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三军逐鹿中原
1948 年春,中原战场大军云集,战云密布,一场逐鹿中原的大战正在密云不雨中。
1、2 月间,国民党为了加强其中原防御,将中原战场重新划
分为第四(菏泽)、第五(信阳)、第六(商丘)、第八(合肥)、第十三(南阳)、第十四(阜阳)、第十五(襄阳)、第二十一(宜昌) 等 8 个绥靖区,组成邱清泉、胡■、孙元良、张轸、裴昌会、张淦 6 个
兵团,总兵力有 37 个整编师,连同非正规军共 86 个旅、 66 万余人。这些兵力分属徐州司令部司令官顾祝同、九江指挥部主任白崇禧、武汉行辕主任程潜、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目的是重点摧毁大别山根据地,巩固长江防线,确保江南统治区的安全。
4 月,刘邓大军主力从大别山转到平汉路西后,蒋介石对他在中原的兵力部署又作了调整:以十几个旅继续“清剿”大别山;以整编第四十六军、胡琏兵团的整编第十八军及整编第九师分别位于郑州、漯河、南阳地区,监视进入豫陕鄂地区的解放军主力;以张轸兵团的整编第十、第二十、第五十八和第八十五师等部“扫荡”桐柏、江汉地区;以整编第五十六师守备襄阳、樊城地区:邱清泉兵团的整编第五军等部在鲁西南地区监视正在濮阳一带休整的粟裕兵团。
解放军方面,洛阳战役后,刘邓大军主力、陈谢兵团、华野的陈唐兵团三支大军在豫西地区胜利会师,经过短瓣的整训和补充,正在寻求新的战机,而华野粟裕兵团也正在积极完成休整,准备加入中原作战。当时的中原战场,就象一盘布局严密的棋子,牵一发而动全局,一
着走对,步步皆胜,一着走错,全盘皆输。
- 月 16 日,中央军委分析了中原形势后致电刘邓:平汉路敌人比较集中,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即将结束休整准备机动,你们“新行动方向是豫西南、鄂西、豫西北及整个汉水流域,歼灭分散之敌,调动平汉线以东之敌向平汉以西,以利粟裕行动。”并指示,到豫西南及汉水流域去的兵力不亦太大,在补充了新兵、弹药、夏衣之后,即可“早日向西南,首先夺取宛西 4 县,然后出汉水。”
宛西 4 县指南阳以西的镇平、邓县、内乡、浙川,该区为豫陕鄂三省要冲,北通武关、南傍汉水,唐河、白河、潦河,赵河诸河流流贯其间,是河南省主要产粮区之一。这里封建势力、地主武装强大,全区有28 个保安团,是蒋介石亲手扶植的“模范区”。由于宛西处在豫陕鄂和桐柏解放区之间,是解放军进一步向汉水流域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 刘邓决定,发起宛西战场,首先摧毁解放区中心的这一封建堡垒,巩固中原的后方,控制汉水中段,使豫陕鄂区与桐柏区连成一片。
在接到中央电报的当天,刘邓在叶县以东的郭店镇召集陈赓、孙富治、陈士榘、唐亮等将领开会,研究部署宛西战役。确定由陈赓统一指挥这次战役。具体部署是:以第二纵队、华野第十纵队及桐柏军区主力两个旅为南路军,于 5 月 2 日攻击、围歼邓县之敌;以第四纵队第十二
旅及陕南地方武装为西支队,于 5 月 2 日拂晓突击包围浙川、荆紫关之敌,待主力到达歼灭之;以第四纵队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及第二十二旅、豫陕鄂军区为北路军,围歼西峡口、内乡、镇平、侯集镇之敌。邓
小平对负责指挥这次战役的陈赓说: “这次战役,是我们三军会师、逐鹿中原的第一步棋,一定要出奇
制胜,掌握中原战场的主动权。打下宛西 4 县,我们的后方就有了可靠的依托,今后,我们主力在中原机动作战,就无后顾之忧了。”
他思忖了片刻,又接着说: “南阳地区是别挺芳的老巢,别挺芳在此实行‘宛西自治,多年,
对人民很有欺骗性。至今,那里的群众对他仍颇有好感。部队进入南阳后,在宣传和执行政策上一定要讲究策略,坚决执行新区政策和纪律, 把工作重点放在打击极少数反动武装头子和地主恶霸身上,避免打击一大片,逐步争取群众。”
战役从 5 月 2 日开始,到 17 日结束。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和保安团
