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日军侵占海府地区后,迅速向海口地区广大农村进犯,占领各村、墟集、交通要道、港口。国民党的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国民党军队已撤往琼崖腹地山区。
日军占领各区乡所在地和交通要道,先后在美兰、龙发、文岭等地建立据点,收买汉奸,成立维持会,实行法西斯统治。
1939年6月起,日军向琼山各根据地“扫荡”,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使人民群众处于一片恐怖之中。中共琼崖特委及其领导下的抗日独立总队挺进敌后,开展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为了贯彻琼崖特委关于坚持抗战的指示,1939年6月,中共琼山县召开了第七次代表会议。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贯彻了琼崖特委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动员全县人民坚持抗战,加强对全县抗日斗争的组织领导。会议纠正了限制群众参加抗日斗争的做法,批判并克服“一切为着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思想倾向,具体布置全县持久抗战工作。
会后,县委把动员青年参军和群众支前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紧抓好。根据中共琼山县第七次代表会议精神,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发动各阶层民众参军参战。
县委发出抗战动员令,指出:“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一切为了抗战”。县委领导成员李苏文、徐清洲等到各乡村领导抗战工作。
独立总队第一、二大队和地方游击队在琼山、文昌交界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壮大抗日武装力量。
到1939年底,先后开辟了包括琼山县树德、咸来、云龙、道崇、苏寻三,文昌县南阳、潭牛、大昌等乡纵横100余里的广大地区为抗日根据地或游击区。
从1940年起,各区委、各乡党支部纷纷动员民众,建立和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动员参军参战的热潮。
在各次发动群众参军的热潮中,禄马、中税、树德、大坡等乡的党组织作好发动工作,出色地完成发动群众参军的任务。
各区在动员群众参军中,还发动群众收集分散在民众手中的枪支、弹药,交给抗日部队。琼山各区乡收集的枪支弹药交给独立总队,解决了独立总队部分武器装备问题。
在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潮中,不仅有许多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加到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抗日独立总队中来,参加到琼山县委、各区委领导的抗日地方部队中来,而且还有许多爱国民主人士也起来组织抗日武装队伍。
但是这些武装队伍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虽然挂着抗日旗号,在实际行动上却是另一套,有的还借抗日之名,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中共琼山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区别不同情况,对这些武装队伍多做教育争取工作,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府海郊区爱国人士王少钦亲眼目睹日军暴行,人民群众惨遭摧残,义愤填膺,毅然决心组织抗日武装队伍,抵抗日军侵略。经过他的积极宣传,很快在府海近郊的乡村组织起一支有80多人的抗日队伍。
1939年6月,这支刚成立不久的抗日队伍就在薛村桥伏击日军,取得胜利,首战击毙击伤日军20多人。此后,王少钦率领这支队伍转战于羊山地区,打击日伪军。但是,队伍在作战中损失很大,尤其是枪支、弹药补充很困难。
中共琼山一区委及时给予帮助,区委书记王国中和薛村党支部及时慰问、援助,并向王少钦指明坚持抗战的方向。当了解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后,王少钦义无反顾地率领这支抗日队伍加入抗日独立总队,被编为第二大队第六中队。
加入抗日独立总队后,王少钦率部转战于羊山及琼文抗日根据地,第六中队成为抗战有功的部队,王少钦成为优秀的年轻指挥员。
在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国民党灵山乡乡长王英清、塔市乡乡长陈伯洲、演丰乡自卫队长欧邦禹都先后组织地方游击队,打起抗日旗号。
这些武装成分复杂,良莠不齐,鱼肉乡民的事时有发生。中共党组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通过关系,争取这些国民党地方游击队参加到抗日队伍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日部队。
经过几个月的争取工作,这些国民党地方武装都参加到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这些部队克服缺点,提高政治觉悟,提高军事素质,成为坚持琼崖抗战的有生力量。
琼崖抗战一开始,就牵动着爱国琼侨的心弦。各地琼籍华侨与全国海外侨胞一样,身居海外,心系祖国安危,先后成立援冯委员会、华侨救济会等爱国组织。发动捐款捐物,解决抗日军民的困难,为支持琼崖抗战作出贡献。不仅如此,许多华侨还直接回家乡参加抗战。
华侨服务团的各位琼籍华侨同胞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乡,向群众宣传抗日,鼓励青年参军参战;开设医务所,给抗日军民送医送药,沟通琼崖和海外琼侨之间的关系,深受抗日军民的赞颂。他们的爱岛爱国精神,对坚定岛内民众的抗战信心、坚持孤岛抗战的军民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