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940年9月上下坪会议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从海丰挺进东莞大岭山区,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开始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曾生率领第三大队到达大岭山区后,一方面依靠原有的地方党组织,一方面派出民运工作人员到各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自卫武装,建立政权,并发展党组织。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发展一大批党员,许多村建立了支部;同时,建立了乡政权,成立了相当于区一级政权的连平联乡办事处,领导乡政权的工作。各乡建立了抗日自卫队,配合部队作战。就这样,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就初具规模了。

在第三大队开创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时,第五大队则留在宝安县,创建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连续“扫荡”,根据地在战火中巍然屹立。

1941年2月,中共东江特委从第三大队和第大队中抽调20多人与增城抗日游击队基干队整编成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增从番独立大队,大队长卢伟良,在增城的油麻山建立抗日根据地。

到1941年秋,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已经有队员1500多人。整编后的队伍战斗力大增,1940年11月,曾生率领第三大队在黄潭打退日军200多人的进攻,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

接着,他们抓住战机,向莞太、宝太线出击,袭击敌人的据点和日军的来往车辆。同时又进行了清匪肃特,打击到大岭山勒收税款、搜刮民财的伪军土匪和顽军,保护了群众利益。

第三大队的行动引起了驻莞太线的日本占领军的恐慌,于是他们便密谋出兵围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一场激烈的战斗便是这样开始了。

1941年6月10日夜里,驻莞城、太平、桥头的日军400多人,在大队长长濑的率领下,偷偷地向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进发。

敌人这次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百花洞。他们错误地以为这里是抗日游击队的活动中心,妄图在这里一举把我军主力消灭。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从桥头经大迳、大环扑向百花洞;另一路由长濑率领从莞城经上下山门、髻岭,向百花洞合围。敌人这个秘密行动,早已被我方情报人员所获得,于当天晚上便送到了正在百花洞主持召开民运会议的大队长曾生手上。

曾生立即率领百花洞抗日自卫队迅速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制高点,准备迎敌。同时,派通讯员去大王岭村向总队长梁鸿钧和政委林平报告。

梁鸿钧接获报告后,当即命令副大队长邬强率领跟随大队部活动的第三中队急速赶往百花洞去支援曾生,又命令驻大环村的第二中队和驻大沙长圳村的第一中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待机出击进攻之敌。随即林平和梁鸿钧便率领大队部机关人员从后山转路来与曾生会合。当时,第三大队3个中队总共只有200多人,只配有两挺轻机枪,武器装备均不如敌人,但他们不怕强敌,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敢与敌人拼个高低。

11日拂晓,一队日军出现在北面通往百花洞的小路上。曾生一声令下,抗日自卫队以猛烈火力向日军射击。

日军遭此突然打击,顿时阵脚大乱,一部分慌忙趴在地上,利用田埂进行抵抗;一部分拼死抢占北面的小高地继续抵抗。

与此同时,长濑率领的一队日军100多人,向第一中队阵地横向运动过来。长濑骑着东洋大马,挥动着指挥刀,不断地指指划划,神气十足。

第一中队中队长彭沃这时正伏在机枪手吕苏的身旁,待那只大洋马走进机枪射程之内,他立即给吕苏下令:“瞄准那骑马的军官,打!”吕苏一连几个点射,长濑连人带马应声倒在路边,滚了两滚就不动弹了。

一时间,第一中队的机枪、步枪一齐发,一排排子弹猛烈射向敌群,打得敌人丢下死伤者,纷纷向附近的荔枝园窜去。

彭沃立即下令发起冲锋。冲在前面的第二中队在荔枝园里正遇着20多名溃逃的日军,小队长杨仰仁指挥战士向敌兵扑去,敌兵慌乱向北端小高地逃走,战士们紧追不舍,敌群中殿后的一名军曹手持指挥刀做垂死挣扎,突然掉转身举刀号叫着向战士们扑过来。冲在前面的班长吴提祥端起步枪,一枚子弹就击倒了这个军曹,缴了他的指挥刀。

此时,敌兵还在拼命地跑。杨仰仁使劲吹响短促的哨音,鼓励战士们穷追猛打。陈廷禹、林文虎、刘景生3人冲在最前头,步步紧逼敌兵,与敌兵展开白刃格斗。敌兵最后占领了荔枝园背北面的小高地。第二中队立即组织火力发起冲锋。

此时小队唯一的一挺轻机枪撞针打弯了,火力骤然减弱。敌人乘机以凶猛的炮火朝冲锋的战士轰击,班长张兴中弹牺牲,两名战士负伤,政治指导员韩藻光向敌人喊话,也被枪击负伤。