队 2. 1 万余人,解放了宛西城镇十余座。从此,中原解放军有了更深远的后方,既可向西、西南机动;威胁国民党长江中游和大巴山防线,又便于向东作战,寻机大量歼灭敌人。
宛西战役后,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体整完毕暂不向江南作战略行动,先加入中原作战,以集中力量歼灭中原之敌,粉碎中原敌人防御体系。同时指示刘邓,牵制临颖地区的国民党整编第十八军, 使其不能东援,为粟裕兵团渡黄河南下创造良机。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刘邓决定以围城打援的办法组织宛东战役, 以第一、第三、第六纵队组成东集团,由陈锡联指挥,佯攻确山,吸引第十八军南下增援,以利于粟兵团南下。以第二、第四纵队、华野第十纵队和桐柏军区部队主力、豫西第七军分区部队组成西集团,由陈赓指挥,协同东集团,在羊册以东地区对由南阳东援的张轸兵团实施夹击围歼。
- 月 25 日,东集团佯攻确山,敌整编第十八军南下增援,张轸亦率
3 个整编师由南阳东援。当张轮兵团主力行至赊旗镇以南的埠口时,遇到第四纵队的阻击。刘邓遂令东集团主力离开确山,兼程西进,参加围歼张轸兵团的作战,同时令华野陈唐兵团和中野第九纵队阻击敌整编第十八军。
这时,西集团的指挥陈赓鉴于东集团尚未赶到,而敌人队形过于密集不易割裂,所以于 29 日命令第四纵队主力稍向北撤,纵敌东进,准备在东集团赶到后,夹击该敌。但这一意图很快被敌人察觉。狡猾的白崇禧让他的参谋长在电话中故意对张轮说:“确山形势危急,你们明天拂晓必须东进,以解确山之围。”张轸回答:“我们坚决东进。”然后, 白崇禧的参谋长又用日语说:“确山敌人主力一部已向西前进,宛西敌主力全部东进,你们立即回南阳。”张轸也用日语说:“我们立即回南阳。”当时,陈赓的监听人员不懂日语,只将对话的前半部分报告陈赓, 而用日语对话的情形却未向陈赓报告,致使陈赓作出敌人要继续东进的错误判断。
31 日凌晨,当陈赓命令部队东进的时候,张轸兵团却突然掉头向南阳逃跑,西集团猝不及防,又未能按计划在南阳、赊旗镇之间切断张轸兵团与南阳的联系,结果造成张轸兵团向南阳逃跑时无人阻击的局面。当时,中野司令部有人懂日语,发现敌人回逃南阳的企图后,立即
报告刘邓,但陈赓指挥部已开始向东行动,电台撤收,无法联系。
6 月 1 日,刘伯承、邓小平亲自赶到陈赓的指挥部——南阳附近的彰新庄。刘伯承一进门便火冒三丈地说:
“怎么搞的嘛?部署的好好的,全乱套了!”
邓小平看着陈赓一语未发,但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他对没有组织好这次战役也十分生气。
当刘伯承了解到陈赓在发现张轶西逃后,已采取了应急措施,将敌人后卫部队分割包围在南阳以东的马刘营地区时,他的火气才平息了些。
6 月 2 日,退回南阳的张转兵团全力回援,遭到第四纵队坚决阻击。
3 日,全歼被围于马刘营地区的五十八师师部及第一八 旅,战役遂告结束。
宛东战役历时 10 天,歼敌 1 万余人,虽完成了掩护栗兵团渡河南下的任务,但未达到全歼张轮兵团的预定目的。事后,陈赓主动承担了责任。刘伯承在总结这次战役的教训时指出,西兵团迷于敌人表面现象, 误认为张敌东进,也没有照顾到我东面有东兵团,于 30 日黄昏将其主力东进到羊册、郭集地区,欲由南北夹击防敌东逃,因而放松了极重要的西面兜击,使张轸得于 31 日拂晓向西逃走,此为未全歼张敌的重大失着。
宛东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于 5 月 31 日渡过黄河南下,进入鲁西南、豫东地区,参加中原作战。
中央军委分析了中原地区敌人兵力部署情况,确定中原地区夏季作战的重点是各方协助粟裕兵团歼灭第五军。中央军委估计,只要第五军被歼,便取得了集中最大力量歼灭第十八军的条件,只要该两军被歼, 中原战局即可顺利发展。
据此,刘邓令华野陈唐兵团归建,向豫东急进,以加强粟裕兵团在鲁西南寻歼第五军的力量。同时,为吸引张轸兵团及胡琏兵团向西、向南,以减轻粟裕兵团在鲁西南行动之顾虑,刘邓商议决定,发动老(河口)襄(樊)战役。邓小平对当时中原战场的这一形势作了一个精辟的概括,他说:
“华野主力在豫东展开打,中野主力在平汉线牵住南线敌人兵团, 然后我们乘敌不备,出‘边车’袭取襄阳!”
