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并六国而一统天下

公元前383年,秦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迁至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卫国人商鞅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但变法遭到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反对,双方产生激烈的争论。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以及其他措施。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20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咸阳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公元前325年,称王,即秦惠文王。秦军联韩魏攻打齐楚,败义渠国,吞并巴蜀。

秦惠文王死后,继位者为秦武王。秦武王虽然也颇有抱负,但继位3年就因好勇逞能而意外死亡。秦武王的异母弟嬴稷立,为秦昭襄王。之后为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尤其是经过秦孝公变法和秦惠文王对六国合纵的严厉打击,秦国已经稳居“战国七雄”中的首强地位。

公元前238年,嬴政在继承王位的第八年即开始亲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事业。

为了加快统一步伐,嬴政在清除国内敌对势力的同时,发扬先王雄风,礼贤下士,网罗人才,重新收纳文武骨干20余人。在嬴政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有谋士李斯和尉缭,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

在战略上,嬴政继续奉行先王“远交近攻”的战略,同时又采纳李斯等人的策略,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

秦嬴政统一六国的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笼络燕齐;二是稳住楚魏;三是先消灭韩赵,再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嬴政用了10年时间消灭了战国六雄。

一统天下的嬴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于是下令大臣议称号。经过一番议论,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秦皇,秦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

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设守、尉、监。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掌监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41郡。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很不一致。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称“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

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同时,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50步。

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还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及西方道。

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进行总结。

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秦始皇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我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奠定了我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旁注]

李悝(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95年),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濮阳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我国变法之始,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法经》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咸阳 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咸阳遍地秦砖汉瓦,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举世无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本名嬴驷,秦孝公之子。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秦昭王在位时间是秦历代君王中最长的。他在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成就,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历史贡献,昭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朝丞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御史大夫 古代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期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晋代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明洪武中改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秦栈道 横越过秦国的要地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秦岭,在其山壁上凿洞、穿木或石条并铺上木板以作为军队行走的道路。栈道的长度曾达数百千米。其分布在秦岭、巴山、岷山之间。最初用于攻打巴地和蜀国时运粮。

[阅读链接]

秦始皇建立了一统帝国之后,嫌咸阳宫狭小简陋,决定在丰镐之间建帝王之都。阿房宫已建成的部分有宫城环卫,俗称“阿城”。

“阿城”的北阙以磁石为门,各地的少数民族、四方使者前来朝觐时,如果有人暗穿铁甲,怀藏利刃,进门时便会被发现,故磁石门又被称为“却胡门”。

阿房宫的前殿规模宏大,东西500米,南北1500米,上可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大殿前分列12个铜人像,各高3丈,重12万千克,背后铸有相同的铭文:“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度,同度量。”铭文为将军蒙恬拟定,丞相李斯用小篆所书。