第二中队第一次冲锋受阻,便跃进到小高地旁占据有利地形,与敌人形成对峙状态。就在第一中队在荔枝园与日军拼杀的同时,邬强率领的第三中队赶到百花洞村与曾生会合后,迅速占领了大环至百花洞的南面高地,用火力支援第一中队作战。

第二中队也及时占领了大环北面山地的制高点,在抗日自卫队配合下,以火力打击大环以北山地的日军,并配合第三中队堵截日军往大环的西南退路。至中午,驻在附近的第五大队的第一中队和重机枪中队以及百花洞附近的大公岭、髻岭、连平、大塘、治平、杨西、大沙等乡的抗日自卫队先后赶来投入战斗。

此刻,从髻岭、连平、大环到百花洞、大公岭一带起伏的山峦,处处是游击队和民兵,把两路来犯的日军包围在百花洞与大环之间的几个小山头上,并使用各种火器不断地向敌人猛烈射击。

大沙乡自卫队那挺英式水龙重机枪和各乡民兵携来的土枪土炮发挥了威力,密集的火力打得鬼子进退不得。

各村的群众听说“包围了日本鬼子”,也纷纷拿着木棒、锄头、尖头扁担登上各个山头摇着大红旗敲锣打鼓助战。霎时,枪炮声、呐喊声、锣鼓声响彻山谷,震天动地,呈现了壮阔的人民战争场面。

日军陷入包围后,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反扑,企图夺路逃命,均被抗日军民击退。激战至下午15时许,日军两次施放烟幕弹,借以掩护再次突围,在抗日军民奋勇反击下,同样遭到失败。日军发现突围无望,便一边就地挖掘堑壕,固守待援;一边放出军鸽向驻石龙的日军求援,军鸽飞至数千米外的大沙乡时,被大沙自卫队击落。

此时,林平、曾生看到敌人已处在穷途末路之中,立即分头到各部队进行战斗动员,鼓励全体指战员再接再厉,抓紧时机歼灭这股敌人。

入夜,日军收缩队伍,龟缩在百花洞荔枝园北面的几个小高地固守。

彭沃中队组织小分队轮番进行袭扰,搅得日军整夜胆战心惊。深夜,日军派两名士兵经大环村的伯公坳向莞城报讯,在伯公坳出口处被大迳抗日自卫队截住,一名被打死,另一名逃脱,缴获一支崭新的“三八”步枪。

至第二天上午,各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着。日军出动飞机向被围困之敌空投粮食、弹药,部队和自卫队的轻重机枪一齐向敌机开火,敌机不敢低飞,空投的物资大部分落在部队和自卫队的阵地,成了抗日军民的战利品。

日军再次组织突围,但在抗日军民顽强阻击下未能得逞。直至下午,日军从广州、莞城、石龙出动步兵、骑兵1000多人前来救援。抵达战场后,用大炮乱轰一阵,被围困的日军才在炮火和烟幕弹的掩护下夺路冲出重围,狼狈逃走。

百花洞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击毙日酋长濑大队长,毙伤日军官兵50多人,缴获长短枪10余支及弹药、物资一批,还缴获几匹战马。第三大队和抗日自卫队共伤亡10多人。

这次作战的胜利。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重返惠东宝敌后对日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战后,驻广州的日军华南方面军头目称:这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百花洞战斗的胜利,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东江抗日军民的胜利信心。

在曾生率领第三大队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王作尧率领的第五大队则在宝安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围剿,击毙日军70余人。至此,东江敌后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曾、王两部返回惠东宝敌后,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和深入的群众工作,阳台山、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屹立于广九铁路中段以西的宝安、东莞地区,它像两把尖刀插在东江日军的胸膛上。

铁路以东开拓了坪山游击区。部队由100多人发展到700多人,还建立了有1000多人的抗日自卫队,其中不少是龙岗客家儿女。

1941年圣诞节,驻守香港的英军向日本投降,滞留在香港的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梁漱溟、夏衍、蔡楚生等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的文化名人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党中央时刻关心着他们的安危,周恩来、廖承志等同志代表党把营救这批社会名人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东江抗日游击队。

在这次行动中,王作尧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曾生、王作尧率领两支部队合并成立东江抗日游击队时,王作尧便冒着危险亲自开辟了通往港九的交通线。为了巩固这条生命线,王作尧派出民运干部潜入深圳河北岸日军封锁区,在沿途大多数村庄建起了可靠的关系,不仅群众支持游击队,连日军的情报人员也倒向游击队成为内应。

王作尧负责沿线的警戒和护送任务,他细心周到的工作,使日军层层设防、汉奸特务出没的险路变成了通途,沿着这条秘密交通线,营救对象一批批脱离了险境。东江游击队的营救行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