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址

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大约距今4000年时,龙山文化开始在陕西大地上出现。陕西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长安客省庄,所以又称“客省庄二期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如西安客省庄、斗门镇、米家崖、长乐坡、赵家湾,岐山双庵,兴平张耳村,武功赵家来等遗址。

在客省庄遗址发现房址10座,双庵遗址11座,赵家来遗址12座,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分单室和内外双室两类,居住面有硬土面和白灰面两种,房屋内部都有一个储藏物品的袋状窖穴。窑洞式建筑平面多呈“凸”字形,有的数间连成一片,周围有土墙环绕,构成院落式建筑群。

单室房子平面呈圆形或方形,一般在10平方米左右。由内、外室组成的双室房子,一种是“吕”字形房子,另一种是内室为圆形、外室为长方形的,中间都有过道相连。居住面是平而坚硬的土地面。内室中部有一个烧灶面,是烧火做饭或取暖的地方。

外室挖一个龛形壁炉,可能兼作保存火种之用,有的还在外室挖一个储存东西的窖穴,筑有一段斜坡或台阶式门道通向室外。这种双室房屋的出现,可能是与父系氏族社会个体家庭的生活需要相适应的。

房屋墙体的建筑方式有夯土、土坯和草泥垛成的几种。在赵家来遗址发现了版筑夯土墙遗迹,最长的一堵在11米以上,宽0.4米,高0.62米至0.8米。这显示了建筑技术上重大的进步。依据柱洞推测是木架的屋顶,上面还铺盖有柴草等覆盖物。

在客省庄遗址发现一处房屋遗存,前、后室都为长方形,两室之间有过道相通;房屋的平面均呈“吕”形;前、后室各有一个柱洞。

内室中部有两个凹入地面的椭圆形小灶;前室北墙中部有一个较大的壁炉,壁炉附近有5个小灶;前室西北角有一个袋状窖穴;门开在前室的西南,门道呈斜坡状。长武将台山遗址还发现了5间并列的房屋遗存。

陕西龙山文化有大量口小底大的袋形窖穴,有的窖穴直接挖在室内,坑底往往用木板进行铺垫。还发现直径近一米的大盘形陶器,中心有一个20多厘米的圆孔,推测是袋状窖穴的坑盖。

这些窖穴一般用作贮藏,但有的穴内有单膝跪伏、两手前伸、侧身而卧的散乱骨架,并伴随有狗骨架,可能是在废弃后成了乱葬坑。

最能反映陕西龙山文化特征的是陶器。以灰陶为主,有少量的红陶和黑陶。纹饰以拍印的绳纹、篮纹最为普遍,绳纹多竖向,篮纹一般都较宽且多为横向,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弦纹、方格纹等。陶器的口沿上常加锯齿形花边。

三足类炊器中,鬲、斝较多,鼎、鬶少见;饮食器中,罐、碗较多,盘、盆稍少。有的罐上有烟炱,显然也是一种煮沸器,还有多圆孔的陶甑,是蒸食的用器,由此丰富了食物的品类,表明饮食生活水平较高。

其中以单把鬲、双耳斝、单耳罐、双耳罐、三耳罐、小口高领折肩瓮等具特征性,折肩小平底瓮更是其他文化所罕见。

鬲是数量最多的一种炊器,下部的三个袋形空足,正好放置在圆形的小凹灶上,并且都附加一个安在腿上的把手,和另外两条腿相对应,当提起把手向外倾倒食物时,前方两足同时着地。

斝也是发现较多的炊器,颈部总有两个对称的半环状耳。耳和足的关系是固定的。从正面是看两耳在左右时,两足也正位于前方,另一足在背面正中。鬲和斝的把手安置的位置是很符合力学原理的。瓮的盖子特别,它是和瓮身一起制成胚胎后割开的,盖与翁口接合处还划上记号,以便盖得严密。

陶器以泥质和夹砂质为主,制法主要是手制、轮制和模制。手制陶器大多采用泥条盘筑法,特别是瓮、罐类大型器通常都是用这种方法成型。轮制多为小件器皿,如小陶罐;模制只限于鬲的下半部,工艺上使用了空心锥体形的陶内模,或以原有的陶器袋足为模子,外部敷泥拍打,制作而成。

