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带来愉悦的戏班

戏班旧称戏曲剧团,是表演戏剧的服务性团体。我国古代戏班是在民间组织起来的,在演出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戏班的规模及演出地点、伴奏乐器及服饰装扮等,都形成了自己的行业特色。

梨园界所供奉的祖师爷颇为庞杂,对祖师来源的解释也多有分歧。事实上,唐明皇李隆基称戏曲为“梨园业”,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子弟”的说法一直影响至今,梨园界供奉唐明皇为祖师爷。

宋元时期的民间戏班,通常多是家庭性质的,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进行组合。很多史籍和历史遗迹表明,这一时期有家庭戏班形式的戏剧演出。

南宋文人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勾栏里演杂剧“每四五人为一场”。可见当时已有四五人的杂剧班子在瓦舍勾栏进行商业演出。这个现象具有更加深层的意义:一旦上场演员数目被限定,必然促使表演向行当化转变,并影响剧本的结构。

元杂剧《蓝采和》里就记载得更为详细,班中一共有6人:正末是蓝采和本人,正旦是蓝采和妻子喜千金,俫儿是蓝采和之子小采和,外旦是蓝采和儿媳蓝山景,净角是蓝采和的姑舅兄弟王把色,很有一个净角是蓝采和的两姨兄弟李簿头。在当时,家庭戏班已经是一种普遍的形式。

宋元家庭戏班形成的社会原因,是受到当时户籍制度的制约:凡艺人都隶属于乐籍,其身份为世袭,子孙后代都是艺人,不得改变。

元杂剧戏班的人数,比宋代有所增加,大约在12人以内为多,因为每场同时上场人数一般不超5人,而最基本的伴奏乐器只是鼓、笛、拍板三类。而12个演员足以分别装扮众多剧中人物以及操纵各类乐器。

山西省运城市西里庄元墓壁画里的戏班有11人,其中5人操纵乐器。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中一幅元代戏班图也是11人。宝宁寺水陆画还展现了当时的演出为杂剧和杂技表演交叉进行的情景。

图中人物有的是戏曲艺人,有的则明显为杂技演员,如扛鼎的侏儒、赤膊的大汉等。

元代戏班演出杂剧每次四场,在各场之间加杂技演出,这一点直至明代万历年间仍然沿袭。

从演出场地来看,戏班演出从来不固定待在一处,而是保持流动的方式,这一点自古而然。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周礼·春官》所谓“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的“野人”,就是指的民间从事流动演出的艺人。

唐代出现具体的记载。宋代文人王谠《唐会要》中说,唐玄宗李隆基曾敕令禁断散乐巡村的演艺人员,目的是规范戏剧演出这一行当。在他的努力下,唐代艺苑出现了繁荣景象。

宋词人苏轼为说明仕途艰辛,曾用奔波生活作比:“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

元人习称杂剧艺人的流动演出冲州撞府,求衣觅食,可见流动性更强。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就描写了一个杂剧班子从山东东平到河南洛阳活动的情况。

戏班流动的方式,旱路多靠肩挑驴驮车载,水路多靠船运。元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里描写戏班赶旱路情景是:“奈担儿难担生受,更驴儿不肯快走。”

戏班伴奏乐器常见的是大鼓、杖鼓、板鼓、筚篥、拍板、笛、琵琶、方响等,另外有一个用来调度指挥的杖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音量过小、不适用于农村神庙戏台和大庭广众演出的丝弦乐器就被去掉了。

戏班的装扮也很有特点。涂面化妆早在唐代已经见到,例如唐代歌舞戏《苏中郎》的饰演者就涂成赤面,五代时期后唐庄宗也曾自敷粉墨,与优人共同演出。北宋时期以后,化妆演出已经成为定制,当时习称为“抹土搽灰”。

所谓“抹土搽灰”,土指黑色,灰指白色,白色搽满脸,故称“搽”,黑色抹几道,故称“抹”,是副净、副末色的化妆特点。它标志着我国戏曲的面部化妆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梨园界,唐明皇被尊为祖师。他不仅是个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他能够演奏多种乐器,对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无一不晓。他对艺术的普及,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以及和各地、各国的艺术交流方面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唐明皇在长安城的梨园成立了戏班子。梨园是当时宫廷训练和管理乐舞杂戏的专门机构,其机构成员由唐明皇亲自挑选,光优秀的乐师就有300多人,加上能歌善舞的几百名宫女,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皇家歌舞团。他自己就为歌舞团打板鼓。

当时戏班子缺少一个唱三花脸的。唐明皇就自己扮演三花脸,而且演得滑稽可爱。后来人唱戏,化妆时三花脸不开脸其余角色不能抢先开脸,如果要在三花脸开脸前开脸,必须用眉笔在墙上或纸上画一笔。

唐明皇还对唐代的音乐制度多次进行重大改革,调整了原九部乐、十部乐为坐、立部伎,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同时,他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参与编撰节目,如贺知章、李白等人都曾为梨园编写过节目。

梨园的设置,对唐代歌舞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旧时戏剧界认为唐明皇对戏曲有开山之功,所以尊奉他为行业神和祖师爷。

[旁注]

耐得翁 姓赵,南宋时期人。曾寓游南宋都城临安,就是现在的浙江省杭州,根据耳闻目睹的材料,仿效《洛阳名园记》,写成笔记体《都城纪胜》,又名《都城梦游录》。记载临安的街坊、店铺、学校、教坊、杂戏等。为研究临安以及南宋社会和城市生活的重要文献。

勾栏 是一些古代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杂剧 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等。

乐籍 乐籍制度始于北魏终于清雍正元年,指将罪民、战俘等群体的妻女及其后代入专门的贱民名册,迫使之世代从乐,备受社会歧视和压制,是谓乐籍。乐籍中人,广泛参与了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音乐活动,并承担起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主脉。

南戏 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我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歌舞戏 我国南北朝、隋、唐以来在前代歌舞、百戏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有故事情节、有少数角色扮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乐器伴奏的一种雏形戏曲。歌舞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杜佑《通典》,其剧目和内容的记载,见于唐代数种著作。

三花脸 俗称丑角,是我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或貌不惊人的角色,由于传说当年唐玄宗喜好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而唐玄宗被尊为中国戏剧界的祖师爷,所以传统剧团的团长都是丑角担任。

贺知章(659年~744年),唐代著名诗人。诗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秦安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阅读链接]

相传,有一次唐明皇梦见了自己与10多个仙女乘云而下,每个仙女手中都拿着乐器在半空里演奏,真是仙府之音,人间难得。其中一位仙人将这首《神仙紫云回》曲传授给他。

唐明皇梦醒后,仍可感到梦中仙女齐奏的余响犹在,于是拿起玉笛吹奏,尽得梦中所传。

后来,唐明皇又得一梦,在梦中与一位道士游览月宫,再次遇到了仙女在广陵大桂树下演奏舞曲。梦醒后,唐明皇当即据以编律成音,并被后人广为流传。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