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抗日游击总队的发展
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后,东江顽军继1941年10月占领大岭山大部分地区,又在1942年初先后破坏了中共南方工委和中共粤北省委,并出动第一八七师、独九旅、独二十旅、保安第八团等5000多人,向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位于阳台山的中共武装发起进攻。
此时恰逢1942年严重饥荒,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处境艰难。路西部队处在日伪顽军夹击之中,活动在背靠珠东、莞太和宝太公路两侧、日伪军沿线据点的间隙,处境险恶,供应困难,部队伙食仅能维持生命,战斗频繁而残酷,指战员忍饥挨饿参加战斗,不少人壮烈牺牲。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路东部队在横岗至坪山之间的铜锣径,对日军打了一场在政治上很有影响的伏击战。
5月14日拂晓前,彭沃率惠阳大队在铜锣径设伏。上午,驻横岗日军出动70余人马,到碧岭抢粮。下午,当日军返回铜锣径,进入了惠阳大队的伏击圈时,指战员们怀着满腔复仇的怒火,以密集的火力突然射向敌人,日军顿时人仰马翻。
这场战斗共击毙日军15人、伤日军20多人,打死战马31多匹,缴获战马3匹。铜锣径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在艰苦岁月中坚持抗战的东江抗日军民。
为了争取国民党军事当局放弃对曾生和王作尧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进攻,一致抗日,曾生、王作尧根据张文彬的指示,上书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和蒋光鼐,要求下令停止反共摩擦,一致抗日,承认曾、王部合法地位,划定防区,发给饷械。并将上书广为印发。
但是,顽固派不听劝告,对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抗日游击总队实行自卫反击,打退了顽军的进攻。
同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变换手法,派参议黎越庭来找王作尧和何鼎华谈判。黎声称是蒋光鼐、李济深授意李章达派来的,为的是向余汉谋斡旋,以期实现曾、王上书提出的要求。
抗日游击总队即请示周恩来。周恩来立即复电提出谈判必须坚持的原则:政治独立,不混编,不接受国民党派来政工人员,不调训部队,专在游击区打击敌人。同时,要了解国民党方面的情况,警惕他们的阴谋。
9月3日,周恩来在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重申了上述原则,要求抗日游击总队派人到韶关谈判须慎重,尤须慎重人选。在未有保证前,仍以他们派人至部队来谈,以延缓其摩擦为好。
关于反共登报的拒绝,周恩来强调应作肯定的答复,并要他们感觉没有分化可能,而应使他们断绝这种企图。周恩来在电文中并请书记处转告尹林平及梁广、曾生。
12月25日的黄田之战,是此期间最悲壮的一幕。宝安大队一中队政治指导员黄密率领一小队在黄田基围休整,顽军第一八七师发现后出动一个团多的兵力,从龙华进行远道奔袭,17位勇士背靠珠江恶战整天,反复拼搏,血染黄田滩涂,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在日伪顽军两面夹击东莞大岭山区和宝安阳台山区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通过电台向党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作了汇报。
1942年12月底,中共中央转来南方局、周恩来给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电报,指出:“你们任何时候都需准备好对付顽方及日寇两方面可能进攻的形势。”
1943年2月,周恩来再次电示尹林平:必须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应付险恶环境,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虽趋向政治解决,但对东江则势在必打,志在消灭,对此万万不可忽视;全国处在困难之中,蒋日伪相互勾结,对我实行军事“围剿”、政治破坏和经济封锁,我们要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粉碎日伪的“围剿”和封锁,以争取胜利。
游击队贯彻周恩来的指示,早有防备,给以迎头痛击,然后主动转移。接着又打破了顽军的“勤剿、穷追、杜绝”,经受住了抗日反顽艰苦斗争的考验。
鉴于中共粤北省委、南委被国民党破坏,南方局指示原辖国统区的党组织停止活动。为领导沦陷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斗争,指示成立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
省临委由林平任书记,连贯、梁广为委员,负责召集会议和统筹之责。东江军政委员会以林平为主任,统一领导东江和珠江三角洲及中区部队的工作。路西、东宝地区抗日军民,在林平、梁鸿钧、王作尧等领导下,深入到宝太和莞太公路两侧的敌占区艰苦地坚持抗战;路东、惠宝边区抗日军民在曾生领导下,在困难中得到了发展,开拓了坪山抗日根据地。