6 月 5 日,刘伯承在南阳彰新庄召开中原军区高干会议,初步提出了进行老襄战役的意见。此时,邓小平正在北张庄起草《六六指示》。当刘伯承通过电话告诉他会议已经统一了进行老襄作战的意见时,邓小平高兴地说:
“既然大家已经统一了思想,就请师长先进行一些部署,待您回到宝丰后,再详细研究具体部署。”
6 月 9 日,刘伯承和李达回到宝丰北张庄中野司令部,邓小平也完成
了《六六指示》并已上报中央,可以全力以赴指挥老襄战役 13 日,刘邓下达了老襄战役基本命令。
14 日,陈毅、邓子恢抵达北张庄,并一同参与战役指挥。这时,粟裕来电,鉴于邱清泉兵团队形密集,难以分割歼灭,而陈唐兵团已到达唯县、杞县之间,距开封仅一天路程,开封守敌又弱,故改变了原定在鲁西歼灭第五军的计划,决定先攻取开封,调动邱兵团来援,再于运动中歼灭援敌。
看了电报,刘陈邓从全局出发,决定暂停进行老襄战役,并急调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队和华野第十纵队全力阻击敌第十八军及第二十八师等部,集中兵力保证开封作战的胜利。开封是中原战略要点,河南省省会。守敌为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部,第十三旅、河南省保安第一、第二旅等部,共约 3 万余人。陈赓兵团于 6 月 17 日发起总攻后,至 22 日,全歼守敌,击毙六十六师师长李仲辛,攻占开封。
开封是解放军在全国攻克的第一个国民党的省会,蒋介石闻讯,惊慌万分,急令邱清泉兵团由兰封西进,区寿年兵团经瞄县,杞县迂回开封,企图重占开封,寻求决战。据此情况,粟裕决定放弃开封,以一部兵力牵制邱清泉兵团,以一部兵力割断邱、区联系,而主力则集中于杞县以东、以南地区围歼区寿年兵团。粟裕将此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和刘陈邓,并希望刘陈邓派兵阻击北上之敌。当时,刘伯承,陈毅正在襄城西北第四纵队驻地召开团以上干部会,研究夏季中野各部的作战任务。邓小平在北张庄接到粟裕电报后,速与刘陈电话联系,主张中野各纵全力阻击南线之敌,确保华野在睢杞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
27 日,邓小平以刘陈邓名义给粟裕发了电报:同意粟裕作战方案, 中野以一部监视十八军,并主动攻击北追之吴绍周兵团,以吸引十八军回援。当晚,刘伯承、陈毅返回北张庄,与邓小平一起研究配合华野作战,牵制和阻击沿平汉路北援之敌的行动方案。29 日,刘陈邓组成临时指挥所,亲赴前线指挥,组织中野各纵队,成功地阻击了张轸、胡琏、吴绍周 3 个兵团,有力地保证了粟裕兵团的作战。
这时,睢杞战场正打得难解难分。华野主力于 6 月 27 日晚发起总攻
后,至 29 日晨,将区寿年兵团包围在龙王店及周围地区,战至 7 月 2 日, 区兵团大部被歼,区寿年和第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年被俘。
开封、睢杞战役是敌我主力在中原进行的一次大会战,华野在 20 天作战中,共歼敌十万余人,给中原战场的敌人以沉重打击。在睢杞战役即将结束时,刘陈邓见中原战场的国民党军主力都被蒋介石调至豫东, 而汉水中游的襄阳、樊城、谷城、老河口等地则势孤力薄。遂令一直监视襄樊之敌的第六纵队,于 7 月 2 日发起襄樊战役,夺取川陕鄂三省要冲襄阳、樊城。
襄阳城北依汉水,与樊城夹水相望,城南及西南是一片山区,有万山、真武山、琵琶山、凤凰山、铁帽山、扁山等,是襄阳城的天然屏障。因此,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
7 月 8 日黄昏,刘陈邓率指挥部回到北张庄,全力指挥襄樊战役。担任主攻襄樊任务的是中野第六纵队,在讨论攻占襄阳的方案时,
邓小平对六纵司令员王近山说: “打襄阳要纵观全局,通盘计划,象割肉一样,先割哪块,后割哪
块,割肥的,割瘦的,心中要有数!”
