出口上并无多大差别,只是欧共体国家进口石油少,食品多一些。1991 年食品(6.89 亿美元)、非食品原料(7.11 亿美元)、纺织(7.30 亿美元)和服装(12.88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67.39 亿美元)的 50.7%(34.18 美元,见表 2-7)。

表 2-7 1981—1991 年我国对欧共体出口商品分类(亿美元)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总 额一、初级

食品

非食用原料纺纤

二、工业制成品

化 学 品 轻橡矿品

纺织杂项

服装

25.34

11.39

2.76

6.36

1.67

13.95

3.65

4.72

2.98

5.40

2.55

25.17

9.08

2.79

5.26

2.40

16.09

3.39

4.30

2.88

4.84

2.36

22.54

8.63

2.55

5.43

2.37

13.91

3.59

4.81

3.43

4.97

2.61

38.87

12.39

4.79

6.40

2.78

26.48

5.55

9.41

5.51

10.02

6.20

48.55

14.27

4.85

7.92

3.84

34.28

7.25

12.25

7.32

12.30

6.62

67.39

16.39

6.89

7.11

2.62

51.00

8.34

13.76

7.30

23.05

12.88

资料来源:同表 2 — 2 。

1993 年、1994 年这种状况虽有改进,但并不稳定,这表明了一种可能。

总而言之,自 80 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逆差从现象上说,可以归因于经济、贸易的粗放型发展,以原料、初(粗)加工产品为出口的主要内容, 以数量和价格优势占领市场。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长期贸易的必然逆差,顺差只有在限制或减少从工业化国家的进口或国内经济(政策)收缩中产生, 或者通过本币贬值产生,不可能在正常的贸易中产生。这是中国贸易中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由于这种特征,从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验看,

中国经济要走上工业化道路,依照现在和过去的做法,再有 15 年恐怕也难以完成。因为上述三国战后贸易的特征就是出口适应国际经济的需求和变化, 生产出了国际一流或准一流的产品,尤其是附加价值高的加工和深加工产品,而中国还很少。如果我们能够转变,也须花费 10—15 年时间。

三、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二:汇率下调和出口管理混乱

影响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既有管理体制(包括权限)、运行机制的因素,也有企业制度、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等因素。这些方面的因素人们注重、分析的较多,我们这里不多费笔墨。但是,就出口而言,影响我国出口额增长的最直接的现象原因是出口缺乏国际竞争能力。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较高,但初(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的产品多, 而高技术、深加工、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较少,尤其是,除了服装以外,没有出口的主导、拳头产品。这是我国出口创汇不能稳定、不能保持贸易顺差的一个根本原因。这一点,我们在以后还将详细分析。另一个就是我国的出口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往往要经过中间商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结果,本应获得的利润却被中间商拿走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数额。我国与美国等国在贸易统计上的巨大差额往往也由此产生。中国产品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如果仍然依赖于中间商而不能直接进入消费国市场,国际市场恐怕总也无法开拓。

然而,除上述因素外,影响我国产品出口额的一个最直接原因恐怕就是混乱的出口和削价竞销,从而使本应获取的盈利白白流失,惠于第三者。80 年代以来,我国出现持久性的贸易逆差,但如果我国出口能保待价格稳定, 而不是争相降价,也就不可能出现贸易逆差。据计算,1992 年,我国出口的8 亿美元,占出口额的 9.2%(243.4 亿美元);出口 5—10 亿美元以上的产

品中,因单位产品价格下降而损失 12.786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 75.4 亿美元

的 16.96%;在出口 2—5 亿美元以上的产品中,因降价损失 8.7092 亿美元, 占出口额 46.524 亿美元的 18.72%,三项合计,损失占出口额的 12.04%。从降价情况来看,出口额越小,降价损失比重越大,即使按 12%的比重算, 1992 年出口额 850 亿美元,损失至少达 100 亿美元。1993 年,我国出口产品

降价更为显著,仅与 1992 年相比,据海关统计,1—7 月份 59 种出口 1 亿美

元以上的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的达 39 种,因之而少收汇 13.74 亿美元,占

59 种产品出口额的 5.66%(出口 243 亿美元),仅按此比例计算,1993 年降价损失至少 50 亿美元。按 1990、1991 年价格则下跌更大。如果不是出口相互杀价,按 1991 年价格中国 1993 年就不会出现 120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可见,出口产品价格下跌是造成贸易出口不佳、贸易逆差的一个首要原

因。

何以会产生出口产品全面价格下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1. 人民币对外汇率大幅度贬值以及外汇调剂市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促使商品出口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人民币对外币贬值,企业在出口商品时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可以相对降低,从而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的作用。然而实际情况表明, 人民币对外币贬值并没有因出口量的扩大而使外汇收入增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在决定商品出口价格时,不是以同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为参照系进行核定,而是依据人民币贬值后的汇率按出口货物成本进行核算,其结果是人民币贬值愈多,出口商品价格就下降得愈多。而且,

按出口国内成本定价反过来又不断使出口换汇成本上升,使盈利减少,最终换汇成本上升,又迫使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出口价格再降。这是我国出口产品单位价格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下降的根源。其结果是很多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外汇收入不是增加很少,就是没有增加,甚至减少。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在这里,我们也明显看到,人民币汇率下调并不都是有益,也没有刺激出口创汇水平,而仅仅是刺激了出口数量。以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来获取有限的外汇增加,这一方面加剧国内供求矛盾,推动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使国民财富大量无偿流失,肥水、收益外流。

  1. 出口产品相互杀价竞销,不仅使出口产品数量下降,而且使出口信誉和商品信誉大大降低。中国货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有些类似于 50 年代日本