鬲、斝,在制陶工艺上使用了空心锥体形的陶内模,或以原有的陶器袋足为模子,外部敷泥拍打,制作出鬲、斝、鬹、盉等器物的袋足部分。

在鬲、斝类陶器袋足的内壁上常常可以看到“反篮纹”或“反绳纹”的印痕,因而知道这些器类应该都是用模子作出来的。

有些小型陶器则直接捏塑成型。在斗门镇发现一件长10多厘米的光面空心的内模标本。这种用内模制造陶器袋足的方法,只见于陕西龙山文化。

石器有斧、刀、锛、矛、、凿、镞、盘状器等。石斧有剖面呈椭圆形和扁平长方形,后者为穿孔石斧。石刀多为长方形、单孔或双孔,穿孔的部位靠近刃部,同其他地区石刀穿孔多在背部的情况有别,这也是陕西龙山文化的一个特点。

农业工具约占全部工具的1/3,可见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梯形斜弧刃石斧、长方形扁平石斧和有孔石斧,是砍伐垦殖的工具。骨铲是翻土种植的工具。长方形有孔石刀和长方形有孔陶刀则是收割作物的工具。

从石刀数量之多,看出农作物的收获量是较多的。在赵家来遗址的一些窖穴里还残留有成堆的碳化粮食。家畜饲养也比较兴旺,出土有狗、猪、羊、牛的遗骸。

在客省庄发现的渔猎工具约占工具总数的1/4,有三棱、四棱的带铤骨镞和石镞,还有精致的骨鱼钩,说明渔猎经济占有一定的地位。獐、野兔和螺,是狩猎和采集的对象。

在客省庄、双庵均发现有陶窑。陶窑多为横穴式,窑室和火膛均呈圆形。在椭圆形窑室底部有“北”字形火道,火膛内保存着很厚的草灰,说明是以草秆等作为主要燃料的。

同时出土的有长方形和菌状的陶压锤。当时以泥条盘筑的手制方法为主,少数的小罐已使用轮制,袋足器则采用了模制和手制相结合的新技术,既提高了工效,又使成品更为规整,可见当时的制陶业是比较发达的。

这一时期其他地区的文化中已发现有铜器,估计陕西龙山文化可能也有了铜器。骨器有铲、镞、针、锥、鱼钩等。蚌器有刀和镰。

装饰品中有半环形的玉璜,还发现陶祖、人骨雕刻和卜骨。人骨雕刻是用人的股骨头刻成的人面形。卜骨皆用羊的肩胛骨制作,不加修治,只灼不凿;只在骨脊中间的平面上进行烧灼,烧痕从两个至十几个不等,没有一定的数目和排列规律,是当时原始信仰的遗物。

当时氏族成员信仰占卜,用羊的肩胛骨进行烧灼,依照出现的兆文以断吉凶。骨卜宗教中只有羊灵观念。

客省庄遗址的墓葬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葬式复杂,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和屈肢葬均有不少发现,一般都没有葬具,大多数也无或少有随葬品,随葬品既有生活用具,又有生产工具,同时还有装饰品。姜寨遗址发现的6座墓葬分布不集中,头向和葬式也不一致。

横阵村发现一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共随葬陶器6件。骨架经鉴定,男性约35岁,女性约40岁。这种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应视为夫妻合葬墓。

在风翔大辛村也发现了比较特殊的墓葬,墓葬和墓口外发现有柱洞,估计墓葬上面可能还曾另有类似房屋的建筑。

龙山文化遗址表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当时空前繁荣的新石器文化。

[旁注]

龙山文化 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济南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域。历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渊源,都可能与龙山文化有相当的联系。

夯土墙 指用夯土方法修筑的墙。四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生土建筑在我国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成熟的夯土技术,到汉代民居建筑使用夯土墙的更多。

红陶 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黑陶 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玉璜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商周以后,玉璜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

卜骨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运用卜骨来判断吉凶。除羊骨外,还有猪骨、鹿骨、牛骨、龟甲也都曾被当做占卜用具。夏代的卜骨大多没有经过整治和钻凿。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在占卜前后,为记述占卜内容和结果而在卜骨上刻下的文字。

[阅读链接]

陕西客省庄文化遗址由3个不同文化层构成,下层是仰韶文化,中层是客省庄二期文化,上层为周文化层,3种文化层叠压,称为“三叠层”。

发现的遗存主要有房屋遗址和圆形装状灰坑以及墓葬、陶窑、窑穴等,西周时遗存主要有51座墓葬;还发现了东周墓葬以及战国时代水井,是流行于渭河流域新石器晚期文化的典型代表。

文化特征主要是灰陶,多为泥质,有大量篮纹、绳纹。三足类炊器中,鬲、斝较,多鼎、鬶少见;饮食器中,罐、碗较多,盘、盆稍少;特别是有一种折肩小平底瓮,为其他文化所罕见,是代表性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