刘伯承嘱咐王近山要多动脑筋。他说,在一定条件下,最危险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拿下这一点,全盘就好解决了。选择何处下手,要靠自己动脑筋判断了。
王近山是个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他依据刘邓的指示,仔细观察了襄阳的敌情、地形,制定了“撇山打城,主攻西门”的作战方案。事实证明,这一方案是完全正确的。
固守襄阳的敌人企图依托坚固设防的南山,坚守襄阳,等待援军, 但王近山指挥部队于 10 日攻占了万山、琵琶山、真武山、铁帽山之后, 一反历史上取襄阳必失夺南山的惯例,以一部兵力牵制南山之敌,主力则从东、西两面突然攻城,迫使南山之敌仓促撤至襄阳城内。15 日夜, 解放军发起总攻,从东、西两面突人城内,16 日攻克襄城,活捉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康泽。
襄樊之役,歼敌 2 万余人,解放了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襄阳、樊城等地。捷报传来,从不轻易表扬人,特别是不表扬高级干部的邓小平,兴奋地称赞道:
“王近山有两个难得,一是别人叫苦的硬仗,他能主动要求去打, 这是勇:二是打硬仗有讲究,这是谋,二者兼得。”
襄樊战役是逐鹿中原全局中的一着好棋,无论从战场的选择,战机的捕捉,战役的部署与指挥上,都充分体现了刘怕承、邓小平综观全局, 注重谋略,机动歼敌的军事思想。特别是攻襄阳,作战方法不循规蹈矩, 不墨守成规,而是因时、因地、因敌而制胜,从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朱德总司令曾赞誉襄樊战役为“小型模范战役”。
后来,邓小平在总结部队分遣与集结的运动时指出:“我们常常也可以主力监视敌人,而以一部出敌不意,寻求良好战机,如襄樊战役即其一例。”
襄樊战役的胜利,其意义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作用。襄樊是蒋介石惨淡经营了多年的军事重镇,自誉“铁打襄阳,固若金汤”。在襄樊战役中,襄阳城一夜间变成一片瓦砾,蒋介石派去坐阵指挥的“王牌将军”、国民党中央常委康泽兵败襄阳,做了解放军的俘虏,这一事实不能不引起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强烈反响。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国军能不能打败解放军?将来个人的归宿在哪里?这一连串的疑问象阴云一样笼罩着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蒋介石第一次发现,由于襄樊战役失利,在他的最高决策圈内,开始出现了一种潜在的危机和裂痕。
襄樊战役中,十五绥靖区司令康泽被俘,在全国人民中也引起强烈震动。康泽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黄埔第三期学生。长期从事特务活动, 是蒋介石的“十三太保”、“四大金刚”之一,先后任复兴社中央干事兼宣传处长,三青团组织处长,控制着蒋介石集团许多部门和地方的实权,是反共屠杀人民的大刽子手。康泽落入解放军之手,使全国各阶层人民,特别是青年拍手称快。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共中央祝贺襄樊大捷的电文说:
“这一汉水中游的胜利,对于中原战局的开展帮助甚大,尤其是活捉康泽,更给全国青年受三青团、特务迫害者以极大兴奋。”
邓小平在评价襄樊战役的作用时说: “襄樊战役的胜利,其政治意义不亚于军事意义!”
经过宛西、宛东、开封、睢杞、襄樊几次作战,国民党在中原战场的分区防御体系也被粉碎,敌人虽然还能集中一些兵力与解放军作战; 但只有郑州、开封、南阳等少数几个孤立据点,解放军已经完全掌握了中原战场的主动权。
在上述战役期间,中原各战略区得到巩固和发展,鄂豫、皖西两区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不断粉碎敌人的“清剿”,开始由山地转向平原
作战。陕南区以剿匪反霸为中心,坚决打击最反动的恶霸上匪头子,发动了群众,巩固了政权。桐柏、江汉两区因野战军主力一直在该区活动, 除配合野成军主力作成外,乘机大量消灭了地方团队,扩大了解放区。豫皖苏、豫西两区比较巩固,入夏以后,以保麦、剿匪为中心,共剿灭地方团队 4 万余人,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
中原战局的胜利发展,预示着举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