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抗日游击队伍不断壮大

1939年春,正值国共合作期间,曾、王两部以港澳同胞、华侨和东江群众武装的面目,取得了国民党部队的番号。

1939年4月,王作尧领导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第四战区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5月,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也改编为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

两支队伍取得了合法地位,部队的番号虽然改变了,但中共党的领导和组织独立性质没有变,在干部任免和军费上也完全独立自主。

国民党虽然给了曾、王两部番号,但不发给粮饷和武器。曾王两部的供给,主要来自当地人民和香港同胞及华侨的支持。

爱国爱乡是华侨和港澳同胞的优良传统,他们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荣辱。当曾、王两部经费困难之际,香港同胞通过募捐、巡回义演、卖花劝捐等活动,筹款支持抗日部队。

南洋华侨掀起抗日救国捐献热潮,富者慷慨解囊,贫者节衣缩食,妇女献出金银首饰。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文森队、吉隆坡队等回国时,都带回大量军需物资。

中共香港工委动员一大批港九爱国青年回到东江参加抗战。东南亚各地爱国华侨青年在当地华侨团体的发动和组织下,纷纷回乡参加抗战。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编为第四战区游击指挥所第三挺进纵队新编大队后,队伍继续壮大,后来发展到500多人,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建立提供了大批干部和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成为开辟东江地区敌后战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位于大鹏半岛北端的坪山地处抗日前线,经常处于战备状态,但游击健儿不畏强敌,在龙岗、横岗、梅沙、葵涌等地和沙头角、深圳附近,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不断扩充队伍,仅1939年秋到1940年春,游击队就与日军作战30余次,揭开了惠宝边抗日游击战争新的一页。

在惠宝边地区,茜坑、马鞍岭抗日自卫队频频袭扰驻坑梓、坪山、葵涌的日军;在宝安羊台山地区,第五大队的铁路队,沿乌石岩——龙华——布吉公路袭击向香港开进的日军后续部队。在曾生率领游击队转战惠宝边时,王作尧的队伍也活跃在广九铁路南端以西敌后,连续取得抗击日军的胜利,尤其是火烧大涌桥、首次解放宝安县城南头等战斗,使之威名大振。

1939年8月,宝深公路沿线的大涌桥及附近电话线都被王作尧率游击队破坏,驻扎在宝安城里的日军乱作一团,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通讯联系,派出抢粮的车也屡遭伏击,城中曾一度断粮。

骄横的敌人当时并不把抗日军民放在眼里。因为在广东,就是国民党正规军当时也没有攻下过一座日军把守的县城。

12月1日,王作尧率领的“老模”部队会同数千名群众包围了县城所在地南头镇,一声令下,围城军民喊声震天,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墙。

“不可战胜”的鬼子胆战心惊,乘夜从海上逃走,南头镇回到了人民手中。这是广东省在抗日战争中首次收复县城,王作尧的指挥功不可没。

在以后的几个月中,曾山和王作尧带领的这两支抗日武装,分别在惠阳县和宝安县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打开了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至1939年底,两支部队发展到近700人。

1939年2月,广东省委正式成立了东江特委,由尹林平任特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