1943年2月,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总结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和部署今后的工作,在九龙新界沙头角区乌蛟腾村召开了乌蛟腾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林平、连贯、梁广、梁鸿钧、曾生、王作尧、杨康华、李东明、罗范群等。会议由林平主持。
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指示,会议决定成立由林平、曾生等7人组成的东江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东江、珠江三角洲和中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会议期间,林平连续接到南方局、周恩来发来的电报。南方局批准了东江军政委员会成员的名单:林平、曾生、王作尧、梁鸿钧、杨康华、罗范群、林锵云7人为委员,林平任主任。
南方局同时也批准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领导干部调整的名单:政治委员林平,总队长曾生,副总队长王作尧,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参谋长梁鸿钧,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李东明。
电报还指示加紧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缩小后方,充实战斗部队。
2月30日,南方局、周恩来电示林平,指出在日伪和顽军两面进攻的严重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一些必要的步骤,应付险恶环境。不能对顽固派有任何幻想,要依靠群众和干部的团结和积极的行动,和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的指示,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的指示又一次给广东党和部队指明了斗争方向。
会议认真总结东江及珠江三角洲一年来对敌斗争的成绩和经验教训,认为当前局势虽然严峻,但是我们已经过一两年艰苦斗争的锻炼,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去夺取胜利。
会议研究确定:“必须以积极主动反击日伪顽军作为我们部队行动的方针,以迅速改变被动地位,争取局势好转。”
会议提醒要时刻警惕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对顽军的进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坚决反击,粉碎其进攻。
战斗队以精干小分队为战斗单位。加强主力部队建设,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增强战斗力,机动灵活地打小仗,掌握时机集结力量,对孤立弱小之敌,给予歼灭性的打击。
乌蛟腾会议以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发动了对日军和国民党顽军军的反击。
总队政委林平等率领宝安大队奋战宝太线。主力珠江队在宝安大队配合下沿着宝太公路三打西乡、二打福永、一打沙井,一个连一个地歼灭了敌人,打退了顽军的进攻,改变了敌我的态势,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打开宝太线斗争的新局面。
总队长曾生率领惠宝边部队拓展坪山抗日根据地。护航大队控制大鹏半岛后,在马鞭岛海战中歼伪海军一个中队,夺取了大亚湾的制海权。
护航大队随后还向向稔平半岛挺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暗街、平海歼伪军一个大队和两个盐警中队。以惠阳大队向梧桐山区推进,歼灭沙头角日军外围据点伪军2个连,控制了梧桐山周边地区。
副总队长王作尧率领东莞部队向敌人四面出击。第三大队以大岭山区杨西、治平两乡为中心,向莞太公路、莞樟公路、宝太公路北段和广九铁路西侧,积极主动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出击。
东莞部队在篡村、茶山、怀德等地共歼敌5个连,并争取伪第三十师第八十九团代理团长梁德明率一个加强营起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一系列胜利的战斗,打开了东江抗日战场的新局面。
1943年11月11日,日军调集第一〇四师团发动了打通广九铁路战役,顽军逃向惠州、博罗等地。日军为了确保广九铁路运输线畅通,第一〇四师团在其东莞、宝安驻军配合下,向大岭山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的“万人扫荡”。11月18日,日军从常平、樟木头、塘厦、莞城等地开向大岭山,途中遭到我第三大队和珠江队阻击,日军占领大岭山周围的村庄,对大岭山形成合围。
部队在王作尧、邬强、彭沃指挥下,在深夜分3路突围,转到外线作战,开辟新区,出击南社、常平、东坑、松木山、莞太路之敌。日军进攻大岭山扑空,后院起火,只好撤兵,“万人大扫荡”被粉碎。
东江敌后抗日战场的形势好转,到了1943年底,大岭山、阳台山抗日根据地不但全面恢复而且连成一片;坪山抗日根据地向东扩展到稔平半岛,向西扩展到梧桐山周边地区。
从1943年1月至1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作战70多次,击毙、击伤和俘获日军、伪军1000多人,成员发展到7个大队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