货在国际上的名声——“劣等货”,这对已经改革开放 15 年而且是一个非战败的大国而言,实在值得深思和反省。实际上,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价格都能在对方国的市场卖到与国内市场同等数额的最低价,即国内若卖 5 元/

斤,国外可卖 5 美元/斤。

多渠道出口造成的相互杀价竞销,其损失没有具体统计,但有些实例足以说明问题。如天津磁化杯,新加坡一位商人最早从中国进口时只用了不到 2 个新元(国内卖 7 元/只时),而该商人在新加坡的售价却是 54 新元/只。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个商人由此而赚了几百万新元。后来众多的出口和对方进口商使磁化杯的价格一跌再跌,但 1992 年仍能卖到 13 新元/只。如果我国的出口像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由一个独立机构委托独家商人经销,一个磁化杯的出口价恐怕就不是 2 个新元了。

当然,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不断下降还有其他原因,如硬性出口任务指标、出口商谋取私利等,但主要还是前两种因素。

四、贸易顺差(或逆差缩小)是如何产生的

贸易顺差共计有三个阶段,即 1982—1984 年,1990—1992 年,1994— 1995 年。前两个阶段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经济从扩张阶段走向调整或不景气阶段。同时,又是汇率下调(进入稳定)阶段。经济收缩时对进口有明显的抑制影响。1981 年大力压缩基本建设和财政开支以后,国内经济进入了调整整顿时期,市场不甚景气。1982、1983 年属于恢复时期,国内市场并不十分旺盛,尤其是,进口还受到较多严格控制,在创汇有限的前提下,政府力争保持收支平衡。这种平稳政策导致了 1982、1983 年的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增加。1984 年经济调整结束,尤其是 1984 年第四季度需求呈现过度膨胀。再加上政府鼓励用汇,进口加速,贸易由前几年的顺差转为基本平衡,而对外贸易的统计数则是逆差近 13 亿美元。从此,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物价迅速上涨。随着进出口权力下放和体制改革、进口速度加快,出口不能弥补进口的需要,贸易进入了持久的逆差阶段。其间,虽然数度下调汇率,但并没有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因为国内物价在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极为昂贵,而供给又短缺,不得不大量进口。

对 1988 年四季度开始的经济过热虽然中央及时着手治理整顿,但直至

1989 年下半年才开始见效。1989 年下半年国内经济不景气和市场疲软并没有立刻导致进口收缩,这主要是进口合同的滞后影响。1990 年开始,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减缓,对进口需求缩减,贸易开始转入顺差阶段。导致 1990 年以后

贸易顺差的另一个辅助性因素是 1989 年 12 月份以后的数次汇率下调和微微下调。汇率下调对我国的出口鼓励和进口抑制作用虽不十分突出,但它确实

可以增加进口成本,进口企业必须考虑成本价格。在经济较快增长、价格上涨较快时期,汇率下调对进口抑制不明显,但在国内需求缩减、供给增加时期,有一定的效果。

也正由于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或逆差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需求不景气、生产过剩,再加上汇率下调,使进口成本增加共同作用,从而抑制进口,增加出口,因此说,在我国并不存在保持贸易顺差稳定或贸易平衡的机制。贸易收支状况更多地与宏观经济环境相联系,这也表明我国的贸易平衡极为脆弱,一遇适当时机和环境又会出现逆差。1993 年出现 121 亿美元的逆差,其根源在此。1992 年以后,全国又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经济增长周期。投资增长严重失控,导致主要原材料价格直线上升乃至成倍增长。1993 年黑色金属材料购进价格上升 74.1%,其中钢材上涨 72.4%,建材类产品价格上升 61.1%,很多原材料价格比同期国际市场价格高出许多。如薄板,国内价格每吨 5000—6000 元,而国际价格只有 280—300 美元以下。悬殊极大的生产资料价格使用料企业无法承受,不得不进口,而很多企业利用调剂市场换取美元进口或走私进口生产资料获取差价利润。1993 年国内进口钢材 3022

万吨,进口铜铝 52 万吨,汽车 31 万辆,是自 1984 年以来进口的第二个高峰

年。当然,消费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因而,尽管 1993 年的调剂市场和黑市美元下跌幅度较大,但并不能有效抑制进口。鼓励出口作用也有限,因为国内成本上升太快,汇率下跌赶不上。因此,贸易逆差是必然的。

1993 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宏观调控 16 条措施以后,情况有所缓解,黑市美元和调剂市场上的美元也开始稳定下来。虽然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价格跌落较慢,但企业已感到经济明显在收缩,尤其是投资规模的压缩。进口用汇大为减少,即使有大量用汇,也是因为已经签了合同,进口有一个滞后时间所致。这样,从政策上来说,1993 年底进出口的逆差趋小。1994 年汇率并轨以后,从计划分配渠道获取外汇从而得益的好处没有了,进口成本相应提高,而出口好处增加。尤其是 13%和 17%的退税率,使 1994 年的实际名义汇率可达 9.9 元,而新的增值税的实施也使进口成本达到 1∶9.9 元。汇率下调以及实际上的多重汇率使进口受到适当抑制,而出口有了相当大的刺激, 尤其是 1994 年取消了外汇留成上缴制度,企业创汇由企业自己支配,也大大鼓励了企业创汇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财政货币政策仍然适度从紧,并重点整治了金融秩序混乱状况和房地产开发区热、投机等。国内市场需求平稳,很多生产资料价格趋于下降和稳定,进口相对稳定,贸易开始转向顺差。尤其是 1995 年上半年更为突出,贸易顺差已达 139.8 亿美

元,超过了 1994 年 53 亿美元的顺差。全年顺差近 200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