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耕业始祖后稷

后稷,本名姬弃,帝喾的长子,周族的始祖,出生于稷山,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运城稷山县。他的母亲姜嫄是帝喾的妻子,因踏巨人脚印而生了后稷。

后稷为儿童时,好种麻、菽等植物。成人后,喜欢耕田,善于选择土质好的土地种植谷物,并传授给人们农耕技术。曾经被尧任命为“农师”。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

后稷和夏禹是我国上古文献中最先出现的两个传说人物。后稷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诗经·鲁颂·閟宫》记载:“禹治洪水既平,后稷乃始播百谷。”意思是后稷是继承禹治理洪水造成的灾难以后,接下来领导农业生产的人。

据说在神农氏之后的很多年,有一个叫姜嫄的女子,传说她是神农氏后代有邰氏的女儿,也是黄帝曾孙、周族首领喾的第一个妻子。

姜嫄很想有一个孩子,但怎么样也怀不上,为此,她很苦恼。

有一天,姜嫄到外面散心时,在回家的路上,偶然发现一片湿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脚印。她感觉到惊异,又觉得很好玩,便将自己的脚踏进巨人的足迹里。

谁知她刚刚踏进巨人足迹大拇指的地方,就感到身体里有种震动。她就这样怀孕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到了分娩的时候,姜嫄生下一个小男孩。据史籍记载是“胎生如卵”,就是带胞而生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婚姻已发展到禁止族内婚的阶段。也就是说,姜嫄必须与另一个图腾氏族的男子婚配,才是合法的。

因为姜嫄生的这个孩子没有父亲,再加上“胎生如卵”,周围的人们都觉得这孩子不吉利,便强行从姜嫄怀里把男孩抢走,丢弃在田野里,以为这样一来孩子肯定会被饿死的。

在田野中过路的动物保护了小男孩,一些雌性动物还给小男孩喂奶吃。人们看到这个孩子没有死,又准备把他丢弃在原始森林里。

恰巧这时候,有人到森林砍树,结果救了这个孩子。最后,人们索性把孩子抛弃在寒冰上。可是人们还没走远,天上的鸟都飞了下来,用翅膀给男孩挡住了风寒。

这时,人们终于觉察到,这个小男孩不是普通人,于是把他抱回来,继续让他的母亲抚育他。

因为男孩曾经被多次抛弃过,男孩的母亲姜嫄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

据《诗经·大雅·生民》记载:后稷还是小孩时,就知道自食其力,知道怎样除草,怎样种植大豆、大麻、大小麦、甜瓜等作物,而且所种的作物都是籽实饱满、硕大的好品种。

还说后稷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礼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玉皇大帝也高兴享受了。

上述内容反映了西周时的农作物结构,从种到收的技术。

联系上面从后稷的母亲生下后稷开始,《诗经·大雅·生民》的这部分内容完整地把周族的农业起源、农业结构和操作技术,以歌颂的诗句,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出来。是一份极其可贵的农业史文献。

由于弃辛勤耕作,长大成人后,他已经在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让人们不挨饿,弃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传授给人们,从而使人们逐步摆脱了采食野果的生活。

弃使人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人们就把弃尊称为“后稷”,“后”的意思是君王,“稷”的意思是粮食。

周族部落首领尧知道了后稷教授人们耕种的事情,非常敬重弃,便让弃做了“农师”。后来,部落首领舜又把邰这个地方封给后稷,并给弃赐姓“姬氏”。

至禹即位时,禹很佩服后稷,就让他做了主管农业的官员。

后稷自从当上专管农业的官员后,就难得在家一天,每天都是跋山涉水,到各个部族中教民稼穑。

就这样,冬去春来,叶落花开,不觉间后稷已经年过古稀。

当他将要去世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完成禹王交给的事业,心里很难过。我向国王举荐你继续担当这个任重道远的差事。希望你让子孙们谨记教民稼穑的大事,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要以禹王为镜,永远做百姓的儿子,做大地的儿子。”

说完,后稷就与世长辞了。

后稷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就在陕西武功境内西北稷山之巅建立后稷祠,世世代代祭祀后稷,并尊敬地称他为“农业之神”。

[旁注]

姜嫄 我国上古人物,周族先祖后稷之母。本姓姜,陕西省武功县人,是炎帝后代有邰氏女儿,后来成为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姜嫄踏巨人足迹而生下后稷,后稷教人务农,成为我国农耕始祖,也是周人始祖。

黄帝 是我国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并有了文字。是我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

喾 即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喾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君主。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建有帝喾陵。

母系氏族 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具有主导和支配地位。母系氏族实行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同葬氏族墓地。

图腾 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

礼器 我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商周青铜礼器又泛称“彝器”。青铜礼器种类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最为重要。

尧(公元前2377年~公元前2259年),史称唐尧。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舜 生于姚地,以地取姓氏为姚,名重华,后世称“虞舜”。我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是中华五帝之一。舜为四方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阅读链接]

位于陕西省咸阳武功古城东门外漆水之滨,建有一座教稼台,关中四大名台之首。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

这是一个砖砌箕斗形平台,长78米,宽31米,高约15米。台四面各辟一门,寓意一年四季;有24根栏桩,隐含24节气;前台阶为5级和6级,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前后有台阶可达其顶,象征五谷丰登。

台前石碑和四面门洞中嵌满王任重、屈武等人诗词题刻,既可思索内中事理,又可欣赏诗书艺术,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